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蜗角虚名

 新用户9182oRkQ 2023-06-20 发布于湖南

有人谈起蜗角虚名”这个成语,上罗大学蒙教授说

《庄子·则阳》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国家在蜗牛的左角,名字叫触氏,有个国家在蜗牛的右角,名字叫蛮氏,双方为争夺土地而打仗,倒下的尸体数也数不清,追赶被打败的敌人花去整整十五天方才撤兵而回。这个故事产生出“蜗角之争”、“蜗角虚名”这两个孪生成语。“蜗角之争”比喻为了极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争执。“蜗角虚名”比喻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

让人感兴趣的不是利大利小、争与不争的问题,令人折服的是老庄那超凡绝世的想象力,区区蜗角(微观世界)之中演绎出如此波澜壮阔的伟大战争。让无限感慨的是这是一场绝妙的细菌大战,为何没有在中国演绎出影响世界的生物学、细菌学、仿生学等科学理论与成果,只是增加两个成语故事而已,实在遗憾!《庄子·天下》云:“一尺之棰(chui,木棍),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指一尺的东西今天截取一半,明天截取一半的一半,后天再截取一半的一半的一半,总有一半留下,所以永远也截取不尽。庄子怎么会产生如此超凡的科学幻想,简直不可思议!

例如在数学上已经证明“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是正确的结论:一个数可以连续不断的除以2,永远也不会除尽(这个数非循环小数)。例如在物理学上国外科学家把物质的内部结构已经分析到“夸克”<分子、原子、中子(质子、电子)、夸克…>这个层级。

《庄子》为相对论、天文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几乎所有科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思想资源,但是我们后人只发展出准科学的气功学、养生学,不亦悲乎?!我们为什么就没有汲取庄子的智慧,对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原创性的贡献呢?是否值得深思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