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粟裕'阮友安,一个在1985年让解放军曾吃小亏的名字,他的壮丽人生,象征着从士兵到将军的辉煌转变。 1945年8月,他踏上越南解放军的征途,和粟裕将军一样,亲历了从士兵到将军的跨越。 阮友安,一个新生代的后起之秀,却在越南军界崭露头角,西方军人对他既有赞赏又有愤恨,尤其是在越战中对阵美军,他的战绩让人印象深刻。 从工人子弟到传奇将领阮友安,1926年生于越南宁平省,以工人之子身份步入人世。 1945年,他加入越南解放军,仅一年后就成为印度支那共产党一员。 经历抗法战争洗礼,他从营长一路晋升,直至步兵316师98团团长。1958年,他荣获中校军衔,不久便升任上校,并领导步兵325师。 1964年底,他带领部队南下,支援南方斗争,次年担任西原军区副司令。 1965年秋,阮友安作为资深中校,亲自领导B-3战线的伏击战,虽然最后未能获胜,但他的领导能力和战术智慧令人肃然起敬。 即使在困境之下,他仍然能坚决撤回指挥所,保全力量。 阮友安的一生密布战争烟雾,他与战场共生共死,成为历史的神秘影子。北越高级将领行踪神秘,常用化名战斗,使得外界对他们了解甚少。 阮友安亦如此,他的背景和历史在秘密档案中也只有简短的几行:45年的军旅生涯,大部分时间在越南两大战争的烽火中熬炼。 阮友安的故事始于1926年的河内。父亲作为白梅机场的技工,参与了1937年的抗法运动,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父亲被法国人囚禁后,阮友安的军事之路在1945年的秋季革命胜利中开始。 从一名士兵,到训练班长,然后成为连的政治委员,他逐级晋升,甚至在奠边府战役期间担任团长。 经历了抗法战争,阮友安进一步担任参谋和师长,指挥过多个师,包括具有光荣历史的第三十五师、第一师和第三百零八师。 在过去的四年里,他一直是高级军事学院的院长,同时,他也是一个父亲和祖父,拥有三个孩子和三个孙女,他的妻子曾是一位化学教师。 谈及德浪河战役,阮友安分享了他的战术思考,以及他如何参与指挥行动。他们的目标是围困美军阵地,吸引西贡的部队增援,并歼灭其力量。 他们知道美军已经在越南登陆,所以他们设计了战役的三个阶段:首先,攻打波来梅,吸引南越军队出动并伏击;其次,准备打击可能增援的美国部队;最后,随时准备对可能在后方空降的美国人发动攻击。 阮友安以B-3战线的副指挥官身份,与40人的小队前往前线指挥所,进行这场策略性的战役。 1965年10月,越南解放武装力量在西原战场激起波莱梅战役的热潮,对阵南越和美军,目标明确:拔除防线,粉碎援军。 美军总司令威斯特摩兰,启动“搜索并歼灭”战略,派出新组的第1骑兵师进行空降搜索攻击。 但在德浪河谷,他们迎面撞上越军步兵团,爆发了史上首次大规模直升机空降战。 越军阮友安等人迅速反应,先发制人打击新接替战斗的第1骑兵师,美军遭受大损失,战斗16小时后,损失达479人。 相比之下,越军损失较小,总计354人。 这场战役让阮友安留下深刻印记,他的指挥下越军在火力悬殊下表现出色,重击美军士气,威斯特摩兰的战略露出破绽。 战后,解放武装力量重新调整布局,成立步兵第1师,阮友安担任师长。67年11月,阮友安在德都1号战役中再次重创美军,取得最大战役胜利。 68年,阮友安调至越南驻老挝志愿军司令部。 70年,他指挥139号战役,粉碎皇家老挝陆军,保住查尔平原控制权。不久,阮友安出任步兵308师师长,这位一线指挥员的名字永载史册。 胜利背后的代价与反思越南人民军最高指挥官阮友安在德浪河谷战役中名噪一时,赢得敬仰。 尽管1968年的9号公路一溪山战役稍显挫败,但阮友安及其率领的尖兵团体第308A步兵师,依旧保持着威名,得到了越南将领们的坚定信任。 1971年,“兰山719”行动第二日,阮友安带领第308A步兵师迅速行动,已在南越国军还未建立北翼屏障时,穿越16号公路。 一到战场,阮友安明白了500高地的重要性,便立即设立指挥所,侦察地形,研究敌情。 待战场情况明朗,阮友安得到命令:攻取500高地。他在地图上洞察了阵势,很快有了计划:围困敌人,直至疲惫不堪再发动攻击。 计划决定后,他迅速下达作战指令,步兵扩壕逼近500高地,火力团队为他们掩护。 结果,战术奏效。美军的补给直升机群遭到射击,1架被击落,其余被迫撤退。之后,美军武装直升机对防空连进行火力突击,也遭到反击,一架被打坏,一架被高射机枪击落。 四天的围困过后,阮友安通过电台监听和地面观察,确认别动军第39营已落入重围,对方的活动完全在越南人民军射程范围内。 面对封锁,别动军无计可施,只能龟缩在工事里,而这些工事也被越南人民军逐日轰击,毁损严重。 于是,阮友安决定先以第88步兵团6营的9连和11连夺取2号子高地,然后让第102步兵团全力进攻,拿下整个500高地并歼灭别动军第39营。 进攻时间定为1971年2月18日23点。 准备出击的前夕,阮友诗营长选中杨登海,负责定向雷的爆破任务,冲破500高地的壁垒。尽管火力拦阻,出现伤亡,但他们如同顽石,阻力越大,决心越坚。 雷区前,阮文杜的排雷技艺得到展现,如同手术医生般精准地排除雷障,开辟了通道。 23点,随着炮兵团的火力,定向雷炸开铁丝网,88步兵团9连和11连像箭一样冲向2号子高地。饥饿、疲劳的39营坚持抵抗,最终在激战3小时后,高地被越军占领。 然而,阮友安因伤亡严重撤回88步兵团6营,交由102步兵团9营防守,未料在此期间高地遭美军轰炸。尽管困难重重,102步兵团9营扛下防务重任,成功挡下39营反击。 阮友安的心挂念着后勤问题,仓库破坏,物资损失。16A号公路上,卡车艰难前行,一辆装满大米的卡车被击毁,司机幸运逃生。在紧急之下,阮友安下决心:今夜必夺500高地。 17点,675炮兵团2营的炮火犹如猛虎下山,对准500高地的3号、4号子高地。19点30分,总攻开始。 火海、炮鸣、硝烟四起,102步兵团9营如利箭疾驰,1号和3号子高地旋即攻下。4号子高地抵抗激烈,南越国军炮兵来助阵,给越军造成损失。 此刻,102步兵团9营四个连(包括一个火力连)全投入战斗,尽管拼尽全力,4号子高地仍然坚如磐石。 处于困境的黑虎营,历经五日困围和断粮,依旧顽强抵抗。但没有补给的苦境终究让他们的运气耗尽。2月20日16点04分,39营放弃4号子高地,向西突围。 102步兵团9营如狼似虎,迅速占领500高地。39营余下的199名官兵成功撤退,损失超过一半兵力。 据《越南人民军卫生勤务史》记载,参与围攻500高地的1026名越军中,有185人受伤,61人战死。越南人民军的实际损失超过39营。 尽管39营处于围困、断粮、断弹药的困境,102团仍然未能全歼对手,反而自身损失超过对方。 这对号称越南头等主力部队的102团而言,显然还有提升空间。 同时,304A步兵师24步兵团在9号公路351高地的防守阻击中,付出了巨大代价。 一句话总结:虽然越南人民军取得了500高地之战的胜利,但胜利的代价是惨痛的。 战争的光荣与苦涩1972年,越南人民军的大将阮友安,挥舞着军事指挥棒,打响了老挝战场的“Z”战役。 经过一番跌宕起伏的争斗,他们凤凰涅槃,攻下重镇桑通和龙镇,查尔平原被他们牢牢地掌握在手中。 然而,滔滔战争江水,总有浪花四溅的时刻。1972年春天,南越军在美国的大力支援下,反攻得力,越军付出惨重的代价。 此刻,阮友安再度扛起指挥棒,指挥步兵308师,勇往直前,一一击退南越国军的反攻。他保卫了广治市,实现了“新解放区”。 由于战功卓著,阮友安被送往苏联深造,并在1974年晋升为少将。 刚归国的他,接任第2军军长。 1975年春天,越军在阮友安和政委黎灵的指挥下,发起决定性的“总进攻和总奋起”战役。他们破釜沉舟,连续攻下重镇顺化和岘港,清扫了主力进军西贡的路障。 阮友安和他的部队猛打猛冲,在胡志明战役中力拔山兮,一路披荆斩棘。 他们的坦克首先冲入西贡总统府,升起了解放的红蓝金星旗。 1975年4月30日11时30分,热血的越南统一战争结束,阮友安和他的战友们书写了这一历史的辉煌! 然而,已经功成名就的阮友安,却在1980年后再度穿上战袍,参加了他人生的最后一场战争,这也是一场注定无法赢得的战争。 1985年2月,老山战场成为一片风云变幻的棋盘,越军面临挫败,阮友安应命出任前线指挥。他深入战区调研,与士兵们共享战火硝烟,寻找胜局的契机。 不过,经过一系列惨烈的战役,形势的天平已经明朗,越军面对物质优势的中国军队,想要逆转局面如同逆水行舟。 越军大举反攻,赌上了所有,但犹如蚍蜉撼树,他们的努力都在中国军队的有力阻击下化为泡影。越军陷入了两难:大规模攻势无法持久,迅速解决战争又无法实现。 老山之战的胶着状态预示着,最终的解决仍需政治手段,军事上只能努力争取部分胜果,阻止形势进一步恶化。 尽管阮友安看清了困局,但他没料到的是,中国军队的反攻马上就要到来。 1985年3月8日,中国陆军第1军发起“852行动计划”,五个步兵连齐出动,打响了一场持续四昼夜的大规模战役。 他们卓有成效地夺取了敌人的重要据点,控制了前沿缓冲区,打出了一个“出奇制胜”的战局。越军遭受重创,被歼灭1200余人,他们的防线瞬间被中国军队撕裂。 这场胜利,极大改善了阵地防御态势,让中国军队受到了高度赞誉。 阮友安,此时再也无法回避这场“当头一棒”。 老山战场,1985年,越军顾此失彼,节节败退。 阮友安调整部署,赴前线反击,然而中国军队的坚守令越军无从下手。 阮友安在报告中苦笑承认:“这个部队太凶猛。”反扑失败后,他命令部队暂停进攻,回到河江进行详细战局评估。 与苏联军事顾问团共商后,阮友安决定舍弃全线反扑,改以局部突破,策略转向“积极防御,以攻为守”,准备迎接长期战役。 他在河江战场引进新兵,用欺骗策略与中国军队拉锯,以保持在柬埔寨战场的优势。 阮友安调整策略,秘密建设前沿堑壕,埋伏兵力,组织部队轮换,为反攻做准备。 虽然整体军力弱于中方,但他以大胆果敢面对,期望通过局部攻势拖垮中国军队,稳定老山战场,为越南的总体战略争取时间。 1985年5月31日,阮友安发起了“M1-T5”攻势,集中力量攻打中国防线。 然而,经过两昼夜的战斗,中国军队成功粉碎了越军的攻势,给越军以沉重打击。 尽管中国军队的首战告捷,但仍丢失了部分阵地,双方就此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局再次陷入僵持。 在老山战场上,越军阮友安尝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即使一度令解放军小失阵地,他也没能夺回战局主动权,尽管他调整策略,激励士气,但始终无法挽回节节败退的境况。 阮友安的军事生涯在这几年达到了最为郁闷、无力的时刻,他的对手无法被战胜。 然而,解放军的第67军体验了挫败后,反而更为勇猛,精心策划并成功收复了失去的阵地。 阮友安在“M1-T5”计划失败后,再次动员部队,企图在7月19日的“M-2”攻势中逆转战局,结果却被中方粉碎,沉重的损失使他的副司令洪新不得不承认:“这次失败了。” 从此,战场主动权完全转到了中国军队手中。第67军稳住阵脚后,频繁发起攻势,越军无力反抗。 阮友安无计可施,只能选择小规模骚扰和袭击,意在拖垮和消耗中国军队,延续这场看不到胜利的战争。 阮友安,一位曾在抗法、抗美和统一战争中表现卓越的战术家,最终在老山战场败北,不得不忍受失败的苦涩。 正如前越军步兵313师副师长兼参谋长裴尼乐所言:“我是有战败的责任,但当时即使换别人来,恐怕也不会有第二个结果。” 阮友安的一生,从战场到讲台,历经风雨。1986年,他晋升为上将,一年后接替因病逝世的武立上将,成为第二军区代理司令。随着中越战争的结束,他的军旅生涯也进入尾声。 1988年,他应命转战教育战线,任陆军学院院长,后更上一层楼,掌管高级军事学院,领导军事教育。然而,他的生涯于1995年在河内结束,享年69岁。 他的一生充满了荣誉与勋章,从二级军功勋章、二级战胜勋章到一级抗战勋章,再到一二三级光荣战士勋章以及决胜军旗奖章,他的胸前是一片星光熠熠。 虽然他在最后的战场未能取得胜利,但这位为越南民族独立与解放奋斗了一生的老战士,这位军事史上杰出的战术家,阮友安可以笑对生涯的结束。 参考资料:一剑文化著. 兰山血 广治泪 从南寮-9号公路大捷到广治大会战 越南战争的又一次大决战[M]. 2016 [美]哈罗德·G·穆尔 乔瑟夫·L·盖洛威著 王执中 徐舟涛译. 一个美国大兵亲历的越南战争[M]. 20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