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采蘑菇

 植物游记樊蓉 2023-06-26 发布于贵州
写在前面

和村里的阿姨去捡蘑菇,发现在云南人眼中,蘑菇就两种:能吃的和不能吃的。

所谓的能吃的是代代相传年年吃,用经验累积起来的。

这边她带我去的主要是板栗树下,板栗树下长的能吃的主要是蜡蘑,这边叫鸡屁眼菌。

菌子介于植物和动物之间,好的菌子口感像肉一样,但又没肉那么腻,像蔬菜一样,但比蔬菜爽口。

滑滑的肥肥的嫩嫩的像牛肝菌这种,就比较讨人喜欢,鸡屁眼菌相对单薄了些,没有牛肝菌那么肥厚,不算什么名贵菌,不过炒好了味道也还行。

关于蘑菇

蘑菇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营异养(腐生、寄生或共生)生活。

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表明,真菌与动物的关系比与植物的关系更为接近。

长在死树、腐木、腐草上的蘑菇是典型的分解者,如香菇、木耳。它们通过分泌胞外酶,能将草木分解,并摄取其中的营养供自身生长。

长在森林中地表的蘑菇则很多是共生者,如口蘑、牛肝菌、毒伞等。它们通过自身的菌丝与树木的根尖形成特殊的结构,即“菌根”。

通过菌根,植物从土壤中获得水分及矿质营养,蘑菇从植物体中获得碳水化合物及其他物质。

蘑菇与植物共生互惠、相得益彰。在大自然中,85%以上的植物都与真菌形成了菌根关系。

菌根既加速了植物物种的分化,也加速了真菌物种的分化,二者相互促进,才形成了当今丰富多彩的植物界和真菌界。

天麻、水晶兰等没有叶绿素的植物,其营养是借助真菌获得的,这些兰科植物通过菌根或从周围已经死去的枯枝落叶中、或从有生命的植物根系中获得养分。

真菌和植物的分布常常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如云南人喜好的“干巴菌”只生长在云南松林中,大红菌只生于壳斗科植物林下。

村民说可以吃的鸡屁眼菌:

结尾

人类最佳的饮食结构是“一荤一素一菇”,其中的“一菇”就是指食用蘑菇。

为什么菌类相比较植物,它更像动物呢?植物能提供光合作用获得养分,作为动物的我们需要消化食物获得养分。

菌类也是,只是他们比较不挑食,选择的是枯树烂叶作为食物,将这些碎片化的生物片段,通过它的基因重组蛋白翻译,让我们感受新的滋味。

我们在消化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废物,像大自然需要蘑菇来化腐朽为神奇一样的,我们也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安全的菌类,化解我们体内的代谢废物。

野生菌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制造的8种必需氨基酸,野生菌的鲜味氨基酸含量比例在20%以上,口感之鲜美是常见蔬菜瓜果远不能及的。

野生食用菌中维生素含量也特别高,远胜一般果蔬。此外,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某些特殊生物活性物质,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需注意的是:蘑菇和动物植物一样,为了种族的生存,也锻炼出了一些生存本领,他们中的许多是有毒的,传统的一些鉴别方法并不能完全规避有毒菌类。

有些毒蘑菇中有氧化性的物质可使大蒜变色,但有些毒蘑菇却没有这种特性,所以大蒜不变色不能证明蘑菇一定无毒。

西南地区红伞白柄的大红菇不但可食,还营养美味;而色彩不艳、长相并不好看的肉褐鳞小伞、秋盔孢伞等却极毒。

就像动物一样,长得漂亮不一定有毒,长得丑也不一定没有毒。

虫子吃的没有毒也不对,不少有毒菌对虫无害,著名的豹斑毒伞常被蛞蝓摄食。

凡是在吃过野生菌10分钟后至72小时内,有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或其他不适者,应立刻到附近的医院就医。


村民说不能吃各种杂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