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照片:1990年代的深圳,经济蓬勃发展,年轻人前卫啊

 泊木沐 2023-06-21 发布于辽宁

深圳,又名“鹏城”,位于广东南部,位于珠江河口的东部,位于华南。深圳的历史,最初是广州府宝安县,历史上记载着“深圳”这个名字,深圳市是在明代永乐八年(1410年)建立起来的,一九七九年,它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城市,也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城市,在公元四十年,它从一个小小的渔民,变成了一座大都市。90年代对深圳来说是一段高速发展的岁月,深圳充满了活力,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

这是一套90年代的摄影作品。让我们跟着这一系列的旧图片,走进三十多年以前飞速变化的旧鹏城。

这张照片摄于深圳宝安一间厂房内,一群女生坐在宿舍楼的露台上用餐。“那个时候,深圳就是一个充满了神奇力量的城市,多少人带着追逐财富的欲望,争先恐后的跑到这里来,”一位曾经在深圳闯出一番名堂的年轻人这样说道。

90年前,深圳,一家企业的员工正在争先恐后的去吃饭,他们手里拿着一个大盘子,工作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而且经常会出现饥饿的情况,所以男人和女人的胃口都非常的好,他们必须要填满肚子,这样才能更好的工作。

深圳,1991的“街景”,路边的公共电话亭,被各种不同的广告所包围。公共电话既是通讯的媒介,也是人们心中的期盼、焦虑、哀愁与欢笑的载体,一条简短的线路,连接着一代又一代的情感。

90年代深圳街头的一张街头小店的墙上挂满了女星的头像。香港影视在90年代可谓是风光一时,许多经典之作都来自于香港。深圳是最靠近香港的城市,因此受到的港风也是最多的。

90年代深圳,民工们春节返程时,在火车站里,他们都是在等着坐地铁,如果不能从正门进入,他们就会翻越窗户,非常的疯狂。九十年代,高铁虽然也是绿色的,但价格昂贵,而且运行缓慢,因为距离太远,又因为只有一个长假,大部分农民工只能在春节期间回到家乡,可见他们对家乡的渴望。

90年代深圳,一位身有残疾的男子在街上乞讨。九十年代的深圳,这个世界的奇葩变得更加的明显,街头经常可以见到一些残废的乞丐,他们大多是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或者是一些无法工作的老年人,在大街上遇到这种情况,往往都是以一种怜悯的目光望着他们,特别是一些行动不便的残疾人,难免让人觉得可怜。

上世纪90年代深圳某座广场上,一对年轻的男女正举着麦克风在卡拉 OK,周围还有一些工作人员,用一种艳羡的眼神望着他们。九十年代的时候,卡拉 OK是一种很受欢迎的休闲活动,在这样的户外卡拉 OK大厅里,卡拉 OK大厅里,只要有麦克风,有电视,有立体声,大家都能尽情的唱歌。

深圳车公庙小吃一条1992年的小吃一条街上,来往的姑娘衣着时尚,美丽动人,令人目眩神迷。深圳最大的交通中心就是车公庙,在那里汇聚了众多的美味佳肴,是一条著名的小吃一条街上。

90年代,深圳贫民窟,一群美丽的美容师正围着一条小巷转来转去。美容院,就是理发和理发的地方。在1920年以前,“理发师”被称为“理发师”,一般都是无人问津的。20世纪20后,为有钱人家的女士们理发的美容院开始在大城市里兴起。自从实行了新的制度以来,私营的发廊不断出现,种类繁多。而此时,那家美容院已经换了个名字,叫做“发廊”。

能看到我的文章,也算是有缘了,感谢大家的观看,如果大家也喜欢老照片的话,那就给我一个赞吧,我会一直保持原创的。这篇文章的图片全部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