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迦陵妙音:艺术家、画家如何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雷家林书画 2023-06-24 发布于湖南

艺术家单产生作品远远不够,还得提升自己的知名度,艺术品与艺术家是紧密相连的,艺术家是父亲,艺术品是儿子,所以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知名度,这样也能提升艺术品的商业价值。

艺术家写艺术评论,不仅仅是提升艺术欣赏的方式,也是提升自己知名度的一个方式,这对于草根艺术家非常重要,我自己写了十多年,读过我的文字应该不少,因为一些文章转发量大,我始终植根在民间,这也是我艺术生命力的所在。

除了你的作品,所有的都是虚的……

投资艺术品,当投资有潜力的艺术家的作品,这些艺术家知名度不高,但可以以作品说话,而不是帽子说话,重要的是作品,我自己评论他人的艺术,直入作品,其它可忽略,艺术品的核心价值才是值得投资的准绳。

以上发的论语,是有感觉挣扎在民间的艺术家的生存状态的问题,他们大部分人没有经济的保障,或许对于未来有某种期待,但现实却相当骨感,虽然今天有网络平台,但与初期的形态不一样,受到某种限制,一些人已经离开了,而坚持者,也是度日如年,一天不如一天,现代智能化时代,更多人无所事事,艺术成了避风港,但事实上,成了一个消费的大洞,如果没有能够强的经济实力,或者能够及时获得售出,是无法继续的,当然也有兼为者,一边做别的赚钱,一边人事艺术工作,总是不够专心,好在有点经济作后盾。

大部分艺术家的知名度低,卖出的价格也不坚挺,而提高知名度的代价也不小,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很难的。

没有准确的预见性,谁也不知道自己是梵高(穷)还是毕加索(富),大多数情形下,穷艺术家应当是多数,也是常态,只有少数成富者,名利双收,这也与从事商业的人概率相同。

我做了这么久的艺术评论,也在观察一些艺术家有生存状态,他们大部分栖息在各平台,发布自己的作品,或者感言,只是成交的状态很少,或者为零,有些人会选择退出,去干别的工作,坚持者也有点信心不足。

就自由的艺术评论来说,各平台不是退出就是限制,空间在不断的压缩,也就是所能的空间不多了。

我自己经历的:凤凰播报,天涯,中华,铁血,中国书法网,书法江湖---都成了过去式。民间发声本来就弱,这样更加的凋零。

完全断绝这条生路,是否在官家一些人的考虑之中不得而知,让大家最终莫言的代价是什么---

如果连一个封建时代的唐朝都不如,就别再给自己脸上贴金,那个真是今不如昔。

官家有艺人要养,我不反对,但也得给民间的艺术一条生路,这个没法回避。

我的空间不断缩小,不仅仅是大趋势不妙,还因为自己反对抄袭带来的困惑,一些平台进行有意的限制,这个没有办法,我不希望他们一条道走到黑。

雷家林书画

      雷家林,1964年生,祖籍湖南常德县(现鼎城区),1977年至1980年就学于湖南省艺术学校舞台美术科,从师李朋林,王新隆诸人,1981年入长沙西区文化馆学习半年从师朱辉,陆露音,1982年至1985年毕业于湖南省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王维山水诗画境浅探》。书法以自学为主,受湖南名家史穆,颜家龙诸人指导。

  主要文章:《中国艺术散论》、《家林读苦瓜和尚画语录》、《完美的女神--品读安格尔的《泉》》、《张旭与怀素的草书展示的唐朝浪漫精神》等

友情合作:

黄楷夫(舞台美术师) 王黎莺(台湾戏剧服装设计师)

马勇(雕塑师)、梁慧强(公共建筑美学师)

艺术家、画家:冯放、闵丝、张方白,陈宝琴、李创、刘建威、岳建洪、史向彬(美国)、李泽民(设计),王敏(记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