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主要历史建筑记事

 Andy766 2023-06-20 发布于北京

上海徐家汇北侧的华山路1954号是上海交大的徐汇校区,这儿是晚清南洋公学和民国交通大学的旧址,已跨越三个世纪,是国内仍在使用的现存最早的大学校园。

文章图片1

1894年甲午战争战败,晚清同治中兴及几十年洋务运动的光环破碎了。大清的现代化改革,不但得从器物上,也得从思想上进行,大办西学成为当务之急。1895年10月,洋务派创办天津北洋西学学堂,次年改名北洋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官办近代大学。

1896年10月,洋务派奏请成立上海南洋公学,12月6日光绪皇帝批准:“上海折片,既准设立大学堂。着由户部筹定的款,按年拨给,……盛宣怀所管招商电报两局集款解济,以崇体制”。

这便是南洋公学的成立,一般被认为是官办的第二所近代大学。

整个清末(1911年前),除圣约翰、东吴等少数早期教会学校质量不错外,公办中拿得出手的主要是洋务派的北洋、南洋二校,如同茫茫黑夜中二盏明灯,对国内近代公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示范作用。公办中还有洋务派的唐山路矿学堂(1906年)质量较好,后来和南洋合成交通大学。1900年夏,因义和团和八国联军的破坏,北洋校园、设备、图书被毁,北洋各级学生来南洋公学借读近三年,并在南洋以北洋名义毕业。

南洋公学建校的实际展开是在1897年,聘请了英国人福开森规划新校园。福开森看不上已预备好的老城厢高昌庙40亩场地及房舍,1897年春在徐家汇北侧购农地97亩建新校园(1898年6月120亩。30年代时扩展到500亩)。东面南面有河流法华泾环绕,西侧北侧也有河流。向东设门架桥,过河就是法租界。建设校舍的同时,先在徐家汇附近租丝厂的厂房招生开学。1897年4月8日师范开学,是国内首家师范专科。

文章图片2

上世纪20~30年代时,上海交大已蜚声中外,纯理工科学校,全英文教育,全套麻省理工新版教材,被誉为东方MIT。30年代时校园达到顶峰的500亩。1936年,在校学生总数710人,含少量研究生。

文章图片3

下面介绍一下清末、民国、解放初建造的各主要建筑。有些数据缺失谬误,欢迎补充更正。

中院(1899年夏竣工,4950m2,三层U形,维多利亚文艺复兴式)。

文章图片4

上院(1900年春竣工,6500m2,三层山形,维多利亚文艺复兴式,带500座礼堂)。1953年拆除,原址1954年建成新上院。

文章图片5

南院(1906年竣工,又称南三院,2051m2,法式,二层U形不对称围合)。1994年拆除,原址1996年建成浩然大厦。

文章图片6

新中院(1910年竣工,1250m2,二层口形,殖民地外廊式)。

文章图片7

图书馆(1919年10月竣工,2687m2,三层,巴洛克式)。1934年扩建550m2书库。

文章图片8

无线电楼(又称北四楼,1919年底竣工,二层,欧式)。1929年扩建。

盛宅(又称东宫,1923年竣工,二层,中西混合式,女生宿舍)。

体育馆(1925年12月竣工,2957m2,三层前后楼,带温水游泳池,古典折衷主义)。

文章图片9

西宿舍(二层,建造年代及面积不详),1982年拆除,建造包兆龙图书馆,现改为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执信西斋(即第一宿舍,1930年1月竣工,4362 m2,局部三层,折衷主义,八字形,有152间宿舍,配西式家具/热水盥洗/淋浴/卫生设施备纸/洗衣房/直拔电话/活动室等,当时国内大学中最先进)。

文章图片10

铁木工厂(1930年6月竣工,956m2)。

工程馆(1931年底竣工,11007m2,占地6500 m2,主体二层,口形围合,实用装饰主义)。1960年改成三层,12898m2。

文章图片11

办公厅(1933年3月竣工,2121m2,三层,古典折衷主义)。

文章图片12

东校门(1935年6月竣工,中国宫体官式)。

文章图片13

科学馆(1936年动工,2162m2,三层,又名哲生馆,战后1947年初竣工,近现代主义)。

医院楼(又称南二院,二层U形围合,1941年建成,1755 m2。90年代因建慧谷楼拆去东南角一小部分,后又整体扩建成日字形)。

新文治堂(1949年初竣工,2000座双层礼堂,2913m2,国际现代主义)。约1990年代后加装中央空调并改为1600软座。

文章图片14

第二宿舍(1946年建成,2111m2,二层八字形砖木结构)。1983年拆除,建二幢研究生宿舍。

电讯宿舍(即第六宿舍或女生宿舍,1946年建成,二层八字形)。2001年拆除,改建留学生宿舍联兴大楼。

南一院(1952年建成,二层952m2),90年代拆除,建慧谷科技楼。

南四院(1952年建成,二层,1000m2)。

新建楼(1953年底竣工,三层,社会主义学院风格)。拆除了民国的医务室、水塔及部分球场。

文章图片15

新上院(1954年中竣工,9746m2,主体四层,工字形,苏联社会主义风格,带中国元素)。

文章图片16

第三宿舍(二层一字形,解放初建造,细节不详)。后拆除,年代不详,改建6层长排宿舍,是校内最大宿舍楼。

注:

1)1984年建造教师活动中心,拆了多栋大小不一的二层洋楼,历史细节不详。

2)民国校长府邸,洋楼,现校园东侧华山路淮海中路东北角。

3)民国校外宿舍,现校园东侧华山路博学楼。

4)船舶试验池(1958年秋)、教一楼(1960)、教二楼(1961)、教三楼(1967.1)等在解放后建成。教三楼、试验池处在民国图片上有建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