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绩效团队应该这样带》

 昵称65158185 2023-06-27 发布于湖南

  

  

  

关于作者

马库斯·白金汉是一位数据分析专家,是美国国务卿的领导力与管理顾问委员会成员,曾在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工作了17年。

阿什利·古道尔是一位企业管理专家,在思科公司任领导力和团队智能领域的高级副总裁。

关于本书

领导者如何高质量地管理人才?

两位作者经过一系列调研后发现,许多被当作职场准则的管理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却削弱了员工的个性和积极性,不仅无法提高公司效益,反而还不利于人才的长远发展。

核心内容

一、为什么花了大力气打造企业文化,但却留不住人才?

二、为什么制定了工作计划,总是达不到预期结果?

三、为什么选了潜力大的人才,却没给团队带来啥动能?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潘旭。今天为你解读的是《高绩效团队应该这样带》,这本书主要说的是,领导者如何高质量地管理人才,带出一支高绩效的团队?

我们都知道,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如何高质量地管理人才,又是每个领导者都要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有的公司想尽各种方法吸引优秀的人才;

有的公司遇到的难题呢,不是没有人才,而是人才来了不会用,不能把优质的人才资源转换成实际的价值创造。

还有的公司,既有人才又会用人,关键是留不住人,时间一长,因为各种问题人心走着走着就散了。

很多领导者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成本,学习如何带队伍、招人才、定计划、做培训、搞激励等等,但是效果怎么样呢,投资回报率到底高不高,是一笔糊涂账,很难说清楚。更何况,管理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管理的本质是一场协作,是领导者和所有员工之间的一场协作。

  所以这本书,不光对于领导者来说值得一看,对于员工来说也非常有价值,你会了解什么样的公司和领导者,更加值得你的信赖,彼此之间能够互相成就。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马库斯·白金汉和阿什利·古道尔,一直致力于人才管理研究。马库斯·白金汉是一位数据分析专家,曾在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工作了17年,这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民意测验和商业调查公司。他一直专注于研究如何帮助员工挖掘职场优势并提高绩效,马库斯·白金汉还是美国国务卿的领导力与管理顾问委员会成员。另一位作者阿什利·古道尔,则是一位企业管理专家,他在思科公司任领导力和团队智能领域的高级副总裁。

两位作者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和一系列调研、数据分析之后发现,许多被当作职场准则的管理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却削弱了员工的个性和积极性,不仅无法提高公司效益,反而还不利于人才的长远发展。

正如本书的英文标题,直译过来的意思是“关于工作的九个谎言”。我读完这本书之后发现,这九个误区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是:它们的产生建立在对管理工作的抽象认识上,强调效率和秩序,忽略了一个个具体的人。领导者想要高质量地管理人才,首先需要抛弃这些既定的准则,避开误区,真正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员工到底在意什么,需要什么帮助与支持。

接下来,我从这九个误区中,为你挑选并总结了三个最具代表性,和我们的日常工作最相关的问题,我们今天的解读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


第一,为什么花了大力气打造企业文化,但却留不住人才?

第二,为什么制定了工作计划,总是达不到预期结果?

第三,为什么选了潜力大的人才,却没给团队带来啥动能?

第一部分

好,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花了大力气打造企业文化,却留不住人才?

企业文化有多重要,相信如果你有一些管理经验,想必也有所感悟。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文化能把战略当早餐吃掉”。这是什么意思呢?在统一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激发创新和变革等方面,企业文化有时候比企业战略还重要。

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这本书中也提到,人类不同于其他物种的一个独特的优势,是能够建立一个所有人都相信的现实。这类现实的存在不依赖客观现实,也不取决于某个人的主观现实,而是建立在集体信仰的基础上。比如货币之所以能够在全社会中流通,再比如企业文化能够构成员工彼此之间共享的故事。

白金汉在书中提到,如果你留意到《财富》杂志的年度最佳雇主百强榜单,就会发现,基本上每家进入排行榜的公司都明确了应建立怎样的文化。比如美国的云服务公司Salesforce提倡“家庭”文化,于是专门设计了一个楼层休息室,叫作“ohana”,这个词是夏威夷语“家庭”的意思。再比如有一家连锁超市的企业文化是“用食物帮助人们过上更健康的、更好的生活”,因此它们会为贫困人群捐赠价值数百万美元的食物,建设环境友好型办公室。

在领导者看来,花力气打造企业文化当然是值得的。一方面能够使员工产生工作认同感,另一方面,企业文化不仅可以凝聚当下的共识,也能够展示公司未来前进的方向。领导者期望通过营造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促使员工更加投入工作,长期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

不过,这还是停留在领导者的视角,白金汉想要弄明白的是,员工也会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更加投入工作吗?

白金汉参与了2018年一项涉及19个国家的世界劳动人口研究。其中有一项研究内容正是,他需要尽可能多地采访员工,考察员工真正在意什么,什么因素能使员工全心投入工作,这样企业才能够更多地提供留住人才的工作条件。这些因素包括行业、公司、企业文化、职位、受教育程度、性别等。

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上述因素都影响员工的工作投入度,但对于员工能否全心投入工作,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并不是企业文化,而是员工是否属于一个团队。

   表示自己属于某个团队的员工,他的工作投入度是非团队成员的3.3倍。看来,团队才是根本。

值得一提的是,白金汉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发现。那就是一个公司内部、不同团队的工作体验,这个差别之大,总是比不同公司之间的差别还要大。比如,他们在思科公司,问了近6000个不同的团队一个简单的问题。你是否赞成下面这句话:“我清楚地理解公司对我的期待是什么。”结果不同团队的打分差别很大,数据分布一点都不集中。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他们调研的另一家医药公司,调查的结果非常分散,同一个公司内部的不同团队,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是完全不同的。

面对这样的调研结果,白金汉意识到,我们常常认为企业文化,能够影响员工的工作体验,使他们能够全心投入到工作中,然而现实情况是做不到。

在思科公司,当一个团队从业绩较好变为业绩较差时,这个团队成员离职的可能性增加了45%。也就是说,员工选择离开的不是公司,而是团队。

 把你放在普通公司的好团队里,你可能会留下来,但如果把你放在好公司的差团队里,你肯定不会在那里待多久。

所以,白金汉发现,员工更在意的是团队体验,而不是企业文化。

团队体验才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团队使日常工作变得简单,帮助我们了解应该注意什么,应该做什么,而企业文化并不会在多大程度上促进日常工作,企业文化更有助于吸引特定类型的人才加入公司。

  换句话说,是我们如何与身边的同事交流、是团队的合作或互动方式,这些真实的细节,影响了我们的工作投入度。

有人可能会说,这个道理我们都知道,也没什么难理解的。但是白金汉提出,目前的问题就在于,很多管理者并没有真正弄清楚,团队体验与企业文化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以至于有些公司并不重视团队这个组织形式,甚至多数工作团队与组织结构图中展现出来的完全不同。

企业文化强调保持一致性,而团队体验关注的则相反。团队不要求大家齐步走,而是让每位成员发挥特性,为共有价值服务。每个员工只有置身于团队,才能在工作中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发挥更大的价值。因此,团队体验的核心是关注一个个具体的人,他们的真实感受。但遗憾的是,企业文化起不到这个作用,因为文化太抽象了。

那如果你是一位团队领导者,该如何提升成员的工作体验,打造一个高绩效的团队呢?

白金汉在这本书中给出了三个方法。

    首先,团队领导者要让成员感到自己是集体的一部分,大家一同进行的工作重要且有意义;

   其次,你需要经常关注每一个成员的动态,人都是需要关注的,可以有针对性地给他安排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让他明确你对他的期待;

   最后,仔细观察每个成员的优势,让他感受到自己的强项被认可,可以时常发挥出来。

   如果一个领导者可以做到这些,那肯定能够获得成员的信赖,进而打造一个高绩效的团队。同样,如果你是一位员工,正在选择是否要去一家公司,作者也提醒我们,不要打听公司是否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而应该多了解公司如何打造优秀团队的,你会加入哪个团队,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部分

好,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制定工作计划总是不奏效?怎样才能更好地用人?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给你讲一个关于麦克里斯特尔将军的故事。麦克里斯特尔是美国陆军四星上将,他在2003到2008年曾担任美国驻伊拉克联合特种部队总司令。后来他在自己的著作《赋能》这本书里,描述了这段指挥军事作战的经历。那个时候他刚一上任,就和军事参谋制定了一个缜密的作战计划,再加上美军在人员、装备、纪律等各个方面都处于碾压对方的状态,所以他们预计这场战争应该不会持续很久。

但是令麦克里斯特尔将军惊讶的是,美军一上战场,不仅在较量中不占优势,反而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这其中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呢?直到后来他才发现,问题并不在于双方实力上的差距,而在于美军面对的战争环境过于复杂。特种部队按照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指挥作战的模式,到了伊拉克根本赶不上战况的快速变化,极大的不确定性让人晕头转向。反倒是他们的敌人——基地组织的恐怖分子,没有标准的层级关系和固定的计划方案,却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自发性,行动敏捷,总是能够不依靠指挥系统就发起突袭。

说到这,估计你看出制定工作计划的问题了。

一方面,企业的生存环境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复杂,不确定性无处不在,自上而下制定工作计划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解决方案存在于真实可感、不断变化的现实中,而大多数计划都是根据已有经验,抽象总结出的、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设想。

  另一方面,领导者与一线员工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许多工作计划,尤其是大型组织里的计划,过于笼统,落后于现状,让负责执行的一线员工感到束缚。

那如果想要带领团队完成项目,除了制定工作计划之外,还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呢?

作者告诉我们,当然有。建立情报系统,让一线员工掌握情报

情报系统原先一直应用于军方战争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的军队横扫欧洲,只要打败英国皇家空军,就能征服英国。虽然英国皇家空军已增派多架战斗机用于巡逻,但他们遇到的难题是,英国海岸线漫长,保持不间断地巡逻所需的飞机和飞行员数量庞大,难以实现。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提前推测敌方什么时候会进行突袭。但是就当时的防空技术条件来说,大多数推测都是错的。

英国皇家空军要想保护英国,就必须让有限的飞机和飞行员能够更高效地发挥作用,为此他们设置了一个信息集成中心,也就是所谓的“道丁系统”。这个情报系统不依靠陈旧综合信息的计划系统,而是准确、实时地收集各项信息,经过汇总后再传达至一线人员,供他们自行分析、判断和决策。道丁系统彻底改变了战争局面,直接将平均拦截率从二战前的30%到50%,提升到了90%以上。这就是叠加了一线人员主观能动性的情报系统,所发挥出来的强大作用。

事实上,建立情报系统这个策略,还有一个最基本的假设,那就是,你必须认同人们都是明智的,只要能向他们提供关于实际情况的准确、实时、可靠的信息,他们就能够做出明智的决定。我们都知道,在工业时代,工人并不需要自己做决策,只需要按照工作计划执行就好,管理的核心是效率最大化。但是在信息化的时代,在一个高度不确定性的商业环境中,显然管理的首要目标变了,如何保持快速、灵活的应变能力,共同协作完成项目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一位成功的领导者的角色,已经不是主要的决策者和问题解决者了,而更应该是一名支持者和教练。

我在《奈飞文化手册》这本书中发现,奈飞公司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其实也离不开一个特殊的管理方式。他们相信,如果员工做了愚蠢的事情,要么是没有被告知相关信息,要么是被告知了错误信息;高层管理者通常会认为分享业务遇到的麻烦会加剧员工的焦虑感,但其实更让人焦虑的是对信息一无所知。

所以,奈飞公司制定了一条准则,“要让每个人都理解公司业务”。也就是说基层的员工也要有高层的视角,要尽量告知员工他所负责业务的所有信息,然后由他来判断怎样行动是最合理的,而不是只告诉他,你认为他需要的信息,让他严格按照指令来行事。

作者在书中提到,相比于制定计划,我们当然应该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如何为一线员工提供更多的情报,帮助他们开拓视野。

那具体到一个团队领导者,应该如何为团队打造这样的情报系统呢?

方法很简单。首先,要多留意团队成员认为有用的信息,尤其是想办法获取准确信息。如今对于团队成员来说,找信息已经不是一件难事了,关键在于找到准确信息。这项活动难度更大,对团队的价值也就更大。

其次,尽可能多地通过各种渠道释放信息。领导者需要思考自己拥有哪些信息源,然后尽可能地在工作会议,或者工作汇报、工作群中向团队成员分享。计划系统只会向“有需求的人”开放信息,而情报系统则是尽量以最快的速度最大限度地向所有人开放。只要你觉得信息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当下状况,那就把信息分享出去。

最后,除了与团队成员同步自己的视野,千万别忘了也要大量收集一线的信息。这就需要领导者与团队成员做频繁的沟通。

因此,白金汉在书中提到,领导者与每一位团队成员进行简单沟通的时候,可以就提出两个最简单的问题:一,本周你的工作重点是什么?二,我能提供何种帮助?这两个问题,足够讨论出每位成员的工作重点、遇到的困难,以及在工作进行中可以实现的解决方案。

那沟通的频率间隔多久比较合适呢?白金汉建议,每周一次,交流10到15分钟左右,而不是我们大多数人认为的每月一次。

事实上,数据显示,每周交流一次的领导者会让团队成员投入度提升13%,而每月交流一次则会让投入度下降5%。因为如果每一次沟通不能深入到具体的工作细节,只是做一个简短的概要讨论,在一些员工看来,可能会更耽误工作时间。

作者得出的结论是,频率胜过质量。优秀领导者知道,每次沟通进行得是否完美的重要性不及每周沟通一次。在情报方面,频率是最重要的。与团队成员的沟通或团队会议越频繁、可预见性也就越高,团队绩效和投入度的提升就会越大。

第三部分

好,我们再来说最后一个误区,为什么选了潜力大的人才,却没给团队带来啥动能?

很多公司希望能让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最大的价值,因此非常关心哪些人值得投资,如何投资。有些管理者会使用各种人才评估的软件或模型,来判断每个员工的发展潜力,但是最后却常常陷入一些被动的局面中,比如明明评选或提拔了一个高潜力的人才,但是实际表现却差强人意,要么带不好团队,要么就是和自己之前的工作表现有出入。

这其中的问题出在哪呢?

白金汉认为,问题恰恰就出在了“人有潜力”这个基本定论上。如果我问你,潜力到底是什么?恐怕很少有人能真正说得清楚。是员工的成长空间吗?还是这个人的做事风格,又或者是他符不符合公司的价值观?

假设潜力是一种特征,那到底该如何衡量呢?我们很难根据某个人目前表现中的某一个特征,就给出预测,预测这个人是否具备将来做出成绩的能力。更何况,潜力并不是一种特征,可能涉及非常多的测量维度。

潜力就像智商一样,我们其实并不知道智商是什么,仅用这个属性似乎无法预测学习成绩、事业成就、健康或幸福。我们目前能做到的就是,用一套简化的测试方法来计算一个智商分数。这个分数最大的用处就是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得分非常低,那么他很可能有认知障碍,学习起来会比较困难。

因此,智商测试的作用是预测问题,而不是预测成功的可能性。在白金汉看来,同样,没有证据能够证明所谓的潜力真的存在,反而有证据证明这种东西并不存在。

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发育是通过增加突触连接来实现的,每个人大脑中的突触分布各不相同,所以大脑发育方式不同。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每个人都具备学习能力,每个人表现的学习能力都不相同,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领域有所进步。

所以,白金汉认为,一家聪明的公司是不会根据潜力将员工分类,并进行区别对待的,因为这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毫无帮助。要让企业这台“机器”高效运转,应当最大限度地调动其中的每一个人,而不是仅仅调动其中一小部分人。

不过,你肯定心中也有疑问,涉及企业的人才管理,总要用什么维度来评估员工的表现吧,如果剔除“潜力”这个说法,我们该通过什么方法来衡量呢?

别着急,我想请你先想象一个场景。假如有一位后辈,比如你的学弟学妹,现在想请你给一些就业建议。他学的是工程专业,毕业想转型去做律师,他还挺喜欢律师工作的,如果想要充实自己的简历,去哪类公司工作会比较好?你会怎么回答?

具体的答案可能每个人不一样,但是你肯定不会问:那你有成为律师的潜力吗?现实世界里,当然没人这么和别人说话。我猜测,你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先问他一些问题,进一步了解一些情况。

比如,你也许会问:你为什么想转行做律师呢?你喜欢律师工作的哪些方面?是比较喜欢与人打交道吗?还是喜欢那种逻辑推理的感觉?又或者是想要维护社会公平,帮助一些弱者?你可能还会问,对他来说,理想的工作大概是什么样的呢?通过这些问题,你关注的是他的性格,他热爱什么,对事业有怎样的诉求。

然后,你可能还会关心一下,他目前的实际进展怎么样?之前有没有进行相关的实习,有哪些收获,完成了什么项目,有没有进行司法考试?这些问题会让你了解他的工作发展,从而判断他现在大概是个什么样的水平,学到了什么。

你发现没,前面问的这些问题其实都可以被归为两类,一类关于他在工作中关注什么,大概是什么样,这是他身上固有的性格特征,虽然不是一点儿都不会改变,但具备一定的稳定性。白金汉认为,我们可以把这部分属性称为一个人的“质量”。

另一类问题,关于他在朝某个方向前进时学到的东西,现在和过去的表现,掌握的技能。这些东西可以改变,所以属于一个人的状态。这个过程让你了解他是如何做成某件事的,获得了哪些成果,行动的记录等,因此,我们可以把这部分看作他的“速度”。

在物理学中,质量乘以速度,会得到一个独立存在、可衡量、可定义、有方向的属性,叫动量。所以,与其我们用一个虚无缥缈的潜力去衡量一个人,倒不如用动量来合理评估团队成员。

白金汉认为,潜力是一种单方面的评价,而动量是持续进行的对话。潜力不会让一个员工碰到难题,获得成长,最多只会告诉你,他能够成长,或者无法成长。这是非常不科学的。在一些公司中,所谓的人力管理工具和流程,无法科学合理地评估一个员工的表现。所以,作为领导者,最起码我们可以从动量的角度,和每一个成员讨论工作的情况和未来发展,帮助每一个成员发挥出他们的强项。

白金汉在采访中了解到:安迪是思科公司的一位团队领导者,他管理人才有一个方法就很特别。在和每位团队成员探讨未来发展的时候,安迪都会让员工想象自己的理想职业。两个人一组,然后用两个小时在职场社交平台,领英上搜索最接近自己理想的职位,不限公司、行业和具体工作,最终两个人分别和自己的搭档,确定一到两个最让自己兴奋的职位。然后,安迪会让员工分析这些职位要求的技能、经验和资格,对比自身条件,找出自己还需要提升的地方。

安迪并没有评估某个人的潜力,而是在竭尽全力帮助每位员工。一方面是明确自己的特征和目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质量”,另一方面,明确自己已经具备和希望获得的技能和经验,也就是“速度”。很多团队成员在安迪的鼓励下,把许多自己想要学习的技能融入了实际工作中。安迪说:“这样一来,大家沟通交流的性质就改变了。从起先的如何获得一份工作,变成了如何将自己打造成一个能力范围内最优秀的专业人士。不仅能够在团队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也为自己打造可转换的技能。”

你看,这是真正重视人才,想要引导员工发挥才能的公司都希望实现的状态。

结语

好,这本马库斯·白金汉的《高绩效团队应该这样带》我就为你解读完了,万维钢老师曾经在他的专栏里花了好几节课专门讲过这本书,课程链接已加在文稿中,《九个工作谎言》1、《九个工作谎言》2、《九个工作谎言》3、《九个工作谎言》4、《九个工作谎言》5、《九个工作谎言》6。假如你想进一步了解,强烈建议你去听一听。

我们今天的解读,如果用简单几句话做个总结,我建议你一定要记住这三句。第一,员工更在意的是团队体验,而不是企业文化。第二,比制定工作计划更重要的是,给员工提供情报。第三,不要以潜力为标准去评价员工,而更应该从动量出发,更好地引导员工发挥才能。

最后,还想给你聊聊我读完这本书之后一个最大的感悟,那就是:带团队的人,眼里有人,真的比什么都重要。

    正如白金汉在这本书说到,很多想要成为领导者的人,也会把自己套进一个领导力的抽象模型中,刻意去迎合一些领导力的特质,到头来却忘了,自己也是一个真实有趣的人。其实根本不存在什么专属于领导力的特质,真正重要的是,关注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关注身边一个个具体的人。

领导力是个谎言,有人追随的领导者,才是真正的领导者。

好,以上就是这本书的精华内容,点击音频下方的“文稿”,查收我们为你准备的全文和脑图。你还可以点击“红包分享”按钮,把这本书免费分享给你的朋友。这本书的全版电子书已经附在文稿末尾,欢迎你去读一读。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