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基督遇难》就是可怕!别管为什么

 今日字条 2023-07-02 发布于广东

我带着6岁女儿去天空美术馆看展览,看了《马拉美小姐的扇子》,她自信心陡增,很想挑战一下马蒂斯→同样一幅画,为什么你画出来打0分,马蒂斯能卖上千万元?

而看到《当代基督遇难》时,她说觉得很可怕。我问为什么可怕?她说,画上有两只大眼睛一直在瞪着她看。

后来我觉得是我问得多余了,知道可怕就够了。非要问为什么,娃就只好胡诌一双眼睛出来了,反正我没看到那两只恐怖的大眼睛。

我只看到散乱的线条,以及线条下隐藏的狂暴的情绪,这种狂乱的确也是恐怖的。

《当代基督遇难的作者名叫埃米利奥·维多瓦,他所处的时代社会动荡,他的作品通过扭曲的方式,表达这种现状,画布是狂热的,而且充满暴力,看那些粗犷的线条,你能想象出他把画笔当成匕首,一刀一刀刺向了画布。

维多瓦出生于1919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百业凋零,命贱如草芥,他对人生、对世界都感到悲观而愤怒。于是,他开始用富有表现力的笔触和颜料,控诉着暴力带来的创伤。

维多瓦说:“每当我开始创作,我将不再担心绘画的轮廓、精确的光影角度,一切的一切都来源于我的内心,我只在乎内心镜像。”

维多瓦出生于威尼斯,父亲是个普通的工匠,两口子特别“多产”,生了七个儿子,维多瓦是“大娃”。

他并不像“大娃”那样力大无穷,从小就喜欢绘画,梦想着靠画画来养活自己。最开始,他从事绘画修复工作,就像海耶兹的叔叔给大侄子规划的那样……浪漫主义海耶兹:画浴女有温度,画接吻有力度

维多瓦还喜爱摄影,后来自学成才,成立了自己的绘画工作室。

Untitled

墨索里尼蹂躏意大利的时候,一些艺术家成立了米兰反法西斯艺术家协会,1942年左右,维多瓦加入协会,开始了抵抗法西斯的运动。

二战结束后,维多瓦与莫洛蒂在米兰合作发布了宣言《超越格尔尼卡》,《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的名作,这份宣言显示出他们要超越毕加索的野心。

1953年,他创作了《当代基督遇难》,就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他也没有直接描摹战争的残酷,而是把对战争暴力的控诉,凝结在一根根粗放不羁的线条里,乍一看,这幅画就像是用黑色、白色、红色随随便便涂抹的,毫无规则,没有秩序。但是在画面最下方,却能看到一个清晰的十字架,而那一抹红色正是基督受难时流的血。

维多瓦用笔极具破坏力,每一笔都像是一把暴力且愤怒的剑,在画布上刻印着集体性的创伤记忆。

Senza titolo (A L.L.P.)

维多瓦曾说:“我的作品不是创作,而是地震。”

除了艺术创作,维多瓦还积极参与艺术教育,曾在德国柏林的学术交流中心任教,也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夏季艺术学院和意大利威尼斯艺术学院传播过艺术理念及绘画技巧。

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维多瓦进行了各种艺术新尝试,创作材料包括钢轨、双面圆形面板和大型玻璃。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里,维多瓦对艺术的贡献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1996年荣获意大利共和国卡瓦利埃奖,1997年获得威尼斯双年展终身成就金狮奖。

维多瓦晚年在威尼斯美院任教,直到2006年10月25日在威尼斯去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