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感染包括手术部位感染(SSI)、全身感染以及手术部位以外的其他局部感染;其中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手术切口、手术涉及的深部器官及腔隙感染。 《中国围手术期感染预防与管理指南》英文版《Evidence-based 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Perioperative Infection》于 2023年2月发表于《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核心要点如下: 1、术前最佳住院时间 推荐手术患者尽可能缩短术前住院时间,最长不应超过7 d,以降低手术部位切口感染(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对于满足手术条件的患者,应尽可能在入院 24 h内进行手术,除特殊情况,最长不应超过7 d)。 2、术前及术中血糖控制 推荐对围手术期患者加强术前及术中的血糖控制以降低术后总感染率(建议对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患者,在术前及术中加强血糖控制,既可降低术后SSI发生率,也可以降低术后总感染率)。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根据目前已有的证据,暂未发现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与SSI之间的关联。 3、消毒剂选择 对于术前进行皮肤准备的患者,建议选择氯己定或聚维酮碘作为术前皮肤消毒剂。 4、处方前置审核 推荐对手术患者预防感染的处方及医嘱进行前置审核,减少不必要的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严格审核限制级抗菌药物药品种类和溶媒选择的合理性。 5、抗菌药物选择 (1)针对不同部位手术的患者,应当给予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预防切口感染,不推荐使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围手术期感染。 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抗菌药物预防是减少围手术期感染的重要手段。有Meta分析认为,头孢唑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苄西林舒巴坦钠用于头颈部术后24~48 h,可降低SSI发生率。但亦有研究表明,林可酰胺类药物、糖肽类药物、第三代头孢菌素、其他预防性抗菌药物组合或单独使用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均比第一代头孢菌素有更好的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的效果。 (2)颅脑外科(清洁手术无植入物)中推荐首选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进行预防(如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对于感染风险高、后果严重的患者,必要时可选用脑脊液浓度更高的高级别头孢类抗菌药物。 (3)剖宫产手术推荐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甲硝唑或头霉素类(如头孢美唑)进行预防。 (4)建议局部应用万古霉素,可降低脊柱手术、关节置换术后的SSI发生率。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万古霉素的使用方法与剂量尚无定论,常用剂量为 1~2 g,使用方法可分为接触植骨与不接触植骨 2 类。有研究者将万古霉素与骨移植物混合,或直接喷洒于切口全层,也有研究将万古霉素置于肌肉、筋膜和皮下组织,均取得良好的 SSI 预防效果。 6、术前抗菌药物给药时机 推荐在患者术前 2 h 内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术前给予单剂抗菌药物即可,不推荐在术前持续给予抗菌药物。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相对于新生儿脐带夹闭后给药,剖宫产前 15~60 min 给予抗菌药物,可降低产妇感染的风险。 7、侵入性诊疗操作 (1)不推荐使用宫腔镜的患者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2)对于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建议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术后生殖道感染发生率并减少医疗总支出。 (3)不建议在使用膀胱镜前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4)建议使用输尿管镜前给予单剂量口服抗菌药物预防尿路感染。 (5)不建议血管介入术前常规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8、手术部位以外感染 (1)推荐择期手术患者尽可能治愈手术部位以外感染后再行手术,如皮肤感染、尿路感染,可减少SSI发生率。 (2)术前存在的压疮可能对 SSI无影响,但其他部位感染的风险增加。 9、贫血与低蛋白血症 (1)贫血是术后 SSI的危险因素,但不建议择期手术的患者手术前通过输血纠正贫血,围术期输血可能增加SSI的风险。 (2)低蛋白血症是术后 SSI 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纠正低蛋白血症可降低SSI的风险。 10、追加抗菌药物时机 建议手术时长>3 h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2倍以上,应该追加一剂抗菌药物。成人术中出血量>1500 mL时是否应当加用抗菌药物尚缺乏相关证据。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手术时间超过 2 倍抗菌药物半衰期、开放手术>3 h、预估出血量成人>1500 mL、儿童>25 mL/kg、特殊情况抗菌药物半衰期缩短(烧伤、高肾小球滤过率)等情况需给予重复剂量,追加时间是给予初始剂量后的3~4 h。 11、延长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时间 (1)在不同部位的Ⅰ类切口和Ⅱ类切口手术中,均推荐围术期单次给予预防性抗菌药物(包括术前给药和术中追加使用抗菌药物),不推荐在手术结束后延长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时间。 (2)在术区有留置引流管的情况下,不建议延长术后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时间。 12、患者宣教 不建议向患者提供有关如何识别及预防SSI的信息和建议。建议由有经验的医务人员观察识别是否存在SSI。 13、引流管拔除时机 推荐当患者引流趋于停止(引流管无明显出血或引流管血清分离)时尽早拔除引流管,可于手术当日或第2日拔除。延长引流管拔除时间可能会增加感染机会,但对伤口部位出血量无影响。 14、手术室空气滤网 推荐对空气处理机组、新风机组应定期检查,保持清洁。新风机组粗效滤网宜每2 d清洁1次;粗效过滤器宜1~2个月更换1次;中效过滤器宜每周检查,3个月更换1次;亚高效过滤器宜每年更换。若发现污染和堵塞及时更换。 15、手术室正压通气与环境表面清洁 (1)推荐手术室中保持正压通气(最低压力差为 2. 5 Pa,理想压力差为>8 Pa),手术中减少或避免手术室门打开,防止影响手术室气流和正压失效,阻止细菌菌落数增加,降低SSI的风险。 (2)推荐每日手术开始前对所有手术室表面进行清洁(推荐使用湿法清洁,顺序应遵照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到重度污染的原则,必要时结束后,使用消毒剂,至少于手术前 30 min 完成);每台手术应当对手术间物体表面和地面进行清洁与消毒,特别是污物桶、踏脚、键盘、门开关、凳子等部位加强消毒;推荐每日工作结束后,使用推荐的消毒清洁剂彻底清洁手术室;每周1次彻底清洁消毒手术室。 16、术中人员流动 建议在术中减少人员流动次数,可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概率。 17、医务人员手卫生 推荐实施外科手术的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以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 18、手术室医务人员健康状态 建议患有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宜参加手术。 19、佩戴双层手套 参考文献: (2)《中国围手术期感染预防与管理指南》解读.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3. |
|
来自: 新用户66639948 > 《抗菌药物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