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抢小孩的感冒药火了:妇产医生为此发声,打脸多少人的自私念头!

 木槿夕先生 2023-06-19 发布于广东

文/江湖独白专栏

1

“医生呼吁别和小孩抢药”

这是龙眼直播的报道内容,在这个缺药的时间点上,原本认为是大家形成共识的一个问题,可是在评论之中却形成了强烈对比的讨论,更多人还是对医生的建议没有正确地理解。

(某些人将小孩退烧药神化)

要说12月份的舆论焦点,不外乎是退烧药品和阳性感染后的症状。

在某书上,来自江苏的网友分享了“美林是新冠里,成人最好的药”一篇小作文,在文中提到了阳性感染后的症状为喉咙疼和咳嗽,生不如死,示意让其他人尝试使用美林的儿童退烧药。

这是在异地抢购退烧药后的又一神奇操作,在媒体报道之中,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一位从事妇产科的陈大夫就站出来直接对这种情况进行指责,表明了自身的态度。

2

在大家关注到美林退烧药的效果比成人的要好时,陈大夫解释了两者的区别。

“它和成人用的布洛芬片、布洛芬胶囊等,只是剂型不同,成分是一致的,都是布洛芬。”

除此之外,她还对成人和小孩在感冒后的症状进行解释,对比成人的身体和自觉性,小孩感冒之后引起的症状更加让人担心。

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阳性感染者已经陆续在短视频平台分享自身的阳性症状,大部分人都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免疫力来扛过难受的瞬间,而最让人担忧的是小孩和老人,他们才是一个家庭之中最需要被关注的。

美林布洛芬混悬液是用于儿童感冒引起的发热,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可是在某书上,某些人将这款儿童退烧药神化,一定程度上是造成了市场的疯抢。

(错误的认知)

陈大夫反感的是,引导成年人去抢这款退烧药,在药物充足的以前,这种做法是个人的认知问题,可是到了药物紧缺的时候,这种做法显然就是在对医疗资源的变相浪费,造成市面上美林布洛芬混悬液的特殊对待。

儿童发烧与成年人发烧不同,两者之间的身体状况不同,引发的后续治疗结果也不同,这才是需要指正的一点。

3

在话题被曝光之后,不少人站出来宣称是退烧药难抢,可是根据之前的报道,能够代替的退烧药多达上百种,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参考表》就可以自行采购。

退烧药可替代的上百种

不难发现,在莲花清瘟胶囊出现争议之后,大家将目光都放在了布洛芬上,丝毫没有注意到有不少的药品都能替代,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中医专家组成员、主任中医师叶庆受访时表示,具有疏风清热、解表化湿、解毒的中成药都可以选择。

叶庆医生给出了几个可以作为家中常备药的种类,金银花口服液、疏风解毒胶囊(颗粒)、藿香正气胶囊(或丸、水、口服液)、金叶败毒颗粒、荆防颗粒等,另外针对出现怕冷、发热、全身疼、流清涕为主的症状,在这个目录之中也给出其他的药品推荐。

(药品推荐)

明明有那么多选择,可是某些人偏偏将目光盯住了儿童退烧药上,还将其夸成“成人最好的降烧药”,这位发帖的人到底想干嘛?

在某书的平台上,宝妈占据了相当大的群体,在听到这种夸奖时,第一时间给出了反驳,可是还是遭到某些人的指责,认为是抢不到药的问题。

可是讨论这个做法的初衷,是希望大家正视这个神化美林退烧药的问题,尽可能地让儿童退烧药有所保障,将它留给有困难的宝妈们。

4

网友争议的重点应当是,在有更多选择的成人退烧药面前,为什么要盯住儿童用药抢购?

陈大夫作为一名妇科医生,在看到有人将美林儿童退烧药的疗效夸大后,直接在社交平台上将两者之间的区别说出,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它对于成人退烧的症状与普通的布洛芬没什么区别。

从莲花清瘟的疯抢,到布洛芬的一药难求,阳性感染后的高峰从症状上延伸到退烧药的需求上,才能真正看出一个人的自私程度。

(药品成为“香饽饽”)

虽然有专家提出,药品备用一个星期的量就行,无需囤积各种的退烧药,可是仍然有人因为服用多种药品而住院,弄巧成拙之余还浪费钱财,损耗健康,现在更是为了能够更舒适一点,选择儿童退烧药。

根据调查,国内关于布洛芬的注册批文数量达到558个,涵盖了布洛芬片、布洛芬软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布洛芬颗粒等众多剂型,作为全球布洛芬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大国,我国占全球产能的三分之一,生产了全球50%以上的布洛芬原料药和40%以上的对乙原料药。

5

这都是可以查到的数据,可是在某些人唯利是图和恶意囤药的双重影响下,让退烧药无法给到有需要的人,社交平台上,有人毫无依据地进行普及,让内心担忧的人过度恐惧,造成了现在缺药的局面。

如果每个人都能按需购买,理性地看待阳性感染症状,那么就不会出现一些具有争议的话题。

如今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恢复供药正常的秩序?

除开供应和物流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一个问题:“不是缺药,而是缺德。”

在加紧保供的药厂上,源头之上的药品供应在一周内有望恢复正常,可是还是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目前的高价售出和囤药行为都会被人记住,迟早会付出代价。

(网友的评论)

“不要抢孩子的退烧药”,是一名妇科医生的建议,她更多的是希望再有替代的药品时,成年人将它留给儿童,毕竟这是包装上就是为了孩子退烧的药品,对比其他退烧药来说,它更合适儿童。

三年的防控措施让我们学会了囤生活物资,在陆续开放的这段时间里,退烧药成了舆论关注的重点,“抢购”、“囤药”、“发国难财”、“免费送药”的场景都在上演,这一切都是人心在作怪。

药品的供应很快能恢复,可是一个人的自私程度,在亲身经历后无可遁形,无法要求一个人改变内心,只能对陈大夫的观点表示认可:“找找兽用药里有没有大家想要的。”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