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构建技能型社会,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大力推进职业教

 入出有致 2023-06-20 发布于四川
构建技能型社会,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积极构建技能型社会,目的在于切实提高职业教育供给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使职业教育人才供给高度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技能型社会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公共部门、市场主体、社会主体和社会个体的积极参与;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需要公共力量的外力牵引,又需要社会力量、市场力量的内力驱动;通过“国家重视技能”,提高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通过“社会崇尚技能”,营造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通过“人人学习技能”,凸显职业教育的全民性和全生命周期性;通过“人人拥有技能”,形成多元主体参与技能开发的优良生态。
1.完善“国家重视技能”的制度保障。各级政府部门、行政教育机构积极做好对职业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和督导评价;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基础上,配套修订地方性法律法规,出台与技能型社会建设相适应的政策、规章、制度,完善政府激励机制,强化制度供给;切实履行政府财政支持技能人才培养责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2.形成“社会崇尚技能”的技能文化。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加强劳动教育,将技术技能教育与劳动教育、职业启蒙教育深度融合,在教学育人过程中厚植中国传统文化,凸显劳动和技艺的内在价值,真正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大力宣传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先进事迹、重要贡献和职业发展,从思想上根除“重学轻术”等传统社会偏见,积极营造社会崇尚技能、尊重技能、发展技能的良好环境;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发展制度,打通技能人才在就业、落户、职称评审、晋升等方面的通道,推进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建设,切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
3.打造“人人学习技能”的发展路径。聚焦于人的全面发展,积极倡导终身教育理念,搭建支撑人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拓展人人受到技术技能教育的服务范围;“建立健全技能工作常态长效机制,打造生活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关注个体应对生活的能力差异与在生活中提出的能力需求,为个体提供多样化技能培训途径”;探索和搭建线上线下、课上课下、校内校外、人人均可学习技能的职教平台和路径。
4.营造“人人拥有技能”的良好生态。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主体作用,做好优质职业教育、培训服务、技术服务和技能文化传播;积极发挥行业企业的市场作用,通过举办参与、合作共建、主导参与职业教育等方式,分担技能人才培养成本和责任;重视发挥行业组织的桥梁作用,及时反馈企业、群体成员等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相关诉求并将其转化为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政策建议,积极分担政府部分职责和权力,做好技能认证、技能考核、标准制定等工作。
——教育与职业《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指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