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术杂谈(一)——哑金

 传扬国学 2023-07-03 发布于广东

古代人迷信,所以算命相面的人很受欢迎,有人专门以此为业谋生糊口。但是没有人自称自己是算命相面的,江湖上有一套专门的术语,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江湖黑话,他们把各种算卦相面的行当称为“金点”。

比如有两个江湖艺人在路上遇见了,一个人问另外一个人:“你是做什么买卖的?”那人回答:“我是做金点的。”你就要明白他是位算卦先生。同样是算卦相面的,里面的种类行当却有很多,诸如“哑金”、“嘴子金”(用鸟儿叼幅子)、“戗金”(也就是相面)、“袋子金”、“老周儿”等等不一而足。本系列相术杂谈就为您一一介绍这其中的门道,本文先为您介绍其中的“哑金”。

文章图片1

所谓“哑金”就是不说话,算卦的先生会说话,但是故意装成哑巴,通常在庙会等人多的地方,划一块地方摆摊儿。摊子上放一个玻璃框,里面写着“哑相”两个字,或者是“揣骨神相”之类。算卦的人往往盘腿坐在那里,静等客人主动上前。

游客好奇,上前观看,会看到地摊前写着一行话:“坐地不语,我非哑人。先写后问,概不哄人。父母双全,兄弟几位?妻室有无,有子无子,子嗣几位?”算卦的先生坐在这行字前,用手点指着这行字,让游人观看,却哑口不言。游人见到哑巴相面都会觉得新鲜,很多人都会围在那里看热闹,算卦的人的第一个目的就达到了。他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留住游客,然后才好想办法“拴马桩儿”,也就是用话留住你,让你走不了。

见游客多了起来,“哑金”的算卦先生还会在一块木板上写上“奉送手相”四个字,放在众人面前。同时算卦先生也会悄悄抬起头来在游客中“把点儿”,寻找中人群中有哪些像是有钱的,可以花钱算卦的。这是一门技术,要从众多游客的面貌中看出他的家世如何,财富有无来,这用行话叫作“把现簧儿”。

文章图片2

“把现簧儿”的诀窍在于仔细观察,一个人脸上的表情,无外乎写着“喜怒忧思悲恐惊”七个字。比如有一位游人在商行中做事,平素与同事伙伴相处不和,经常勾心斗角,便犹豫着是不是要辞去这事,另谋差事。因为心烦,想去庙会中散心,站在“哑金”摊前,算卦的人一看他面上的忧愁之色,心中就有了底了——已经把出了他的“簧头”。算卦先生会冲他示意,让他看“白送手相”四字,那人如果配合,就会伸出左手,算卦先生便提起笔来,在人的手掌中写上四个字:“二虎相争”,那人想着与同事不和,可不正应着“二虎相争”四字,脸上定然会露出神奇惊异之色。

算卦先生心领神会,知道自己的“簧头”对了,于是再接再厉,在木板上写话问他:“你可想相面?”那人会关心价格:“要花多少钱?”算卦先生写上“四角钱”,不等那人迟疑,他就从身下拿出一沓小纸片,每张纸片三寸长,一寸来宽。算卦先生把这沓纸片给那人看,上面是空白的,这个动作行话叫作“亮托”。算卦先生飞速在纸片上写几个字,写字的时候他遮挡得很严,不让人看到他写的是什么。

写完之后,算卦先生用手指着卦摊上写的“父母双全、父母不全”,让那人选择。那人说了答案:“我父母不全。”算卦先生就会把左手攥着的纸片亮出来给人看,众人会看到纸上果然写着“父母不全”,不由得大感神奇。然后算卦先生又在纸片上写上字,问那人“妻室有无?兄弟几位?子嗣几人?”结果都与纸片上所写的丝毫不差,会让周围的人惊诧莫名,纷纷赞叹不已。那人也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地掏出四角卦钱来付给算卦先生。

文章图片3

如果这时你也在人群中,看到眼前这一幕,也会钦佩算卦先生的神算,说不定还会上前去算上一卦。其实这些都是骗人的,秘密全在那沓小纸片上面。这些小纸片行话叫作“跟头幅子”,一共是四层,在各层纸上面预先写好了“父母双全、父母不全、兄弟几人、妻室有无”等字样。四层纸共八面,七面写着字,空白的那一面就是展现给人看,假装在上面写字的。所以写的时候一定不能让人看出来,这叫“护托”,到用的时候,手里的一束纸,按层翻着用,需要哪一层内容就拿出来给人看,自然会百算百中,灵验无比。

这种“哑金”的算卦方式,也叫语子金,因为江湖中将哑巴称作语子。做这行之前,一定要把手法练好,手里的“跟头幅子”要能像变魔术似的运用自如,最好是有像刘谦那样的技艺,那才能放心大胆地摆摊做生意。当然这一行也有风险,毕竟一束“跟头幅子”只有四面八层,所写的内容有限,问父母是否双全倒是不用担心露馅,可如果问兄弟几人,要是遇到家里有兄弟九个十个的,可就翻不出这样内容的一张了。

文章图片4

“哑金”这种生意,比较低级,难登大雅之堂,一般都是撂地儿,不能“安座子”,就是只能摆地摊,不能选一处房子,开设专门相面算卦的店面。在清末时,做这种生意的人还挺多,后来便逐渐落伍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