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23省道向东跨过长顺渠小桥,就是绿树如茵的西杨召街道了。道路两旁民房整洁,不时见一座座楼房在房丛中探出,如鹤立鸡群。明亮的玻璃内出现温馨的光,见证着千百年来人们对居所的美好愿望。在今天,总算兑现了杜甫渴望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杜老先生天堂有知,也应含笑天堂了。眼前的景象更让我感慨万千。遥想上世纪60年代,村庄都住着土坯墙、茅草顶的土屋,要想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安身之地,是多么的渴望而又不可及啊。 记得小时候,一家人住的房子里都盘个土坯炕,炕边垒个锅台。一日三餐在锅里做饭,烧柴的烟弥漫屋内,呛的人睁不开眼,长年累月把屋子熏得漆黑油亮。一家老小挤在炕上睡。冬天土炕是天堂,灶堂的火炽烤的土炕暖暖的,舒服极了。当时社会上流行一个顺口溜:老婆孩子热炕头。形象的道出了人们把热炕头已当成最高的享受了。到夏天,土炕上暖的人常热出一身痱子。每到雨天,茅屋顶上是从地里拉来的碱土和成泥抹上一层,雨小不漏,一旦遇到连绵雨,屋内漏的雨没一处好地点,雨水透过屋顶漏雨的水变成褐黄色,沾上漏雨的家具也被雨水染成黄色。为了防漏,只得把炕上的席子揭下来,盖在锅上面,先保住锅台不被漏湿,不至于一日三餐饿肚子。其他地方就把屋里的盆子、碗、筲等放在各个漏雨点接水,叮咚叮咚的漏雨声搅得人心烦意乱。 改革开放后,种棉花富了乡下人,有了钱的人追求除了穿得好、吃得好以外,就是把精力用在盖房子上,衣食住行是关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事。人们把平时省吃俭用积攒的钱买成砖,再备下木料,择时在院中将老房子翻新。土坯屋变成红砖房。 历经三、五年的时间,西杨召沿街的新砖房如雨后春笋般矗立。新的砖房换成了白灰顶,有的棚上楼板,打上水泥顶,这样的屋顶十年、八年是不会漏雨的,村民再不用为住房而忧愁了。 时光流逝,岁月更新,经过几年的努力,村庄随着经济的提升,住房的问题也更上一层楼,砖瓦房已满足不了人们的居住条件。于是在宅子上盖起了二层小楼,楼房让人们享受到了城市人的生活。心上的忧虑如释重负,再也不用为房子发愁了,人们终于有了自己满意的家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