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住在闽江边,天气一热,就要到水里玩。游泳、摸蚬子、捉鱼、钓虾……不一而足,那真是童趣天地。不过,大人都说,端午节没过,就不能下水。就是说,端午之前地气还不够热,水还是寒冷的。端午之后地气热够了,水才不再寒冷,下水才不会生病。与此相关的俗语还有“未食五月粽,寒衣无得褪”。说是端午节之前,天气虽然感觉热了,还不能随意减衣。过了端午,小孩子就可以少穿衣服。甚至,只要系一个肚兜,保护腹胸这些重要却脆弱的部分就可以了。所以福州民间的《五月节》诗唱道:“采莲鼓咚咚,肚爿替春装”。爿,方言读如“瓣”。肚爿,就是肚兜。 民歌这么唱,但我还是对端午节的两大标志性的节俗印象深刻:划龙舟和包粽子。 划龙舟,福州方言是说“扒龙船”。民谣唱:“龙船鼓,响咚咚;吃粽子,扒龙船;满江水,白茫茫;家家端午节;处处吊屈原。”传递出划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屈原在端午节投江自沉,人们划着舟四处寻找也找不到。屈原多半是救不回来了,人们担心屈原的遗体被江河的鱼虾龟鳖咬食,就用竹叶包了一些饭菜,投到水里,给鱼虾吃,好让它们不去咬屈原的遗体。到了第二年,人们在屈原的忌日,又纷纷划舟在江上寻觅,又包饭菜投水里喂鱼,以纪念屈原。此后,人们在端午节都要以这些活动来纪念屈原,而且划龙舟成了赛龙舟,投饭菜成了包粽子。端午节习俗有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民俗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就这么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了。 记得有一年快到端午节的时候,和往年一样,街头贴出告示,说将要举办赛龙舟活动。但过两天,告示旁边就贴出一张纸,说赛龙舟是封建迷信的活动,引起很多人围观和议论。接着,学校就组织我们学生写批判划龙舟的文章。用毛笔大字写在旧报纸上,贴到街上,这就算是“大字报”了。从那以后,端午节没有了锣声。 随着“文革”的结束,许多民俗的、民族的文化活动,逐渐得到恢复,端午节的锣声年年又如约响起,“划龙舟”所承载的文化血脉,又得到了延续。 《五月节》还唱出许多童年的记忆:“江中龙舟竞,香袋挂衣襟;家家忙裹粽,户户喜悬蒲;祛毒雄黄酒,辟邪五色符;黄烟才放罢,又贴午时书。”这里的扒龙船、挂香囊、包粽子、悬艾蒲、喝雄黄酒、佩符、燃黄烟、贴午时书,一个个都是民俗事项,都有科学合理的缘由,都有文化的元素和特色,是满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月仲夏,天气燥热,人易生病;加上蛇虫滋生,易咬伤人,在先秦时代,五月被视为毒月,五日被视为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荼害人间。因此古人便把五月五日作为防疫节,以躲避瘟魔毒物的纠缠。端午节家家都洒扫庭院,插菖蒲驱恶迎喜庆,悬艾叶避邪保平安。 人们以红纸束菖蒲艾叶,悬于门上“以禳毒气”。菖蒲叶形状挺直狭长似宝剑,将其挂在门厅、床头等处,刃锋之下,邪虫恶豸自是不敢轻易进屋。大人们给孩子洗完澡、穿上新肚兜、换上夏装后,把香袋挂在孩子腰间,香气四溢,有益避邪气。 菖蒲酒可以起杀菌、保健、防止瘟疫的作用,发展到后来,又加入雄黄形成雄黄酒。喝雄黄酒后,用余酒染大人的额、胸、手、足;涂儿童的额、耳、鼻,或在额头上画个“王”字,可以防止毒虫蛰。燃放黄烟,如点蚊香,熏杀躲藏在屋角墙缝的毒蛛恶虫。 午时茶,浙江丽水称“端午茶”。福州是先取五月初五日的“午时水”,在端午午时,用经太阳暴晒的午时水来泡由山楂、薄荷、藿香、陈皮、桑叶、鱼腥草等制成的午时茶,有辟邪禳瘟之效。 午时书比较特别。《屏麓草堂诗话》载:“闽俗端午日,以小春贴书端阳故实成对贴门首,名午时书。”如今,午时书的活动有些恢复,但贴午时联的人家却很少了。 各地习俗虽然不尽相同,但核心主题一样,都是祭祀、驱瘟、除恶、消灾、祛病。而采莲、送小孩肚兜、贴午时书、喝午时茶、夺鸭标等习俗,是福州特有的。 在我国传统节日中,端午节与春节、元宵、清明、中秋、冬至、除夕一起,列为岁时重要的节日。方言称端午节为“五日节”,意思是从初一到初五这五天都是节。2008年,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如今,粽子成了小吃店常年供应的食品,划龙舟成为国际性竞赛项目,喝凉茶成为人们寻常饮品,点固体或液体蚊香成为夏季驱蚊利器。端午节传统的内涵与形式有些落后于时代,需要有所创意创新,让端午节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持续增强传统节日的吸引力。端午节不仅要留下记忆,更要成为期盼。 |
|
来自: 昵称62511273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