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玉器的时代特征:(13)齐家文化玉器「三」

 芝润斋 2023-07-01 发布于江苏

齐家文化玉器从形制上,有明显的早晚之分。

早期玉器型质单一,多素面无纹,器型不规整。

器物平面器与壁、薄厚不均,部分玉壁外缘带有不明显的突棱。

晚期器型多样,无论大小均治作精细。

部分器物上出现了阴线雕琢、浅浮雕、圆雕及镶嵌绿松石等装饰。

嵌绿松石的玉器分两种:一种是嵌后打磨,使松石与玉面平齐。

镶嵌绿松石的齐家玉壁

一种是嵌后再将松石磨光,给人以浮雕的感觉。

齐家文化玉器在沁色方面有自己的特点:

一种是沁色明显,受沁后颜色主要呈现黑色、红色、褐色、黄白色。

另一种沁色是在玉质表面,有一层薄薄的褐黄色。

齐家文化玉器的沁色有水银沁、黄土沁、石灰沁、朱砂沁等沁色。

且单色沁多,多色沁少,沁色柔和美丽、过渡自然,沁色与玉质、埋藏的土质、环境等有关。

古玉界有“东土不如中土、中土不如西土”之说。

刘大同《古玉辩》中也有“玉入土者,性喜燥,不喜湿”,土湿则易烂,色亦暗淡无光。

齐家文化玉器大多地处西北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地下水位低。

干燥厚实的黄土,很好的保护了齐家文化玉器。

使其三四千年仍光泽沉稳,包浆饱满厚重,皮壳陈旧。

齐家文化玉器上艳丽多彩的美感,这是同时期其它文化玉器所不及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