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访上海古迹,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汇总

 新用户33836C5M 2023-06-28 发布于北京

      上海市一共有4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在市区就集中了21家。上海国保多数都是近代的建筑,修建于清末民国时期,很多古建筑今天依然都在使用,上海国保中也可以说是红色的摇篮。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仅到访一部分,总结如下,仅供朋友们参考。

【一大会议旧址】这里曾经是法租界,在这里召开了一大会议,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这里开辟成展览馆,免费对外开放。来到这里的年轻人特别多。

【二大会址旧址】现在里面有展览,但是有时间限制,想进去参观的话,安排好时间。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现在里面应该是一个活动室。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现在这里不对外开放。

【四行仓库抗战旧址】一部电影《八百》,让这里一下子成为上海最著名的网红打卡地之一。当年为什么会选择在这里呢?它是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层大厦,占地0.3公顷,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屋宽64米,深54米,高25米。这座仓库创建于1931年,为当时闸北一带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筑物。它原是大陆银行北四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及盐业银行)联合仓库,原来这里曾经是银行的仓库,(不知道是不是金库),当然修建的肯定要比一般建筑坚固。而且前面还有一条河。所以这里才是最好的防守阵地。

【国际饭店】上海国际饭店于1934年落成,大楼24层,其中地下2层,地面以上高83.8m,钢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楼板,它是当时全国也是当时亚洲最高的建筑物,并在上海一直保持高度的最高纪录达半个世纪。现在是国保单位,选择这里是4星级酒店。

【上海邮政总局】大楼始建于1924年,造价为320万银元。由当时沪上著名的英商思九生洋行负责设计,本埠知名的余洪记营造厂负责营建。大楼拥有号称"远东第一大厅"的邮政营业厅,气势雄伟,现在是上海邮政博物馆

【上海工部局载牲场旧址】1931年工部局购买了十八亩土地并全额出资兴建,著名英国设计师设计,中国当时的知名建筑营造商建造,至1933年冬竣工,全部投资约为银元三百九十三万二千余元。当时每天可以宰杀300头牛、500头羊、100头牛犊和300头猪。本场建筑面积约3.17万平方米。共四层,全部采用英国进口的混凝土结构,墙体厚50厘米,两层墙壁中间采用中空形式。现在这里是一座商场。

【马勒别墅】马勒英国的犹太人,大商人在中国发迹。1926年的上海,生活在上海的一个英国小女孩做了一个非常神奇的梦,在梦中,她梦到自己拥有一座"安徒生童话般的城堡";于是小女孩的爸爸--爱立克·马勒决定按照女儿梦中的情景建造一幢住宅,这幢住宅,不仅有女儿的梦,也要纪念自己早年的冒险生活。于是,他请来了设计师,在陕西南路30号设计了这座有着北欧建筑风情的城堡式别墅,并投入巨资,于1936年完成。别墅刚建成后不久,就遇上了抗日战争,马勒一家也离开了这个梦中的城堡。1941年日本人进入租界后,马勒一家被赶往集中营,别墅成了日军的俱乐部。抗战胜利后,这里又成了国民党的一处机关。1949年后马勒别墅成为共青团上海市委办公场所。现在这里是高档预约式酒店,不对外开放。

【外滩百老汇大厦】大厦占地面积5225平方米,建筑面积24596平方米,楼高76.7米,坐北朝南,平面呈 X 形,双层铝钢框架结构,22层,解放前是上海仅次于国际饭店的最高建筑。建筑体型呈八字形,既可使四翼的房间获得较好的朝向又可以提高建筑容积率。大厦于1930年夏季开始动工兴建,投资500万两银子,1934年春季竣工,由英国建筑师法雷瑞设计,为英商投资所建,当年因在百老汇路顶端,故名百老汇大厦。副楼又名"浦江饭店"。

【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创办于1896年的南洋公学,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在120余年的历程中,有16座早期优秀历史建筑基本得以完整保留,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门口用身份证登记,可以入园。

【圣三一基督教堂】1869年建成,耗银7万两。圣三一堂仍以新哥特式为主体设计,但其设计亦体现了多种建筑风格的融合。1893年,在圣三一堂的左侧,又增建了钟楼,圣三一堂的钟楼曾经长期是上海的制高点和最醒目的地标,如今大门紧锁,不对外开放。可以隔着铁栅栏门看看。

【徐家汇天主教堂】是中国著名的天主教堂,为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正式的名称为"圣依纳爵堂",堂侧有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府,修女院,建筑风格为中世纪哥特式光绪三十年(1904年)动土兴建,1910年9月大堂落成。整幢建筑高五层,砖木结构。法国中世纪样式,大堂顶部两侧是哥德式钟楼,尖顶。高50米。徐家汇教堂很是大气,周边环境很好,很多游人都来这里拍照,里面的人员也很友善。来上海,非常值得推荐的地方。

【徐光启墓】明代大科学家徐光启,上过教科书的徐大人,他的的墓地,今天依然还在,现在这里是一处开放式公园,周围都是高楼大厦。

隐藏在上海闹市中的明代名人大墓——徐光启墓

【鲁迅墓】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遗体遗体葬于万国公墓东侧 F区,1956年,鲁迅墓迁置于虹口公园(即今鲁迅公园)内。一直以为鲁迅生活工作在北京,没有想到鲁迅先生最后葬在了上海。鲁迅墓在鲁迅公园内,是一座开放式公园,环境清幽。

     这就是本人整理出的上海核心区的10几处文物古迹,多数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仅供朋友们参考,或许对您寻古的路上有所帮助。上海剩下的国保,对机会下次再去吧!争取早日补齐。

     核心区寻古还是骑共享单车方便,锻炼身体,效率高。

 作者:大槐树,70后,北京人, 热爱文物古迹,四处奔走,记录古迹;四海漫游,把旅游中的景物,推介给大家;希望用自己的力量,记录更多的历史,传承更多文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