分享

四川一女子到诊所买到“良心药”,达州先打好“乱收费”的预防针,效果显著!

 木槿夕先生 2023-06-19 发布于广东
听说99%的同学都来这里充电吖

文/江湖独白专栏

在东北制药退烧药仅售2块钱的热搜之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药厂的社会责任感。

在频繁出现抢购药品的新闻之下,看到这则暖心新闻让人感动。

不仅如此,四川达州一女子在网上曝光,自己到当地的一家诊所买到“良心药”,只需要2元一包,总共配了6包,总共12元。

(真实的一幕)

如果说最近频繁上热搜的新闻,莫过于药品出现短缺,有网友在网络上求助陌生人,希望有人伸出援手。

01


到底药价上涨有多离谱?

从原本十几块的感冒药,涨到几十元后,还要捆绑销售其他药品,否则很多人都无法购买到所需的退烧药。

网购的退烧药更是供不应求,需要市民自行抢购,前段时间还没发货的链接,还被紧急退款和消失。

这一切的难题都让面对2块钱一包的药品,对诊所的行为表示佩服。

(网友的评论)

相关事件一下子火了起来,对比某儿童医院门口2500元的美林退烧药。

价格上差距已然到了数以千倍,丧心病狂的黄牛终究会为他的行为付出代价。

来自甘肃的一名网友说出自己的想法,“小时候药都是那么卖,现在,家里都是过期药”。

说到这个改变,在面对阳性感染的第一波高峰,缺药和药价暴涨成了民众现在最大的苦难,应当对相关人员进行惩戒。

02


女子买到良心药

在疫情放开之后,大家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阳性感染。

按照现有的数据,大部分仍然为青壮年,在确诊之后还是以居家隔离为主,可是退烧药品的缺失让民众心中没底。

这一位来自四川达州的余女士解释,她在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之后,原本是打算去药店买药,可是发现药店前排长龙,并且上午10点之后就可能买不到药了。

(诊所工作人员在分药)

余女士考虑清楚之后,就到了排队人员较少的诊所之中。

向工作人员告知身上的症状,诊所选择了传统的治疗方式。

为她配上两天的药,一日三次,一次吃一包。

在询问价格之后,“2块钱一包”的价格让余女士表示意外。

这明显比供不应求的退烧药价格还要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余女士的经济负担。

余女士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相对于药店里的药,这种由诊所配的药品种较多,而且是根据具体症状下药,价格也实惠,因此很受欢迎。”

由于诊所之中的工作人员对病患的症状下药,在余女士曝光之后,不少的居民选择到诊所配药,

这不仅仅是良心药,还有工作人员没有趁人之危涨价,都让人佩服。

03


医者父母心

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

不管是药店人员,还是诊所人员,他们都能算作是医药行业的从业人员。

不说对病患进行施救,但是尽可能地让他们少受点折磨,也是说得过去的。

可是在市场上却出现退烧药供应不及时的情况,反而出现“囤药”和“涨价”的违法行为,属实不应该。

(东北制药的2块钱退烧药)

可以说,国内制药行业发达,短期内出现缺药的情况不外乎以上提到的两种:

  1. 出于对奥密克戎病毒的担忧去囤药。

  2. 看到市民缺药后的牟利行为。

不管是东北制药的2块钱一版退烧药,还是四川达州一诊所的2块钱一包退烧药,他们都代表着行业良心,称得上医者父母心。

而那些趁人之危的涨价行为,市民在遇到之后,无需太过于气愤,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让其接受法律的严惩。

04


多地出现高价药品

余女士买到良心药,是一件值得宣传的好事,个人认为“做好事不留名”的做法并不认可。

在如今以利益为导向的社会,更需要认可负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多地的网友在线上吐槽“退烧药抢不到”、“涨价几倍的价格”、“药店不卖药”等情况。

在搜索相关新闻之后,可以发现以退烧药和抗疫物品进行非法牟利的行为层出不穷,在多地均出现这一场景。

12月16日,天津市场监管和公安部门联合行动,抓获一名高价兜售退烧药的违法人员,发现美林11盒、病毒合剂三盒,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原价13元的美林被卖到了2500元;

四川成都一诊所被曝抗原试剂卖40元一支,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调查,超过正常价格10多倍;

四川遂宁一社区医疗机构为患者开了三副中药,和此次收费2块钱一包的感人事迹不同,他们收取606元(中药594元,西药12元),经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协调,目前已退货退款。

针对如此突出的乱收费问题,四川达州市场监管局药化流通科工作人员介绍,已在12月8日左右,疫情反扑之前,该局便组织召开了疫情防控期间药品经营企业行政提醒会议,提前打了“预防针”。

而14家参会企业做出表态,承诺将自觉担当社会责任、接受各界监督。

05


不缺药,而是缺德

从12月7日新十条发布之后,各地的防控措施出现了翻天动地的改变,市民对于病毒的担忧从“阴性核酸”走到了退烧药上,见证了一件又一件令人愤怒的行为之中。

在看到了送药行为和不涨价诊所之后,能够真心地为他们点赞,可是这背后延伸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到底是利益重要,还是好心重要?

(药店之中的工作人员)

关注过近期的热搜的网友能够观察到一点,热搜被两个极端占据了。

有人践行着“以民为本”的社会责任,有人选择破坏这种氛围,两极分化的场景让卖不到退烧药的民众只能默默承受。

理想的状态:药店是为了病人服务,希望世间没有疾病;

可是现实之中,一个小区附近就会出现三四家药店,“满300减20”成了药品促销的说法。

因此在出现有利可图时,大部分人以此来赚取高几倍的利益,知法犯法。

四川达州女子到诊所买到“良心药”,是打好“乱收费”的预防针有效方式,更是对相关药企“利字当头”的暗讽。

(高价出售退烧药的心理)

退烧药并不是日常消耗品,是阳性感染者较轻痛苦的武器。

在这关联的时刻,对于某些抱有侥幸心理的商家应当重罚,多次违反相关规定,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当道德无法约束一个人的行为后,那只有严厉的法律打击才能让犯罪嫌疑人停止犯罪。


END

过往的文章
点击蓝字即可跳转

山西:药店无视禁令抬价被查,进价18.5元卖50元,老板:博一把!

他囤了一堆药,还指责他人说:“为什么不从自己角度找问题?”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