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李白,我们想到的是风神俊逸、浪漫狂放、风流才子这些词汇;提到杜甫,我们想到的是老成持重、忧国忧民、眉头深蹙等词汇。 杜甫的诗一般写大历史、大情怀,因而他的诗被称作“诗史”;他很少提及小情怀,包括与妻子的儿女情长,你很难看到他的情诗。 他的诗文中也极少描写妻子杨氏的美貌,他写妻子多写"老妻"或"瘦妻"。但他的诗《月夜》却唯一的一次写到了妻子的美貌,突破了他的实在情怀。 当时正值唐末动荡时期,安史之乱,长安落陷,玄宗逃蜀,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一家逃至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 在安顿好妻儿后,忧国忧民的杜甫从鄜州追随肃宗去了,但在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而押至长安。此首《月夜》便是杜甫被囚长安望月思家而作。 月亮在文人的眼中,都有故乡或家的意象。《月夜》杜甫借月抒离情,却不是一般的夫妻离别之情。 杜甫的字里行间体现了那个时代战乱导致的民不聊生的特性。他把与妻儿的离别愁绪以及对国家的战乱之痛溶于一体,对月忧思,对月伤怀,再把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杜甫离开鄜州去追随唐肃宗 01、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今夜鄜州月亮,一定同长安的一样清圆,遥想闺中妻子,现在只能独自欣赏了。"今夜"与"独看"联想到昔日夫妻应该有"同看"的过往,并寄寓了心中向往的"同看"。 安史之乱前杜甫与妻子杨氏曾有一段贫困交迫、共赏长安月的时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安史之乱导致长安沦陷后,杜甫一家逃难到了羌村,因此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就成了不胜心酸、百感交集的境地。 如今自己身陷乱军,只有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了。想到妻子的凄清、独寂,不免悲从中来,愁苦万千,不知何时才能与妻子团聚。 杜甫这里寄寓了对妻子的无比怜惜,可见他们夫妻二人的感情相当真挚和深厚。 鄜州月 02、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可怜“我”幼小的儿女们,怎么懂得母亲思念父亲的心酸呢? 儿女们年龄尚小、天真幼稚,必定会增加妻子的负担。那时妻子杨氏身边还有两子两女,需要妻子照顾,他慨叹自己不在妻子身边,不能为她分忧。 "怜"字饱含深情,感人至深,小儿女们并不懂得如何"忆"他们的父亲,但是身在异地的杜甫不能不念啊,由孩子的"不念"到杜甫的"想念",更增添此诗的悲凉气氛。 杜甫这人虽然现实、实在,但除了对国家忠诚,他还是极度恋家、顾家的,常深爱自己的妻子。所以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更是思念至深、满怀愁绪了。 长安月 03、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香染的雾气打湿了你的鬓发,明月的清辉使你的玉臂生寒。 谁说我们现实主义的大诗人不解风情、不懂浪漫呢?杜甫此联就写得极美,写尽了杜甫的深情。 语句无比细腻,颠覆了平常我们对杜甫的认知。实为千古佳句,我们也常用它来形容女子冰清玉洁之美。 杜甫赞美自己的妻子,这里当然也是杜甫的想象,想象着妻子杨氏雾湿云寰、玉臂生寒,相当凄美。 想象着他的妻子有着白雾一样浓密的云鬟,有着白玉一样光洁的胳膊,伫立凝望月亮,思念着远方的丈夫,此情此景下,妻子多么清丽柔美,多么令人神往。 杜甫妻子-杨氏看鄜州月
随即杜甫又想到现实情况,人在两地、各看月亮、各有想念、均有泪痕,难免忧心如焚、难以成寐。但这又燃起了杜甫想结束现状、回到家人身边的渴望。 杜甫是现实主义派的,极少写妻子美貌,多以"瘦妻"、"老妻"代之。但如今两地各赏清月,让极度恋家又深爱妻子的杜甫,对妻子产生了无比的疼惜。 杜甫曾写"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年战乱,一家四处逃难奔波,妻子为家庭为子女而日渐劳累衰老、容颜憔悴。 但在杜甫的心里心疼自己的妻子,认为此时的妻子是清丽迷人、冰清玉清的,这应该就是情之所至,而一往情深吧。 杜甫看长安月 04、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我们何时能并肩坐在薄帷帐下,月光照耀你我尽把泪痕擦干。 杜甫这里就直言想要与妻子"同看"月亮了,这是他的向往。"双照"与首句的"独看"相呼应,是全诗的主旨,属一诗之眼。 而不是现在两人异地"独看"月亮:妻子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杜甫看长安之月而已鄜州了,两两异地相思了。 杜甫在这里是把"倚虚幌"、"双照"的希望,寄托在未知的未来,显得愈加的悲凉。 杜甫从对方设想的方式,从对方那里生发自己的感慨,从对方立场出场,体验颇深,新颖独特,也常为后世所运用。 全诗结构紧密,词旨婉切,描写细腻,又明白如话,情真意切,没有被律诗束缚的痕迹,实不愧为一篇佳作、大唐绝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