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小路 进窄门

 小熊家228 2023-06-22 发布于江苏

大约是九十年代初期,曾读过一本法国人写的“停滞的帝国”。印象中作者是曾长期担任法国文化部长之类的官员,从六、七十年代始便多次访问中国。他在图书馆查阅有关中国的资料时,读到了许多1792年马嘎尔尼史团访问中国觐见乾隆皇帝时对中国的观察记录。在与他自己在中国的亲眼所见对照时,发现尽管过去了近两百年,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沒什么大的变化,中国是一个“停滞的帝国”。

1968~1973这五年间,我在江西上高县泗溪公社官桥大队随父母走五·七道路,度过了5到10岁的童年。现在回想起来,牛拉犁、脚踩汲水车、石磨碾米、风车吹谷、蓑衣斗笠、草鞋木屐、纺纱织布都是延续千年之久未曾变过的。但生产组织方式已经是社会主义的人民公社和生产队集体劳动。二十世纪的唯一标志是村头有个广播喇叭,上工时会播放“东方红”,休工时播放“大海航行靠舵手”。生产队长妇女主任民兵连长们的话语体系也是改造过的革命语言,用土话说岀来总有几分别扭。生产队队部的墙上有红色的毛主席语录,地富反坏右分子家的门口二边则是黑色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一个停滞的社会即使发生了革命,也是以凝固不变为主要特征的。在这样的社会中,老人的经验是宝贵的,因为明天总是重复昨天。循规蹈矩、老实听话是生存的最优策略,他人的看法决定了你的命运。独出心裁、异想天开是行不通的。

76年9月伟人的去世为往后四十多年的巨变带来了可能。可以说从1978到今天这短短的四十多年间,中国浓缩式地经历了欧洲四百年的变化。在这个巨变的时代,过去的经验不适用了,老人的知识不再有价值。

新知识的加速累积使得越年轻的人反而会知道越多。这彻底逆反了几千年以来人类集体生活当中的世代关系、权力架构。然而这变化太突兀,几乎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今天如果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几十年来出头的人物的共性恰恰是异想天开、不循成规、特立独行。

八十年代外出上学或出差时,总是要去火车站排队买票。有人服务的窗口排着长长的队伍,旁边有一些关着的窗口会忽然打开,结果总是排在队伍后面的一些不安分东张西望的人首先发现,冲过去抢在前面。而原来队伍中排了一段时间的人总是迟疑,担心失去已经付出代价获得的位置。那是一个不断开新窗口的年代,只要开新的窗口,便有希望,而且结果大致便是每个人都比以前更好。有些人不开心,主要是因为原来排在自己后面的人跑到前面去了。

昨天晚上参加了一个朋友公司乔迁新址的晚餐。酒桌上聊天才意识到,在大变革时代,世人眼中的成功只属于反叛者。触动我得出这个印象的是一个年轻的朋友。他自称凯叔,我叫他凯子。

凯子是个帅哥,大概四十岁上下,创业到现在二十年了。19岁时从江苏兴化农村考上了中国矿业大学,只上了二个月的课,便退学跑到无锡的雅虎做市场销售,做了没几个月就自己创业了。现在做Saas,号称服务100万中小企业,实际客户数近4万。还与复旦大学合作人工智能,号称是国内最先进的自研AI产品。据我观察,凯子最大的长度就是知道自己不懂。他的私人房间在大开间办公室最里面的一间,他说他总是克制自己出去指手划脚的冲动。一个人在房间里喝茶抽雪茄,只学习“如何聪明地分钱”,不去干预下属的工作。

我在1978年上大学时,社会上的共识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那时理工科数理化专业的考分最高,金融财经类专业考分很低,文科中文系哲学系考分高,而外语系经济系考分低。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和发展前景恰好截然相反。老师父母长辈的经验价值是负面的,却一直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

现在大家都在谈未来是个“不确定性时代”,是不是就该意识到自己不能对孩子的未来指手划脚了呢?从各种“卷”的社会现实看来,并非如此。现在中年中产的一代人觉得是上大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因此也希望孩子们能够走自己同样的路。却没有意识到,在扩招前大学毕业是社会的稀缺资源,扩招后大学生是过剩产能。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一场比赛,只发一个奖杯失望的人会很多,得奖者的价值极高。如果参赛选手每人得一个奖杯,奖杯便成了垃圾。前些天清华大学的毕业典礼上有几千人获得博士学位,据说超过哈斯普耶麻的总和。应该自问一下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获得一样更无价值的东西有什么意义?“卷”的本质正在这里。

再次回到购买火车票的例子,现在更象是所有的窗口全开着,每个窗口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然而,有些窗口突然关上了,你并不知道售票员是去上厕所了还是去吃午饭,等会儿还会回来,或者干脆就是永远离开了。“卷”便是在这样的车站里买票。

我读过一些发现敦煌宝贝的考古学家斯坦因的书,他在介绍他如何发现敦煌时曾说:“如果你想有与别人不一样的发现,要么你有不同的目的地,要么你走不同的路线。”这个道理十分浅显,却没有几个人真正明白。

喜欢读书,读书便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擅长读书,读书便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不喜欢读书又不擅长读书,却要被逼着读书,是相互伤害。在AI时代,确定的知识将极其廉价,可能过去不起眼的技能变得更有价值。经济学的第一原理是价值是由稀缺性决定的。如果承认这一原理,可以直接推导出“卷”是价值毁灭而非价值创造。有些朋友问我孩子的教育问题,我的回答总是:让孩子找到自己擅长的东西,让孩子爱上自己擅长的东西,然后在这擅长的方向上发展。不要去人多的地方,那儿连个碎纸屑也捡不到。

耶稣在“登山宝训”中讲述了到灭亡和永生的两个门和两条路。他说:“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