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旷野芳华黄河口

 东营微文化_ 2023-06-28 发布于山东

北纬37°之上,站立于黄河与渤海之交坐标点的左象限,风吹云动,旷野寂寂。
《旷野与芳华》是作家陈谨之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在身为影视编导的我眼中,它仿佛一部延时摄影,镜头架在原地,任时间流转……
镜头里,旷野之上历史的天空风起云涌。一幅幅黑白色的影像在眼前放映,黄河口的旷野从万古长寂到盛世繁华再到大地归栖,没有落幕,来处亦是归途。
我们这代人总以为与那个时代隔了很远的距离,重温知青时代仿佛是触摸一段历史,直到亲眼看到防潮大堤,看到宿舍的残垣断壁,那些曾经燃烧过的青春才逐渐真实。沿着渤海湾与黄河口的绿野芳踪,我们只能想象它在半个世纪以前的繁华盛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回望,是一场朝圣。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荒原的盛唐。驰骋的军马,金黄的麦海,嘹亮的军歌,奋斗的青春,这片土地凝聚起无数个坚定的信念在荒原上星火燎原。黄河数次改道的黄河口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是寂寥的。虽然有垦荒的移民,有喂养过革命者的米汤,有河与海的浩荡长风,还有韩复榘的大手一挥和慕思荣卸下的望远镜,但终归谈不上热闹。直到有了农场,有了知青,有了兵团,有了胜利油田,有了挥洒青春的战场,这里才开启了地域史上的新纪元。他们来了,带着青春与理想,为将来的现代化生态之城书写着赤诚的草稿,让“一个崭新的现代黄河三角洲喷薄而出,成为黄河最后的旷世杰作”。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青春的苦旅。从城市到农场,从学生到知青,从知青到兵团战士,青春的汗水洒向处女地,在荒原上浇灌出无限的生命张力。每一代人身上都会被印上时代的烙印,六十年代末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吧,随着知青的到来一个时代的窗口被打开。济南、青岛、淄博等地的上万名学生来到黄河口,开启了一段终身难忘的青春之旅。渤海湾的地震、黄河口的大雪、渤海海潮、黄河凌汛、一望无际的荒野、三个成盘的蚊子,唯有经历方知这世间没有吃不了的苦也没有用得完的力气。风雨中的海燕们,锻炼了身体,磨砺了意志,信念的火花点燃革命的火种,他们的青春在旷野之上绽放。疼吗?疼。美吗?美。悔过吗?冷暖自知,不到生命的终结所有的评判都偏于幼稚。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历史的叹息。那些青葱少年,那片新生的土地,那土地上生长出来的豪情壮志,一夜之间涌来,又在一夜之间褪去。跨越半个世纪的回眸里,大地的胸膛在历史的褶皱里起起伏伏,个人的命运在时代的洪流里浮浮沉沉。二次牺牲的青岛英雄、王鲁岩、杨春明……百样人生,太多的意难平。那些闪闪发光的品质,如繁星照耀旷野。1974年底,山东的撤销,让知青们在荒原上筑起来的精神大厦轰然倒下,理想的高地坍塌成一声叹息。他们被打败了吗,不见得。只有足够的毅力撑过苦难才有足够的毅力再次崛起。
在最好的年华里遇见艰难的磨砺,这份命运安排的相遇又何尝不是一场淬炼。将时间拉长来看,这份浴火重生的疼配得上金风玉露一相逢的美,凤凰涅槃,胜却人间无数。
北纬37°之上的延时摄影里,旷野无垠,芳华有情。
作者说“我不是在咀嚼苦难,是在挖掘生命倔强的盎然”,诚然。
那个特殊的时代不仅仅是新闻的富矿,更是我们探寻精神伟力与生命价值的矿床。十九岁的那个夏天,我坐在华泰集团的办公室读着创业者的故事泪流满面。几年后我采访李总,依然想不通透为什么每有大型项目上马都要举行誓师大会,都要集体观看《英雄儿女》《上甘岭》,若干年后才明白:那是一代人革命意志大于天的精神大厦,是信仰,是最坚韧的力量!
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回望,让我们看到正是那个特殊的时代造就了一批坚韧的人,他们的精神内核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力量,也才有了我们这代人物质发达文明进步的幸福生活。
现在的我们啊,过得好时,多卖点力气,走得快时,等一等灵魂。
我仰望你看过的星空,脚下的大地已变换了时空。今天,青春散场,荒原不荒。你来过,就像旷野从你的生命里路过,你走了,和千千万万名知青一起,成为岁月长河里的朵朵浪花。不要问岁月是什么样的,我们无法形容水的轮廓。
那些平凡的、不凡的、疼痛的、甜蜜的、丑恶的、美好的,都,随风而去。
一片清歌,付与黄昏。
可是岁月,是一张单程票吗?我是怀疑的。当25年前作者在客车上遇见的那对老夫妻与多年后的《旷野与芳华》相遇,当心中的一粒种子开花结果长成许多年前的梦境,当燃烧的青春散场却在几十年后的璀璨舞台上演绎着夕阳红,当历史规律和民族经历治乱更迭仿若有序,当星辰四季轮回不息,这一切的一切,算不算冥冥之中的重逢?
真好,既然有轮回和重逢,那就不介意这一时的难,不介意这一世的苦,不介意旷野孤寂和芳华老去。青春总会散场,轮回不会。
于是,他们在我的镜头里重逢。旷野遇上旷野,芳华遇见芳华。时间无涯的旷野里,我们也终将遇见自己。

(摄影   刘文明)

作者简介:曲秀兰,影视编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