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举债119亿豪赌沃尔沃!13年过去, 吉利“蛇吞象”收购赚了多少?

 老司机侃侃车 2023-06-29 发布于安徽

前不久,吉利汽车再次出手,进一步增持英国超豪华品牌阿斯顿·马丁,出资约2.34亿英镑(约合20.43亿元),超越梅赛德斯-奔驰,成为第三大股东。

这也意味着,在全球汽车版图上,李书福再落一子。对业内有汽车疯子之称的李书福,阿斯顿·马丁也只是其中一块小拼板。他的代表作或者说成名作,还是收购沃尔沃。

2010年,吉利上演了堪称“蛇吞象”的交易,吉利控股出资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100%股权。这笔收购,在当时并不被看好。

原因有几点,第一点,当时的吉利太过弱小了。2010年,吉利营收不过200亿元,汽车销量仅33.5万辆。而沃尔沃已经是享誉全球的汽车品牌了,在1959年发明了三点式安全带,在1972年,发明了首创后向式儿童安全座椅,2013年,发布了全球首款行人安全气囊的车型。沃尔沃在2007年营收是106亿美元,是沃尔沃的4-5倍。

第二点就是吉利没钱,2008年时,吉利汽车的净利润是8.8亿。2009年净利润刚超过10亿,这得攒多少年的钱,才能收购沃尔沃啊?

第三点是因为,很多人都觉得,吉利盘不活沃尔沃,因为全球汽车巨头福特,当时也对沃尔沃无能为力,沃尔沃2009年全年销量33.4万辆,同比降幅10.6%,再次刷新了沃尔沃近十年销量的新低。但是当时李书福,斩钉截铁地对媒体表示“不能说福特搞不好,吉利就搞不好,美国人搞不好,中国人也搞不好,这个不一定。”

当时的美国遭遇经济危机,福特2008年全年亏损为146亿美元,2009年亏损额超过140亿美元,而沃尔沃作为福特的子品牌,2009年的亏损额度达到9.34亿美元。福特急于甩掉沃尔沃这个包袱,因此,比较迫切地想要出售沃尔沃。这也让吉利捡了漏,1999年,福特为并购沃尔沃支付了64.5亿美元。而吉利只需18亿美元就可将其收入囊中,是一桩接近2.8折的买卖。就算将后续发展的资金9亿美元也算上,也是捡了个大便宜。

但是问题是,钱从哪里来呢?根据当时吉利集团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尹大庆的表述,收购沃尔沃的价格为18亿美元,加上后续发展需要的流动资金,共需要27亿美元资金。其中一半来自于国内,另外一半则是国外的资金。“国内的资金中,50%以上是吉利的自有资金。”

简单算笔账,27亿美元之中,25%来自吉利所有,其他都来自于举债,而2010年1美元兑换6.622元人民币,算下来,吉利举债了119亿元,来收购沃尔沃。

这一次收购,在当时备受争议,很多人嘲讽是蛇吞象,癞蛤蟆吃天鹅肉,穷小子娶白富美,但是没想到,这次收购让李书福一战成名。李书福抛出“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的路线,使在福特手里陷入泥潭的沃尔沃扭亏为盈,同时也给吉利带来了技术和品牌效应。

算算金钱账,2019年全年营收达到2,741亿瑞典克朗(约1,96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5%;全年营业利润为143亿瑞典克朗(约102亿人民币)。2021年沃尔沃顺利在纳斯达克斯德哥尔摩交易所敲锣上市,每股53瑞典克朗的发行价格让沃尔沃筹集到了大约180亿美元的资金,相比当年18亿美元的投入增长了近10倍。

而更重要的是沃尔沃给吉利带来的技术资产,以及让吉利迈向高端品牌的助力。

2013年,吉利与沃尔沃共同组建了中欧技术中心(CEVT)、CMA、PMA架构;2014年吉利汽车换标,推出三大整车平台和五大车系,即FE平台(帝豪系列、远景系列)、KC平台(博瑞系列)和CMA平台(领克)。肉眼可见的是,在收购沃尔沃之后,吉利的车造的越来越好了,领克等车型,在安全性方面和沃尔沃一脉相承,而吉利品牌的车型,连底盘质感也和沃尔沃有了几分相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