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先生的画风格独特,技法高于常人,树法也不例外。 1、树木组合重在取势,给人以新奇感。 ![]() ![]() 一组中总有一棵树是倾斜的。疏密有致,动态明显。 ![]() 普通人画树从写生而来,没有经过加工,缺少倾斜、穿插。 ![]() 中间一棵树向左倾斜 图中倾斜的树一是为了呼应,二是为了增加回势(整幅画的势向右)。 ![]() 向右倾斜的树增加回势 ![]() 倾斜产生呼应 ![]() 树的横斜柔美,与塔的笔直高耸形成对比。 ![]() 三棵树向两边散开,成为骨架撑起半幅画。 ![]() 独木成势,实中有虚 ![]() 二树成势,高矮、曲直对比 2、映衬、掩映,变化多端。 ![]() 前面一组树与后面的树相互掩映成为整体,使房子有藏有露,更含蓄。 ![]() 树木掩映水口 ![]() 树木掩映亭子 ![]() 一棵主树 主次树结合映衬房屋,使画面更整体。 ![]() 主次树映衬江岸 ![]() 浓淡疏密、形状各异的树木点子,使江岸更有韵味。 3、点叶繁密而浑厚,简约而丰富。 黄宾虹的树木除少数繁复外,大多作简约处理,中、远景甚至处理成横线或竖线。 ![]() 松针繁密,浓淡相衬,层次丰富 ![]() 松针繁中有简,秀美多姿 ![]() 松干用笔厚重有力,松针简约 ![]() 出枝、点叶十分简约,不愧大师手笔 ![]() 竖点成树 4、点线擦染兼施,浑厚耐看。 ![]() 点线染结合,笔墨浑厚,耐人寻味 ![]() 横线加点、擦表现远树。 ![]() 松针加点后更丰富 ![]() 点线加破墨 破墨加染墨韵生动,树木更显厚重。 ![]() 颜色加染,色墨交融。 ![]() 点线结合,简约疏朗 5、率性随意,宁拙毋巧。 有的树枝不是笔笔送到,而是轻松随意,有的树干故意画得不到位。 ![]() ![]() 左边树枝分叉处,不留空处 凭黄宾虹先生的功力,画双勾树留出分叉的空处轻而易举。 大师这么处理,应该是为了追求随性自然、大巧若拙的效果。 6、超越流俗,表现残缺美。 普通人喜欢把树画得很完美,大师通过残缺表现更高级的美。残缺之美别有魅力,正如断臂的维纳斯。 ![]() 主干上直接点叶 ![]() 枝干以残缺为美 ![]() 左树主干上生小枝,右树大枝上点叶 大师敢于打破陈规,自创新格。 普通人不但不敢画,而且不能接受。 这就是大师的境界、修养与普通人的区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