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家沙”——美丽的误会

 书柜茶室 2023-07-02 发布于湖南

南京西路805号是“王家沙点心店”,这家上海著名的饮食店就是使用了原来的地名作为饮食店名称,也为留存历史地名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据称他家靠着八大金刚:汤圆、八宝饭、青团、小笼、馄饨、面、糕团、月饼撑起了自己的一方门面,而今这家点心店把分店已经开到了美食天堂香港。

从进来大门两侧摆满的摊位看,简直不亚于展销会,这么说吧,几乎没有一个人能空手走出王家沙。

但是,许多著作把地名“王家沙”写作“王家厍”,到底应该是“王家沙”还是“王家厍”呢?

“沙”与“厍”在吴方言中谐音,也均作为地名的通名使用。

滩涂与陆地相连,就会变成沿海滩地、陆地,沿海地区把这种土地或地方称之为“沙”。

苏东坡《自金山放船至焦山》诗:“云霾浪打人绝迹,时有沙户祈春蚕”,作者自注:“吴人谓水中可田者为沙”。

上海的市徽“沙船”,也是以能够穿梭于沙岛之间而得名的。

现在的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等以前也都被叫做崇明沙、长兴沙、横沙(不少当地老人依然这样称谓),现在的川沙在历史上就是“沙”。

“厍”是自然村落,“王家厍”的所指区域不会太小,大概指现在的南京西路和石门路附近的一大片区域。

“王家厍”的村落消失了,而“王家厍”地名则经常见于报端,使它成为上海的著名地名。

1945年,姚子初等人择址“王家厍”(今南京西路805号)开设点心店,出自商业目的,由于“厍”是冷僻字、方言用词,店家担心误念为“王家库”,或者人们不识这个“厍”而影响生意,又也许,店家自己也不知道这里叫做“王家厍”,写白字而误为“王家沙”。

“王家沙点心店”制作的蟹壳黄、两面黄、虾仁馄饨、生煎馒头闻名沪上,许多人就通过“王家沙点心店”知道这一带叫做“王家沙”了。理所当然,人们也一定认为“王家沙点心店”附近的南京西路石门路叫做“王家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