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样的中国人被外国人崇拜,各国总统抢着接见,就连海盗都敬佩

 天地任逍遥耶 2023-06-27 发布于湖北
文章图片2

1935年,在索马里的一个海岛上,一群海盗劫持了一艘亚洲渔船。他们抢夺了船上的金银财宝,并准备将船员杀人灭口。

可谁知就在海盗拔出火枪,准备动手的那一刻,海盗头目忽然认出了这个渔船的主人。

得知这个渔船主人后,海盗头目大惊失色。

文章图片3

他立即下令,放了所有的船员,并将所有金银财宝如数奉还。

奉上好酒好礼赔罪后,海盗头目还派船队将这艘渔船一路护送出索马里海域。

无恶不作的索马里为何要对一个中国人这样如此害怕尊敬呢?

踏上征程

文章图片4

让海盗都害怕的人名叫潘德明,出生于1911年,他的父亲是上海和平饭店大厨。

彼时的上海,外国租界里生活着许多外国人。

而上海和平饭店,是当时上海最豪华的饭店。

所以和平饭店招待的,经常是这些财大气粗的外国人。

文章图片5

他们中,有领事馆的领事、招商洋行的经理、社交界的交际花等等。

由于潘德明的父亲在和平饭店做大厨,于是潘德明就经常有在饭店中逗留的机会。

饭店里来来往往的社会名流让潘德明开了眼,与外国人的接触中,潘德明知道了外面世界的精彩美丽。

潘德明不禁对外部的世界十分向往。

他的心思也不再局限于小小的上海,一个外出旅行梦在他的心中悄悄萌芽。

文章图片6

长大后,因为继承了父亲的高超厨艺,在父亲的帮助下,他和朋友一起经营着一家叫做“西方客”的饭店。

由于潘德明的厨艺高超,所以潘德明的这家饭店,生意也很不错。

1930年,一件引人注目的事件在上海申报上报道了出来,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据说,有7位热血青年,组成了一个亚细亚步行团。

文章图片7

他们计划要从上海出发,途经新加坡到伊斯坦布尔,他们要靠徒步走遍整个亚洲。

彼时中国积贫积弱,西方列强通过各种手段使得中国不得不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国在国际上毫无地位可言。

甚至连日本人都敢跳到中国头上踩一脚,他们甚至将中国人称为“东亚病夫”。

而这几个年轻人,就是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彰显中国人的风貌。他们要向世界证明,中国人也有冒险精神,中国人也可以征服亚洲!

文章图片8

看见报道后,潘德明的内心为之一振,他的内心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这就是他一直以来想做的事,他急不可待地想要加入到这个亚细亚步行团中来。

此时的潘德明,已经通过经营餐馆有了不小的积蓄,资金方面来说没有太大的问题。

并且,他从小在和平饭店长大,与外国人频繁地接触加上他与生俱来的强大语言天赋使得他掌握了多种外国语言。

所以此时的他,各方面的条件都已准备齐全。

文章图片9

他迫不及待地掏出全部积蓄,想要加入这个旅行团。

好在父亲也是个爱国志士,在听说了他的志向后,毫不犹豫地支持他。

在潘德明走后,他的饭店将交由父亲来打理。

在准备妥当后,潘德明立即出发,马不停蹄地追赶上了已经出发的亚细亚旅行团。

文章图片10

在一番请求后,团长很轻易地就答应了潘德明的请求。

一方面由于潘德明掌握着好几门外语,这对于旅行团来说十分有益。另一方面是由于团长看上了潘德明携带着大量金钱,这对于旅行团来说是笔不小的资助。

在潘德明加入后,此时的旅行团,刚刚到达广东的通商口岸,加上中途有成团陆续退出,旅行团只剩下了三个人。

文章图片11

好在各种出国手续都已准备齐全,潘德明他们正式踏上了去往越南的旅程。

他们到达了越南后,让他们吃惊的是,当地的许多华侨对他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所到之处不仅受到了非常高规格的款待,还有许多仁人志士向他们提供资助。

原来在媒体的报道下,他们的旅行计划早已被许多人熟知。

毕竟,这可是前无古人的壮举,作为海外同胞,自然感到十分自豪。

文章图片12

但是,就在他们到达越南后,意外发生了。

旅行团要在越南停滞不前了,团员们都不想离开越南了。潘德明疑惑地问团长:

“为什么不按照原来计划继续往西?”

团长嘿嘿一笑,告诉他:

“什么徒步旅行,什么征服亚洲,那都是噱头,只不过是说给那些华侨们听的,只要在东南亚转悠一圈,得到的捐款这辈子都花不完。”

听到团长的回答后,潘德明不由得火冒三丈。

文章图片13

他没想到,这群旅行团根本不是什么志同道合之人,而是一群阴险狡诈的骗子!

潘德明当机立断,立刻和旅行团分道扬镳,这群唯利是图的小人,他不屑与他们为伍。

郑重思考了几天后,潘德明做了一个决定,他要一个人去完成征服亚洲的计划。

他要向世界证明,中国人可以做到,中国人不是他们认为的东亚病夫。

几天后,潘德明孤身一人出发了,他的下一站,是新加坡。

文章图片14

再次出发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当潘德明想要一个人完成徒步亚洲的计划,他才意识到困难重重。

首先,潘德明需要面对的就是资金问题。

坐船,坐车,每一步都是钱在铺路,毕竟当时的交通并不像如今这样发达完善。

文章图片15

此外,潘德明还需要解决签证问题,为此,潘德明找到越南的中国领事馆,他请求领事长官能给他发签证。

可当他说明自己要征服亚洲的计划后,他直接被拒之门外。

总领事义正言辞地告诉他,像他这样打着徒步旅行的幌子招摇撞骗的人,他已经见怪不怪了。

得到这样的答复,潘德明十分苦恼,自己明明是一片好心,怎么还被曲解为骗子了呢?不过,想起旅行团的行为,也难怪领事长这样过激。

文章图片16

就在潘德明无路可走的时候,一个新加坡的华侨组织却主动联系到了潘德明。他们听说了潘德明和步行团分道扬镳的消息,被潘德明所打动。

在他们的引荐下,潘德明得到了一个贵人的帮助。这个贵人,就是胡文虎。

胡文虎是《星洲日报》的创始人,这是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报刊之一。

在听说了潘德明的计划后,胡文虎决定相信潘德明的为人,毫不犹豫地资助了他,并帮他解决了签证的问题。

为了感谢胡文虎,潘德明制作了一本《名人留墨集》,而胡文虎也在这本集子上留下来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章图片17

历经大半年,潘德明终于来到了印度。在印度首都马德里,潘德明见到了一位全世界闻名的大人物,这个大人物就是泰戈尔。

泰戈尔是名扬全球的诗人,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在听说潘德明的计划后,泰戈尔表达了崇高的敬意。泰戈尔还将潘德明带到了自己用于教学的小木屋,那里的每个学生都跪在潘德明的脚下,抚摸着潘德明的鞋子,用嘴巴亲吻。

对于当地人来说,这是极高规格的接待礼仪。

走之前,泰戈尔还为潘德明写了一首诗,以此来赞扬他的行为,只可惜,由于年代久远,这首诗后来失传了。

文章图片18

在得到泰戈尔的认同后,潘德明信心倍增,前行的脚步也更加坚定了。

然而,这个时候,他遇到了另一位堪称伟大的人物。

这个人是,圣雄甘地,当时的圣雄甘地正在领导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此他进行了长达47天的绝食。

在听闻了潘德明的壮举后,他主动联系到了潘德明,要求见见他。潘德明由此感到受宠若惊。

文章图片19

甘地和潘德明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甘地告诉他,说中印两国,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而然在近代却遭受了太多不公和苦难。

他敬佩任何一人为国家富强和人民正义而努力的人,他衷心祝愿两国可以早点摆脱苦难。

甘地这种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精神强烈地震撼了潘德明。

在甘地的感召下,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

文章图片20

他立下誓言,誓要以自己的行动改变全世界对中国现状的看法。

怀着这种愿景,潘德明再次踏上行程。

为国家而奋斗

这一次,潘德明来到了撒哈拉大沙漠。

这次潘德明要面对的,是前所未有恶劣的自然环境。撒哈拉沙漠中,黄沙绵延千里,十分缺少水源。而且昼夜温差极大,简直不是人待的环境。

而且最为恐怖的是,沙漠中时常会出现“吃人”的魔鬼沙。这是一种流沙,脚下的沙子会因为引力而流动,一不留神走进去就像踩进了沼泽地,身体被立即卷进沙子里,被生生活埋。

文章图片21

然而,潘德明硬是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在沙漠中行进,战胜了可怕的自然环境。

有一次潘德明身上带的水壶漏水了,等到他口干舌燥想喝水的时候才发现,水壶里的水都漏完了。

潘德明顶着风吹日晒,强烈的太阳光照使得他的嗓子眼快要冒烟了。剧烈的高温使得他身体里的水分快速蒸发,由于缺少水分,他双腿无力,头昏眼花。

最终,他在沙漠中晕倒了过去。

文章图片22

幸运的是,路过的商队发现了他,给了他水喝,并让他骑乘着骆驼将他带到了城市。

来到城市后,当地的居民听说后,纷纷感到不可思议。

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能一个人从大沙漠中活着走出来的。

在那里,潘德明还去了埃及,见到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胡夫金字塔。

文章图片23

此后他向欧洲进发,到达了希腊、奥地利、波兰等地。

经过马六甲海峡时,就遇到开头被海盗捉住的那一幕。

幸好,那时他已经闻名全球,连海盗都对他十分佩服。

文章图片24

欧洲之后,潘德明还去了美国。

在华盛顿,潘德明见到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罗斯福。

罗斯福邀请了他在白宫共进晚餐,那时他已经40岁时,由于身体原因,他已经无法行走,每天只能坐在轮椅上。

而潘德明环球之旅深深吸引了他。潘德明给罗斯福讲了世界各地名人的故事和独特的风土人情,这让罗斯福十分向往。

谈话之后,罗斯福表示自己好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提出了让潘德明留在美国的请求。在美国潘德明将入职政府,正式享受国务院津贴待遇。

文章图片25

可面对着如此大的诱惑,潘德明毅然决然地拒绝了罗斯福。

潘德明向罗斯福表示:中国永远是他的家乡。

离开美国后,潘德明终于再次回到了中国。他回到上海后,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人与中国开战。

战争形势紧急,潘德明利用他的影响力,号召各界人士募资捐款,与他在各国收到的捐赠一同捐给了抗日事业。

结语

这场,潘德明耗时17年,途经140多个地区和国家,完成了这场前无古人的壮举。他用他的实际行动和坚强意志,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重新站起来了!此后,虽然潘德明已经世界闻名,但他却隐姓埋名重新做起了饭店的厨师。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种胸怀实在难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