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刚继位55天的李显,到底说错了什么,就被武则天抓住把柄,从皇位上赶了下来?

 四季视野 2023-07-02 发布于山西

公元684年,刚继位55天的唐中宗李显,只因说错了一句话,就被居心叵测的武则天抓住了把柄,被从皇位上直接撵了下来。

唐中宗李显的一生,真的可以用过山车来形容,跌宕起伏、惊险刺激,玩的就是个心跳。他两次登基称帝,又两次被撵下了宝座,但两次的结果却大有不同,第一次好歹还有个庐陵王的虚名,第二次直接连小命都没有了。

按理说,李显跟皇帝宝座之间的距离,那是八竿子都打不着。他是李治和武则天的第三子,前面有两个哥哥李弘和李贤,可偏偏造化弄人,两位兄长都不争气,一死一废留下了个空档,愣是把皇帝的帽子砸在了他的头上。

人们常说:失去的不一定是福,但飞来的却一定是祸。这句话虽然不能说全对,但用在李显身上极为贴切。如果他只是个皇子,当个吃喝不愁享受荣华的逍遥王爷,还是不成问题的,可就是这个皇帝的帽子毁了他的一生。

李显最大的悲剧,就是有一个孱弱无能没有远见的父亲,有一个野心勃勃心肠狠辣的母亲,还有一个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妻子。

要不是李治色欲熏心,估计武则天这一辈子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她在尼姑庵那种环境里,整日焚香诵经敲木鱼,纵使有万般能耐又能做成什么事呢?

可是李治继位之后,有成群的后宫佳丽还不满足,偏偏又跟武则天腻歪到了一起,把好好的李唐江山给搅扰得不得安宁。

得势后的武则天,凭借狠毒的手段步步为营,很快就成了能够跟李治并驾齐驱的实力派。李治在病体孱弱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采取必要的手段来限制武则天手中的权力,但也为时已晚,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弥留之际的李治很无奈,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到了心腹重臣裴炎的身上,希望他竭尽全力辅佐李显,把李唐江山牢牢握在李姓一脉手里。

裴炎做事还是比较尽心的,可是李显偏偏烂泥扶不上墙,自己没脑子也就算了,还依着皇后韦氏的计策瞎搞。结果,他的举动寒了辅佐大臣的心,被武则天逮着个由头从皇位上撵了下来。


李治病逝之后,武则天当时就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命李显全权负责父亲的大丧事宜,对继位之事黑不提白不提。

混迹官场多年的裴炎,也是个心细如发八面玲珑的老江湖,一眼就看出了武则天的小九九。他当即就带领文武冒死觐见,在武则天面前据理力争,硬是把李显推到了九五之尊的宝座之上。

武则天虽然不情愿,但又对此毫无办法,毕竟自己登基称帝的条件还不成熟,只能眼睁睁看着儿子荣登大宝。

可是李显即位之后做的事情,却很让大臣们心寒,看不清局势、拎不清轻重。他不是想办法笼络朝臣,尽快稳固自己的帝位,而是听着韦后的话大肆提拔外戚,甚至想让老丈人韦玄贞一步登天,直接跳到宰相的位置上。

韦玄贞本来就是个地方小官,李显登基之后一下跳到了刺史的位置上,这件事本来在朝中的非议就比较大。但还没过两个月,李显又要再次加恩,想把他调入中枢担任侍中一职。

侍中可是位极人臣的宰相之位,多少忠直良臣为国家奉献一生,都未必能晋升到这个位置上。其他朝臣还没开口,裴炎倒是先坐不住了,耐着性子劝李显,不能这样做,韦玄贞擢升的太快,朝臣们心里不服是要捅大篓子的。

面对裴炎的逆耳之言,李显竟勃然大怒,甚至咆哮道:“朕是天下之主,就是要把整个天下给他又能怎样?何况只是一个官职而已,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什么叫祸从口出?

李显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他说的没错,皇帝的确是天下之主,别说任命个宰相,就是杀个宰相也不是问题。可是有些话,心里明白嘴上却不能明说,说出来可就惹祸了。

可能李显当了皇帝之后也是飘了,忘了身后还有个虎视眈眈的武则天,正在等着把他撵下台的把柄呢。

武则天听了这句话差点笑出声来,连夜召集心腹开了个小会,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当着文武群臣的面直接就把李显给废了。她给李显安的罪名也很明确:要与外人分享李氏江山,这是十恶不赦的灭祖大罪!

李显被废的时候,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吱声,甚至连裴炎都没有说话,皇帝当到这份上也真是够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