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芒种,宜读陶渊明

 星河岁月 2023-07-01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图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说的就是从今天开始的芒种节气的景象。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等待农人收晒;水稻、夏玉米、夏大豆等夏播作物又需要紧接着立马抢种,为秋季的真正丰收打下基础;与此同时,梅雨即将来临,春玉米等春种作物还不能忘了追肥补水,防病治虫,加强管理。所谓“小满赶天,芒种赶刻”,“春种日,夏种时,过了芒种争回耧”,农事活动已经进入到一年中争分夺秒的阶段。
在这个紧张忙碌而又洋溢着欢乐与希望的时节,我们不禁回想起中国古代,有一位最勤于稼穑的文人,那就是陶渊明。
义熙元年八月,陶渊明毅然辞去彭泽令的职位,结束了他二十年左右的游宦生涯,远离了晋宋之际复杂混乱的政治局势,归隐田园,躬耕陇亩。他写下的那些充满生活意趣的五言诗,开创了专门描写农村、农夫和农耕的田园诗一派。
图片
[宋]李唐《归去来兮图》(局部)

乡间日常的点点滴滴,无不进入陶渊明的诗歌。他的家庭环境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他居住的乡野则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他有时野游,“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有时登高,“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有时酌酒,“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有时读书抚琴,“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他与邻里的关系极好,“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当然还有他亲自参与劳作的经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以及因疲倦而暂时小憩,“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他写平日遭遇的人、事、物,也写自己的内心,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皆令人感到惬意。
陶诗以平淡自然、率真质朴而形成独特韵味,每个字都是出于本心,一任天然,脱去了世俗熏染。元好问评价他“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辛弃疾则说陶渊明的作品“更无一字不清真”。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千古名句也反过来塑造了他清高悠闲的形象。他所追求的独立高尚的人格、自然顺化的状态与艺术化的生活,成为魏晋风流一抹独特的颜色,千载之下依旧被人仰望,“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
图片
[明]马轼、李在、夏芷《归去来兮图》(局部)

在说出“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之前,陶渊明曾长期在出仕和归隐之间摇摆不定,虽然胸怀“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抱负,却也时时按捺“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的冲动。他最终确实地回归了眷恋的山林,他笔下的田园生活如此恬美,如此简朴,如此愉悦,不仅使得他的情感与哲思自然流露,也构筑起中国人共同渴望归依的精神故乡。由于现实所迫,我们也许都有一个梦中的地方,但并不能真正前往,每当疲惫不堪的时候,不妨读一读陶渊明,以其诗为媒,畅想那和煦的阳光、金色的麦浪、温厚的手掌和微笑的面庞。
图片
《赵孟頫书归去来辞》

现代人都太忙碌了,仿佛陷在生活的“尘网”“樊笼”里挣脱不得。但日子只是一天天循环往复,滚滚向前,怎样度过的决定权还是在我们自己手中。古老的农业传统对光阴和时序是具备掌控感的,虽然难免出现不确定的天灾和意外影响收成,但农人在该播种的时候播种,在该耕耘的时候耕耘,在该收获的时候收获,想法坚定,目标明确。靖节先生归田之后,尽管生活安适,却也为韶华难再怅惘不已,感叹“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因此人的生活,不论是忙着学习,忙着工作,还是忙着思索,忙着行乐,总要知道在有限的时光里自己在做什么、将做什么,有斗志,有希望才好。
也祝愿明日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为自己的青春负责,在辛勤的劳作过后,都能迎来璀璨的收获。
图片

推荐阅读

袁行霈先生经典著作,近二十年来首次全面修订
图片
点书影进入当当购买本书
点此进入京东购买本书
《陶渊明集笺注(修订本)》(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袁行霈 撰

《陶渊明集笺注》收录陶渊明全部存世诗文辞赋作品,以毛氏汲古阁藏宋刻《陶渊明集》十卷本为底本,参校宋元诸本及总集、类书。笺注重于史实、本事、名物、地理、人物,并单列“析义”一项,于诗文作意,发隐抉微,为陶集注本中集成之作。书后并附诔传序跋、历代和陶诗及年谱简编、作品系年,诗文句索引等,以便读者查考。

本书出版二十年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喜爱,几经重印。此次修订再版,袁行霈先生对全书的文字进行了全面校订,并补充了若干案语。可以说,修订本是袁先生笺注陶渊明著作之定本。

陶渊明信手写出,便是宇宙间一等好诗
图片
点书影进入当当购买本书
点此进入京东购买本书
《陶渊明诗选》(中华古典文学选本丛书)
袁行霈 评注
本书对陶渊明全部现存的125首诗,进行了精当的注评,既斟酌史实,有理有据,又探索诗心,时出新见。

以兴发感动之心体悟陶渊明幽微深隐之苦心
图片
点书影进入当当购买本书
点此进入京东购买本书
《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附音频)》(迦陵说诗)
叶嘉莹 著

《饮酒》二十首和《拟古》九首是陶渊明非常重要的两组诗,其内涵极为丰富。《饮酒》二十首虽然以“酒”为题,而其意并不在于酒,其中更包含着陶渊明对仕隐出处、盛衰荣辱、历史现实等等人生重大问题的思索,真实地展现了陶渊明内心的矛盾和痛苦、挣扎和坚持。《拟古》九首的用意也不在模拟古人,而是借“拟古”之题以自抒怀抱,申述在晋宋之交的衰乱之世中自己的理想与持守,同样体现了陶渊明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切考量。叶嘉莹先生通过对这两组诗的精微讲解,知人论世,广征博引,着力剖析陶渊明遭逢世变的心路历程与人生选择,把陶渊明诗中幽微深隐之处一一阐明,成功地凸显了陶渊明高洁自守的品格和任真自得的境界。
图片
点书影进入当当购买本书
点此进入京东购买本书
《陶渊明的遗产》
张炜 著

《陶渊明的遗产》以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对现代和物质主义的反思、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为核心问题,受到读者和文学评论界的持续关注。在他看来,陶渊明不仅是中国文化上的独特精神符号,在此之下更隐藏着可以医治“现代病”的巨大能量。
《归去来:不一样的陶渊明》(即将出版)
顾农 著

陶渊明生前断断续续地当了多年小官,归隐之后也只是一位地方名流、社会贤达,文坛上也并没有太高的地位,他的诗风不符合当时的主流、时尚。但是后来地位越来越高,从“隐逸诗人之宗”,一变而为东晋之忠臣和遗民,一位传统政治道德的标兵。
本书作者以其深厚的学养、敏锐的眼光、缜密的论述、通俗的文笔、智慧的评论,在两卷十二章的篇幅里,以诗文补史,讲述陶渊明反复出仕、反复归隐的人生轨迹,分析其思想的庞杂性、委运任化的人生哲学,以期还原出“一个和旧说不同的人物”,一个生活在人间的切近历史真实的陶渊明。只有把陶渊明请下神坛,而自己则站起来平视这位大诗人,才能看清他的优异之处,才能真正读得懂他——热爱生活,视死如归。

图片

(统筹:一北;编辑:思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