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丨舞钢】张蔚芝丨回婆家的路

 智泉流韵原创 2023-06-30 发布于河南

回婆家的路

作者/张蔚芝

我的婆家在湖南益阳的乡下,湘南偏西,属丘陵地带。老公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冶金部河南舞阳钢铁公司工作,在这里,我们相识、相爱并结婚。

1989年春节,老公带我第一次回婆家。三十多年前,觉得婆家可真远啊,回去一次可真难啊!春运期间一票难求,好在当时舞钢在漯河设有一个办事处,主要任务就是为出差或探亲的职工订购火车票。我们有幸订到了大年初一的火车票,是零点四十漯河至长沙的直快列车。

三十儿这天下午,我就和老公坐上了去漯河的长途车,客车东拐西拐到沿途各个站点儿拉人,一个小时才到舞阳县。那时通往漯河只有一条省道,还被大车碾得坑坑洼洼,积满了冰雪融化后的泥水,显得特别泥泞而漫长。总算挨到了漯河,我们在舞钢办事处取了火车票,然后来到一个休息室,这是一个有三间房那么大的房间,里面有十来张单人床、两个长条椅。凭工作证可以免费休息。半夜十二点,我和老公拖着行李前往漯河火车站,腊月的北风夹着细密的雪粒打在脸上,冰冷又刺疼。车站候车室满满都是人,且都带着超大的行李。

经过十一个小时的硬座,初一的中午十二点到了长沙,简单吃了点午饭,我们匆匆赶往长途客运站。坐上大客车三个多小时到益阳,换乘中巴车。车又挤,路又弯,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到了一个叫沧水铺的地方。我们又换乘小面包车,车更挤,路更弯,售票员似乎对晕车见惯不怪,上车时便每人发了一个塑料袋,用湖南普通话喊着:“晕车的要吐到袋子里嗑!” 我当时胆汁儿都要吐出来了。终于到了一个叫泥江口的小镇,我们还要换乘“摩的”,因为通往村里的路是沿着池塘、田边修的土路,只能容下两个轮子。大年初一的傍晚,我这个丑媳妇终于第一次见到了公婆。

第二次回婆家是1991年的春节。所不同的是这回多了两个“包袱”,一个是我八个月大的儿子,一个是装满奶瓶、奶粉、水壶、棉裤还有一塑料袋儿尿垫儿尿布的双肩包。到了舞阳县,长途客车停在路边,司机却不见了。售票员解释说因为乘客少司机不愿意跑,她也没办法,她给大家联系了别的车。十几个乘客都知道这是他们共同演的“双簧”,自己被“倒卖”了,但也无奈。我抱着儿子,老公拖着行李上了售票员指定的车。

在漯河办事处休息室,半夜十二点硬把熟睡的小家伙从热被窝里拎出来,老公怕冻着他,将儿子揣进他宽大的羽绒服里,只露出一个尖尖的小帽顶,那造型活像一只大袋鼠。“大袋鼠”揣着他的鼠崽儿在前面走着,拿行李的任务就自然落到我的身上,我背着双肩包、拉着两个拉杆儿箱紧随其后。为母则刚在我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候车室里前拥后挤,我没被挤丢,还神勇无比地连人带行李都挤上了火车。

虽然去湖南每次都会经历千辛万苦,但我们一家还是一直坚持赴湘过年。因为公公四十多岁才有了我老公,老公也只有一个姐姐,长我们十岁。回家过年是老公的心愿,更是公公婆婆的一年到头祈盼,作为儿媳我哪能不成全。

2005年我家买了轿车,从此便开启自驾回婆家的模式。大年三十儿的早上,不到六点我们一家三口就出发了。舞钢那时虽然还没有通高速,但市区道路已经修得有模有样,钢城路贯穿南北、湖滨大道横跨东西,我们开车一个半小时便到了漯河西高速路口。早饭是自带的面包和鸡蛋,午饭是在服务区吃的泡面。那时高速公路还实行分段收费,每过省界都要收一次费,有的桥梁还要单独收费,少不了排队、堵车,全程近千公里,湖南境内尚有200多公里没有贯通,要走国道。我和老公轮换着开,人休车不停,经过12个钟头的长途奔波,总算第一次吃上了婆家的年夜饭。

随着我国高速、高铁、桥梁、互联网等的飞速发展,全世界都对中国速度刮目相看。如今“一票难求”已成为过去式,在网上随时随地都可以订票,硬卧软卧、动车高铁、飞机航班都任你选择,你只需带着身份证就可以启程。但我们家还是一直选择开车回湖南,这样可以把河南的板栗、小磨油、铁棍山药、尚店牛肉等特产带回去,又将婆家亲戚们送的腊肉、土鸡蛋、冬笋片,甚至是活鸡活鸭带回来。去时后备箱满满的,回来时还是满满的。

我们开车回婆家的用时也一直在缩短:10小时、9小时、8小时、7小时……短短三十余年,我国高速公路从一无所有做到了世界第一。而我们河南的高速公路总里程在全国排名一直稳居前十,十四五期末,全省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1万公里以上,实现市市有环线,县县双高速的目标。“二十大”的召开,也给舞钢这个山城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如今舞钢也有了舞钢北、舞钢南、尹集、杨庄四个高速路口,舞钢公司优质钢板,银龙集团精品棉纱等,沿着条条高速公路运往祖国的四面八方。远近的游客也从不同的方向驱车来到舞钢,被二郎山、灯台架、湿地公园、音乐喷泉的美景所折服,舞钢的优质农副产品:香菇、山野菜、槐花蜜等也跟随着游客的足迹走出山门,享誉省内外。高速公路拉近了舞钢与外界的距离,让山城与全国的交通运输、物流快递经络相通,更与国家经济建设、规划发展血脉相连。

每次开车回婆家,相伴的无论是一路芳菲或是一路烟雨,都会让我内心生出一种充盈和满足。透过车窗我看到沿途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高楼林立、气派繁华;所经乡镇海棠山茶、次第花开,肉鲜鱼肥、蔬果满街。村庄的变化就拿我们舞钢说起,无论你从哪个路口上高速,都能感受到道路变宽变直了,村庄干净整洁了;先是平房变成了小二楼,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家建起了带院的小别墅;新农村建设更是让古朴的村庄脱胎换骨,白墙灰瓦、井然有序,如俏丽的村姑平添了几分书卷气,任你不爱都难。

疫情的缘故我已有三年没回婆家了。今年清明节,我和老公带着5岁的小孙子驾车赴湘,扫墓访亲。堂兄在他的新家用微信发来了“位置”,手机导航选出的最佳路线只有640公里。全程高速,ETC一路畅通,节假日还免收过路费。透过不断变换景致的车窗,我看到远处山顶上耸立着的一排排“大风车”,这是我国近年来创造的又一项世界第一——风力发电,让国人基本实现了用电自由。焦桐、随岳高速的连通使我们少绕了半个河南;荆岳大桥的落成,一桥飞越湘楚,大大缩短了回婆家的行程;“村村通”“户户通”的新农村建设,让我们可以将车直接开进堂兄的院子里。我们早饭喝完舞钢的菜豆腐脑,午饭就吃上了堂兄家的梅菜扣肉和剁椒鱼头了。

结婚30余年我回婆家25次之多,除了过年,还包括公公婆婆以及其他亲人生病、去世的探望和奔丧。正是这一次次的相聚和离别,让我懂得了亲情的珍贵和生命的易逝,也真切体会到国家发展给老百姓带来的便利与富足。

去吧!去见你想见的人,趁亲人还在、亲情未冷;去看你想看的景,趁风光正好、大路畅通!


作者介绍

张蔚芝,笔名:蔚子。原大型钢铁企业总工会干部,创作的小品、微电影等多次获得全国冶金系统文艺汇演、全国安全小品大赛、河北钢铁集团微电影大赛等一等奖。在省市级报刊、杂志、文学网站发表小说、散文、文学评论等20余篇。

特此声明





凡是作者投稿《智泉流韵》的各类文章都属原创首发,本刊严打剽窃,拒绝抄袭,文责自负。



主  办:  

   智泉流韵文化传媒

协  办       

平顶山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工作委员会;
平顶山市诗词楹联学会;

主创人员

总编辑:  郭进拴 

             王海水

顾    问:叶建华

主    编:李建设 

执行主编:郭方向

副 主 编: 郭向敏

责任编辑:张   瑞

               张婉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