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封老照片】 开水摊儿 1988

 涛儿—taoer 2023-06-28 发布于辽宁
《开水摊儿》拍摄于1988年冬。拍摄地点:河南省开封市淮河医院南门东侧。拍摄对象:出售开水的地摊儿。
淮河医院南门旁,有一个开水摊儿,数九寒天,向住院病人家属、向陪床人员,也向过往路人出售开水。小本儿生意,不温不火。
那时候,我家住在包府坑北街——照片背景上那栋楼的后面——距离这个小摊儿也就30多米,比淮河医院大门离它还要近,出门右拐就是。每天进进出出几乎都要经过这个小摊儿,不知哪一天,顺便就拍了这么一张照片。
图片
开水摊儿  郭建良摄影 1988
从照片上的影子看,太阳从东边低角度照射过来,正是一大早,小摊儿刚开张。
画面上,一个主,一个顾客。主是一位老妇人,顾客是一位中年男。两人面对面,各自坐在小板凳上。
以顾客为主体选择了这个拍摄角度,给主90%的背影,顾客90%的正面。与过肩镜头不同的是,这样的拍摄角度更便于交代人物关系,也更便于展开故事情节。
顾客双手捧着大碗,埋头喝着热水。双手捧碗的动作折射出当天气温的寒冷;主坐在高一点的座位上,静静地看着眼前的顾客,若有所思,天冷喝开水的人会多一点吗?那个'可怜身上衣正单”的卖炭翁,一直“心忧炭贱愿天寒',棉袄棉裤棉头巾的“开水妇”,应该也有相同的心愿吧,毕竟木炭和开水有着同样的取暖作用。
顾客旁边有一个小方桌,小方桌上三把暖水壶、三个搪瓷缸、一个小锅,桌下还有三个小盆儿。
最有特点的是小摊儿的小棚子,一块苫布从墙上斜铺下来,苫布的一角向外掀开就是个“门”。有了门,这小摊儿就该升级为小店儿了吧?如果是这样,就应该是一个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小店了。
35年后,我又到这个地方拍了一张照片。地摊儿不见了,小店有了统一的门头,开水摊儿的位置已经是一个副食批发零售店了。当年的开水,现在的副食,都是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生意。
图片
当年开水摊儿的位置如今是副食批发零售店   郭建良摄影 2023
有水果摊儿、蔬菜摊儿、小吃摊儿……还有开水摊儿?现在的年轻人听着都新鲜。
可在当年,开水,那也是正儿八经的经营项目。卖开水,那也是正经八百的一门生意,尤其是开在医院、车站这样的窗口单位附近,服务外地客,方便穷苦人,有它的存在价值。
当年,公共厕所都收钱,您能信?天安门广场东北角劳动人民文化宫大门东侧那个公厕,当年就5毛一“5毛”啊,这在当年可是不便宜,大多数人的工资也才几十块。我就在那个公厕“5毛”了不知多次。当然,广场西北角中山公园门西也有这样一个公厕,也“5毛”,我只去过一次,因为远,那时候我们单位的驻京办在美术馆后街,去广场都是走王府井大街的。
有一阵子全国各城市公厕都收费,统一价格好像都是“5毛”。“5毛”,一度成为上公厕的特指。5毛,这收费的确不低,但,这个钱,您再心疼也不能不花不是吗。
现在,人们有钱了,不在乎“5毛”了,公厕也都免费了。开水摊儿不见了。还是那句话:按下快门记录的就是历史。
当年开封开水摊儿的兴起,大概是受到北京大碗茶的启发吧。
北京大碗茶,前门一带卖得那叫一个红火。五分钱一碗,上一趟公厕的钱可以喝十碗,我就喝了好多次。只是那大碗,你用我用他用,茶迹斑斑,看着不爽。
不过,对穷人还说,解渴是最实在的,也就不大在乎那大碗的样子了。就像《开水摊儿》照片上那位“皮帽男”顾客那样,双手捧着大碗,闭着眼睛喝就是了。
人家北京的大碗茶做大了,还有一首歌“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更是唱到了大江南北;开封的开水摊儿,早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那时候,城管好像还在孕育之中,没有上岗。
淮河医院故事多,淮河医院门口故事也不少,本号将陆续刊发淮河医院门口有故事的照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