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民间俗称“打膈”,以其呃呃连声,复由胃气上逆而作,是以丹溪名之为呃。明宋以后,统称呃逆。此病多类似于现代医学所言之膈肌痉挛者。呃逆既能并发于多种疾病之中,尤可以主证见于临床。诊疗中笔者每遇此证,常以仲景大师之经方——旋复代赭汤合橘皮竹茹汤化裁而治,获效甚验。兹于介绍,祈望同道赐教。 基本方组成 旋复花20克(布包)、代赭石30克、陈皮15克、姜竹茹15克、半夏10克、党参15克、灸甘草6克、大枣4枚、茯苓15克、柿蒂12克,水煎服,每日1剂,3日为一疗程。 加减:偏寒者加丁香、干姜;偏热者加黄连、芦根,去半夏、党参;阴虚者加生地、麦冬、石斛、白芍、去半夏;气虚者加黄芪,甚者党参易人参另炖冲服;痰湿重者加苍术、苡仁,去柿蒂。 病案例举 【例1】刘××、男、42岁,公司员工,2018年4月5日初诊。患者暴发呃逆,逐日加剧4天。其呃声高亢,呃频身动,卧则床震,难以入眠安寝。曾服西药解痉及镇静剂而无效。患者素无所苦,症发前曾出差外地,有感寒热与饮食不调。诊见舌之苔质正常,脉象弦缓。 诊断:呃逆(气逆型) 治法:治宜降逆平呃,和胃调中。 处方:旋复花15克(布包)、代赭石20克、陈皮12克、姜竹茹12克、半夏10克、沉香6克、灸甘草3克、茯苓13克、柿蒂10克,水煎服,每日1剂。3剂服后,呃逆大减,再续3剂而呃止,安眠达旦,数年未见复发。 【例2】王××,男、48岁,工人。2019年6月16日初诊,患者呃逆三月,服西药未见效,呃则仰息伸颈,声音洪亮。患者素体壮实,喜嗜辛辣;症兼口苦而臭,渴喜凉饮,心烦性急,小便色黄而短,大便干结£»舌红苔黄欠润,脉弦而稍数。 诊断:呃逆(胃热型) 治法:治宜清热和胃、降呃止逆。 处方:旋复花15克(布包)、代赭石20克、陈皮12克、姜竹茹12克、黄连6克、沉香6克、灸甘草3克、茯苓13克、柿蒂10克、芦根20克,水煎服,每日1剂。嘱其禁食辛辣之品,以清淡为宜,服药3剂后症减大半,患者二诊时,上方去黄连,加沙参20克、麦冬15克。服药5剂后,呃逆已止,诸症悉除。 【例3】黄××,女,55岁,退体工人。2021年9月20日初诊,患者呃逆半年,原有慢性浅表性胃炎史多年。近来呃逆转重,伴口干喜饮、胃脘偶有灼热隐痛感,心烦失眠、双目干涩,小便短黄,大便干结,消瘦面容,舌质红少苔欠润,根部微黄,脉象细数无力。 诊断:呃逆(胃阴不是型) 治法:治宜养阴和胃、降逆止呃。 处方:旋复花20克(布包)、代赭石30克、陈皮15克、姜竹茹15克、沙参12克、生地15克、石斛12克、白芍12克、灸甘草6克、大枣3枚、茯苓15克、柿蒂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嘱其进清淡而易消化之食物,3剂后呃逆消除,二诊时,诸症均减,仍按上方再服7剂,诸恙悉除。 【例4】邱××,女,61岁,家庭妇女。2022年3月10日初诊,患者呃逆年余,兼有胃纳欠佳,时觉上腹嘈杂,另伴头晕失眠,少气懒言,心悸乏力,劳则为甚,往有钩虫病史(已驱)。患者慢性萎黄病容,舌质淡嫩,苔薄润,脉细缓无力。 诊断:呃逆(气血两虚型) 治法:治宜补益气血、降逆平呃。 处方:旋复花15克(布包)、代赭石20克、黄芪30克、当归12克、陈皮12克、姜竹茹12克、黄连6克、沉香6克、灸甘草3克、茯苓13克、柿蒂10克、芦根20克,水煎服,每日1剂。患者服药3剂后,呃逆、精力均有好转,嘱再服3剂。二诊时,呃逆已止,仅觉劳动后气短乏力,嘱其加服中成药归脾丸3瓶,照说明服,调补月余而愈。 方析:方中旋复花质地虽轻,而其性善降。先哲有“诸花主升、唯独旋复花主降”之明训;代赭石质重镇逆,近贤张锡钝称谓“降胃之药,实以赭石为最效。” 二味相伍,降气力专功宏,是乃仲师煞费苦心所得之验。陈皮、半夏辛温,擅长理气降逆、燥湿化痰,尤陈皮芳香,善入脾胃而调中焦;竹茹甘寒,长于清热止呃,加用姜汁炒,更增止呃之效;参、苓、草、枣味甘、补益中洲,务使中焦气旺,纳运正常,升降协调。增入涩平之柿蒂,以其向为治呃之要药。诸药配伍,共奏和胃调中,降逆止呃之功。 体 会 盖胃乃传化之腑,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其生理特性喜润而恶燥,以通降下行为顺。若失和降,则胃气上逆,动膈而生呃逆。旋复代赭汤和橘皮竹茹汤均系东汉医圣仲景所创。 前者偏湿,后者偏凉,两方相伍,其性平和,而降逆和胃之功相得益彰。 此乃正如清代名医陈修园在其《医学从众录》中经验之谈:“呃逆皆是寒热错乱,二气相搏使然,故亦多用寒热相兼之剂。” 病例1正值壮年,呃逆猝发,暴病多实,勿需参枣之甘壅补塞,故在基本方中除之而药到病除。 例2素体壮实,过嗜辛辣,日久生热,火热内扰,令胃气不降,上逆而发呃逆,则于基本方中去温燥之半夏,又因“气有余便是火”,做再去甘温益气之参枣,加苦寒之黄连直折其火势;,增甘寒之芦根,既能清胃之热,复能养胃之阴而止呃逆。方证吻合故药无不应。另嘱其禁食辛辣,亦是杜绝生热之源。 例3素有胃疾、病久胃阴受损,阴虚则生内热,故去温燥劫阴之半夏,增大甘寒养阴之沙参,生地、麦冬、石斛,又加味酸之白芍,意取酸甘化阴之意。历经缓治、终以获愈。 例4为年逾花甲之老媪、久病体弱,呃证为标,气血双亏为本,始以基本方治标为主,又增当归补血汤治其本,标本兼顾,待标症蠲除,专以归脾丸补益气血,月余调治,痼疾根除,理所当然。 仲景所著之《伤寒杂病论》,为医林之渊薮,后学之津梁,所制之经方,乃医方之精粹,立方之圭臬。上述例证,亦足见经方治呃,委实无可厚非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