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背诗 | 忆人全在不言中

 谷山居士 2023-07-02 发布于上海

古诗词赏析

图片

看久了会写诗的

图片












答 外

宋·郭晖妻

碧纱窗下启椷封,

尺纸从头彻尾空。

应是仙郎怀别恨,

忆人全在不言中。












注释


1、郭晖妻,姓名不详。郭晖大约是北宋末南宋初人。生平不详。南宋初叶梦得《岩下放言》载郭晖妻诗一首。

2、外:古代妻子称丈夫为外子。答外,妻子寄答丈夫。相应的丈夫称妻子为“内子”。

3、椷(jiān):通“缄”,书信之意。

4、尺纸:这里指信函。

5、仙郎:指郭晖。


简析


据南宋叶梦得《岩下放言》记载,士人郭晖出行在外,写信问候其妻,却由于粗心,错封了一张白纸寄去,其妻得之,乃作此诗为答。不曾想这样一次阴差阳错的巧合,竟为其妻提供了一个展现其聪敏和慧心的机会,我们来看一下:

“碧纱窗下启椷封。”

碧纱窗下,一般用来形容居室的精致和典雅。比如苏轼“小轩窗,正梳妆”,这儿的小轩窗也一定罩着一层碧纱。那么这位妻子坐在碧纱窗下,优雅的打开丈夫寄来的书信,她的心中一定充满了期待,丈夫出行在外已经几个月了,旅途种种,心情如何,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失意和不顺心,都会一股脑儿和她分享的,然而故事的发展并没有按照我们预料的进行,发生了什么变故呢,接着往下看:

“尺纸从头彻尾空。”

了解了故事背景的我们知道,由于丈夫的粗心,错封了一张白纸寄来,然而碧纱窗下的佳人,那位妻子,又如何想到这中间的来由、曲折呢?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是,摊在她眼前的信函上,从头彻尾,从尾彻头,空空如也,一字皆无,她岂能不心头一凉,继之一惊,难道,莫非,丈夫变心了?不是有那么多“忍死待君三十载,归鞍驼得小妾回”的负心汉的故事广为流传吗?即便相期生死、凤求凰的司马相如不也欲纳茂陵女子为妾,气得卓文君高唱了一首“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的《白头吟》加以痛斥和谴责吗?——

不过,第六感觉,女人的第六感觉一般很准的,又告诉她,事情看起来并不像,但到底是什么呢,她又实在百思不解。这真是一个生死攸关的关头,处理得好,有可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处理不好,则会激化矛盾,难上加难。急中生智,大约“智”都是在“急”的情况下生出来的,这位妻子也为我们上演了一出急中生智的好戏:

“应是仙郎怀别恨,忆人全在不言中。”

那么这位妻子到底是怎么做的呢?她首先给她的“外子”,也即她的丈夫,灌了一罐蜜糖,将他称为“仙郎”,仙郎啊,天上才有的郎君,试想哪位丈夫,听了这等蜜语,不真的飘飘欲仙、欲痴欲醉呢?接着她设身处地,一切替丈夫着想,一切从丈夫出发,满怀蜜意的替丈夫解释道:

“大概是仙郎你,在长途出行中,心中满满的离别之恨,欲找人诉,想向人说,我却偏偏不在眼前,于是弄得没办法的你,寄来了这样一封白纸信,言外之意,对我的思念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为妻的我,又岂会不知,又岂能不解,仙郎啊,你安心出行吧,你的好我都会记得,我的好你也尽知晓,待月上长林、明星闪耀的时候,我就会来到你身边,陪伴你的梦,陪你一起走完剩下的旅程”——

想到这里,那位妻子释然了,我们读者也释然了,不过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假设那位丈夫,只是假设,真的有了外心,而不是粗心出错,那么这位妻子的这首诗信,能够挽回他们的爱情吗?

我个人以为是可以的。即便负心汉,当他们真的决定负心之时,内心也是脆弱的,也是动荡的,是可以争取的。这时候有一封如沐春风的信,饱蘸浓浓的爱意,发出爱情的进攻,顽石也会被融化的。毕竟人是感情动物,真正的顽石不是没有,但也绝不会太多。

是为诗解。

图片

解读者:岁月如歌,网名原上,古诗词爱好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