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毛主席视察大江南北,与杨成武会见时,看着眼前的大好河山,毛主席摸着自己的脑袋,幽默地说: “叶剑英在关键时刻立了大功,如果没有他,我们就没有这个。” 随后,他指了指面前的河山。接着说: “他救了我,救了党,也救了红军,救了我们这些人啊!” 杨成武一听,顿时就知道毛主席这是又想起了当年的往事。而细数之下,叶剑英竟然多次救毛主席于危难,仅在红军长征途中,叶剑英就三救毛主席。 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惊险?两位伟人之间的友谊到底有多深? 苏区结交、叶剑英“唯毛主席马首”叶剑英很早就参加革命,一开始时他走的是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道路。 自幼在外游历的他有着出乎常人的对时局的掌握能力,也让他在跟随民主革命不久就成为孙中山领导下的海军陆战队营长。 1922年,陈炯明叛变,指挥部队迫害孙中山。叶剑英得知后,率领陆战队与叛军作战,帮助孙中山脱险,因此受到器重。 后来孙中山创建黄埔军校,在其他开国元帅们还是学生的时候,叶剑英就已经担任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 那时候,叶剑英一门心思辅助孙中山,寄希望于孙中山可以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民主。 当时孙中山与我党创建者李大钊先生商议,进行第一次国共第一次合作。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叶剑英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当时叶剑英已经是革命革命军第一军总预备队指挥部参谋长,在当时国民党军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孙中山的突然离世,让本来和睦的国共关系降至冰点,蒋介石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更是宣布着两党第一次合作破碎。 面对抉择,叶剑英义无反顾选择了共产主义,在白色恐怖的背景下加入了我党。 此后,他参与协助南昌起义的举行,又在起义军撤离时劝阻张发奎部队,为起义军保留火种做出巨大贡献。 1928年冬,他被组织派往苏联进行学习,一直到1930年下半年才回国。而此时中央苏区正面临蒋介石的“围剿”行动。 久未踏足战场的叶剑英虽然学成归来,但并没有第一时间参与军事指挥。而当时党内军队领导主要就是项英与毛主席,叶剑英这位喝了洋墨水的人态度并不明确。 毛主席主张在诱敌深入、在巩固中发展;而项英则主张大撤退、大转移。 双方的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叶剑英这位总参谋长一时间也不知道应该支持谁。 可接下来,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第二次反“围剿”、第三次反“围剿”相继胜利,也让叶剑英见到了“只是读过《三国演义》的毛泽东”的军事实力。 在那之后,叶剑英就认识到毛主席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帅才,开始想方设法辅助毛主席带兵打仗。 而三救毛主席的故事,就发生在接下来的土地革命时期。 毛主席遇险、叶剑英三救毛主席时间来到1934年年底,此时因为博古、李德军事指导上的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撤离根据地,开始长征。 此时的叶剑英正担任总参四局局长一职,这个职位比起之前的总参谋长可谓芝麻绿豆官。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便是因为叶剑英支持毛主席。 而从1932年年底开始,中央就因为博古、李德、王明等的先后夺权,毛主席也“挨整”,叶剑英自然跟着下去。 不过叶剑英对自己的遭遇并不忧虑,在后来的回忆中,他说道: “革命事业还很长,我做什么都是为了革命,自然不会斤斤计较。” 但他也有“斤斤计较”的小心思,那就是希望毛主席尽快重掌中央,带领我党革命。而这个机会,终于在遵义会议来到。 遵义会议,让毛主席、周恩来重新执掌党中央,这让叶剑英非常激动,他知道,革命的前途是光明的。 但当时敌人就在后面追着,党中央和红军主力需要尽快撤离遵义。叶剑英奉命保护党中央,带着队伍在遵义附近与敌人兜圈子。 当中央行至土城附近时,突然有两个连的敌人冲了出来。叶剑英林伟不急,他一边指示警卫部队还击,一边让通讯队掩护党中央领导往山谷内撤离。 毛主席等人一路赶往山谷,不料这里也有敌人伏击,且毛主席等人已经进入敌人的射程。 跟随毛主席等人的只有卫生队,他们本就不擅长打仗,此时情况可谓危险万分。 危急关头,叶剑英从后面赶了过来,他带领着数十人占据制高点,将前冲的敌人打退,保障了毛主席等人的安危。 在叶剑英的带领下,红军战士顺利打退了敌人,毛主席化险为夷。在资料记载中,毛主席当时曾不失幽默地说道: “好险,叶司令及时赶到,不然我们可就要吃花生米了。” 毛主席的话,既突出了他临危不惧的大无畏精神,也表明了叶剑英的确对毛主席有“救命之恩”。 1935年3月10日,中革军委在苟坝附近召开成立军事指挥小组的会议,时任三军团参谋长的叶剑英也参加了会议。 原本一切顺利,但不知怎么敌人得知了会议场所,派遣飞机轰炸场所。 叶剑英远远就听到敌机轰鸣的声音,他来不及多想,高喊敌袭,之后拉着毛主席的手说: “主席,快跟我来!” 毛主席来不及反应,就被叶剑英带到山脚下的草丛里,其他领导也跟着躲避到草垛中。 敌人轰炸许久才离去,而因为叶剑英及时提醒,众人完好无损。待敌机走后,众人继续开会。 那时候的革命条件就是这么艰苦,上一秒死里逃生,下一刻就得继续为革命工作。而叶剑英无形之中,又救了毛主席一命。 至于第三次救命,便是毛主席记了一辈子的事。而这件事,发生在1935年的9月。 密电先呈毛主席、叶剑英有效避免红军“内战”1935年6月中旬,中央红军顺利与张国焘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会师。 党中央没有想到的是,经历这么久的反“围剿”,中央红军损失惨重,而红四方面军竟然能极大地保存战斗力。 这本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可当时的张国焘却产生了自己的野心。在中央会议上,他与党中央原定好的北上抗日战略产生分歧。 在张国焘看来,南下才是红军正确的方向,而且自己的队伍已经多于中央红军,应该听自己的。 他的做法,让党中央敏锐察觉到了暴露出来的野心。 可党中央不愿红军分裂,为了安抚张国焘,甚至让张国焘担任中革军委副主席一职,还把原周恩来担任的总政委也给了他。 而叶剑英则被任命为红军前敌总参谋长,与徐向前、陈昌浩一同工作。 此外,党中央又把会合后的红军分为左右两路,以红一方面军居多的为左路军,以红四方面军居多的为右路军,由陈昌浩、徐向前带领。 原以为这样安排可以消弭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却不想张国焘的野心愈发膨胀,行到阿坝后,张国焘以各种借口,拒绝继续北上。 他还下令右路军先头部队返回阿坝,之后给陈昌浩发了密电,在密电中表示要右路军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 当时陈昌浩正在开会,这封密电落到了参谋长叶剑英手中。看着这封密电,叶剑英一下子就明白张国焘的意图。 他找借口离开会所,之后设法赶到毛主席的住所,把密电交给毛主席。 毛主席看到后非常惊讶,他立即拿出纸笔把密电抄了下来,之后让叶剑英把密电带了回去。 他还叮嘱叶剑英: “赶紧回去,不要让他们知道你来过。” 叶剑英点头称是,之后就拿着密电,交给了陈昌浩。而毛主席则火速与周恩来等商量好,带着部队北上。 叶剑英回到右路军后,与陈昌浩说及此事,并建议积极准备,部队进行打粮。陈昌浩自然明白张国焘的打算,他也不愿意分裂中央,于是同意叶剑英的建议。 就这样,叶剑英下达了通知,以十日为限让各纵队自行找地方打粮。如此又耽误了一些时间,而叶剑英又在一天夜里带着中央直属队悄悄北上跟上中央的步伐。 关于这件往事,叶剑英本人在回忆中多次提到,而毛主席也多次提到这封密电救中央,避免红军内斗的发生。 之所以说这是救毛主席,还是因为密电中透露出的深层意思。 “彻底解决”“彻底开展党内斗争”这话与“武力解决”无疑,弄不好红军就会内斗起来。 而叶剑英的这封密电,毛主席带领部队北上,让红一、红四方面军分家,避免了直接冲突。 历史也表明,张国焘确实要反,他在红四方面军内大开督军会议,动用武力审查中央路线。若不是陈昌浩、徐向前等一再劝阻,恐怕红军真的打了起来。 这便是叶剑英第三次救毛主席。 而毛主席对叶剑英也非常信任,两人的友谊,在毛主席即将逝世,弥留之际的表现也足以看的出来。 毛主席的无声“托孤”、叶剑英鞠躬尽瘁时间来到七十年代,林彪事件发生后,毛主席已是精力交瘁,辛苦培养的接班人如今叛逃,让毛主席对谁都很难再完全信任。 而这时候“四人帮”又在旁边煽风点火,蒙蔽毛主席的认知,这让毛主席无形中脱离了群众。 尽管如此,毛主席却还是非常信任叶剑英。在林彪去世后,毛主席就把叶剑英调到中央军委,并让叶剑英主持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 毛主席知道,只要军队不乱,一切就还处于控制的局面。 而事实也证明了伟人决策的准确,在叶剑英的主持下,中央军委的工作有条不紊。 除此之外,叶剑英还大力支持邓小平复出参加工作,当时正值四届人大的召开,周总理与叶剑英都先后推举邓小平担任第一副总理。 毛主席在谈话中就说: “总理还是我们的总理,邓做副总理兼总长,这是叶的意见。” 1975年周总理病重后,毛主席打算把中央政治局会议交由叶剑英或者邓小平主持,叶剑英得知后以“年老多病”请辞,并提议由“小平同志主持工作”。 1976年9月,毛主席已病重难愈,处于弥留之际,叶剑英与其他政治局委员分组进入,与毛主席告别。 叶剑英怀着无尽悲伤与毛主席做了告别,将要出门时,却见护士上前说毛主席突然意识清醒,要叶帅回去。 叶剑英快步上前,毛主席努力睁大眼睛看着叶剑英,想要张口说什么,却说不出声音。叶剑英大悲,而毛主席最后也没有说出话。 回去后,叶剑英多次思索,心情很沉重。作为多年战友、又是诗意相通的知己,他可以感受到毛主席的“临终托孤”。 毛主席想让叶剑英做的,就是辅佐华国锋主持中央大事。当时华国锋资历尚浅,而政治局错中复杂,必须要有叶剑英这样既有崇高威望又无政治野心的人辅佐。 叶剑英在1979年写的诗中叶表明了自己: “托孤不做成都主,一孔明灯万古明。” 他说,他确实把华国锋当“后主”去辅佐,尽管自己“经历不足,水平不高”。 此后的事情,就是叶剑英与华国锋、李先念等对“四人帮”的拨乱反正。叶剑英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历史对他的评价正是“再一次挽救党于危难之中。” 小结:对毛主席,叶剑英在回忆自己的过往时,曾说: “如果不是跟着毛主席,我会很平庸,要么在南洋做生意,要么在家里教书···现在有人在批判毛主席,但我认为我们还是要仰仗毛主席,若不是毛主席,我们现在开会还是在法租界、英租界呢。” 叶剑英一直把毛主席称为“伟大领袖和导师”。或许正是这个原因,才让他不管何时、不管多危险都要去帮助毛主席吧。 参考资料:毛泽东与叶剑英:经得起生死考验 郑林华 毛泽东和叶剑英的情谊——范硕访谈录 边彦军 张素华 吴晓梅 叶剑英三救毛泽东脱险 团结报 |
|
来自: 亨得利vgt5m9j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