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明:来自社会的间接利益

 hercules028 2023-06-27 发布于四川

社会是观念塑造的。这里的“观念”,就是指“知道选择什么样的手段,才能达成目标。”个体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为了增进自己的幸福,他就不能让社会遭受破坏,而是要让社会的分工合作更有效率,具有这种特征的社会被称为“自发秩序”。

这样的社会并不是自动存在的,或者说,它不是人的任意行动的结果,而是人的特定行动的结果。如果人们只是追求他利益的最大化,那么他们的行动极有可能破坏了社会,从而使自己的利益受损。所以,人们必须知道,什么样的行动,才不会对社会构成破坏,从而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这时,他们就需要一种特定的知识来帮助他们,去判断自己的行动、他人的行动和一个社会中既有的制度和文化等究竟是不是在破坏社会(阻碍分工合作的扩展),也即借助于这样一种知识,他们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这种把人的行动指引到有助于促进分工合作,也就是有助于社会的存在与繁荣这一目标之上的知识,我们称之为“真正的经济学”,它使人具有一种特定的理性,也就是使社会的存在与繁荣得以可能,从而使自己的利益得以增进的那种理性。

使社会的存在与繁荣得以可能的那种理性或行动,我们可以称之为“文明的”。由于社会分工合作的改善,个体也将从中获利。当文明这个概念是指“通过社会的改善”而获得的利益时,文明这个概念才获得它应有的意义。换句话说,那种不是来自“社会”的利益,是和文明无关的。假如只是探寻个体利益的最大化,那么根本就不需要发明“文明”这个概念

所以,文明是指向“社会”的一种利益,是个体通过使一个“好”的社会(分工合作的充分实现)得以可能而从中获得的利益。这种利益是“看不见的”,但确实存在,它就像空气,是每个人所需,但看不见,你不能说它不存在。但是,由于这种利益是看不见的,所以人们会忽视它。人们往往只是在约束条件下追求看得见的利益,结果把社会破坏了,并最终使自己的处境恶化。真正的经济学,帮助人们“看见”这种收益,并相信它的存在。

文明也是一种“间接”的利益,这种利益并不是来自个体行动的直接结果,而是通过“投资”于使一个“好”的社会得以可能而在未来的“收获”。简单地说,文明就是投资于社会的收益。

和所有的投资一样,要得到这种收益,都首先要放弃。为了获得这种收益,个体不能简单地在当下的约束条件下追求最大化,而是根据他看见的、来自“好”的社会的形成而带给他的收益,来调整他当下的行为,以使他能够在未来获得这种收益,这经常地意味着他要放弃当下的利益。对个体来说,这也是一种“选择”。

所以,我们把文明视为一种来自社会的间接利益。个体能否得到这种利益,取决于他能不能做出上述选择。这种利益不是必然存在的,它对个体的选择或理性是有要求的。个体能否做出这种选择(具有这种理性),也就是能否得到这种利益,取决于个体是否拥有一种特定的知识,我们已经把这种知识称为真正的经济学。

假如个体缺乏这种知识,那么他们往往只是在约束条件下追求最大利益,他们把这视为“理性”,结果是导致自己的生存条件恶化。文明与野蛮的区别,正是在于能不能做出这种选择,对个体来说如此,对一个民族来说也是如此。我们看到,有的民族,由于长期来缺乏这种知识,只知道在约束条件下追求最大利益,结果长期得不到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