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诗人点将台】李静 卷

 苏平书易助人 2023-07-04 发布于江苏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李静

李静,笔名心素,南岳衡山人。有《湄湾阁诗词选》即将付梓。

文章图片3

怜渠直道当时语,不着心源傍古人

《湄湾阁诗词》述评兼贺南岳诗书画社成立四十周年

作者:肖红辉

文章图片4

四十年前,也就是1983年8月25日,著名文史专家、中国韵文学会会长、湘潭大学教授羊春秋和古代文学史专家、中国赋学研究会理事长、湖南师大教授马积高二先生携谭雪纯、胡遐之、康华楚等一批老一辈诗词耆旧集会于衡山南岳山庄,宣告成立南岳诗书画社(实为南岳诗社、南岳书画社二社,名称时有分合),羊春秋先生任会长,马积高先生任副会长,谭雪纯和胡遐之分任正副秘书长。南岳诗社是改革开放后,全国成立最早、影响最大的诗词组织之一。以羊春秋社长为代表的老一辈诗词家,大都有着极其深厚的国学修养,经历新中国成立前血与火的洗礼,也经历过建国之后改革开放前的曲折与动荡,他们有着深厚的爱国情怀,襟怀坦荡,磊落无私;他们有一个“百年忧患”,那就担心我们这样一个“诗的国度”,诗的传统会在他们百年之后断掉,所以,甫一开放,便登高狂呼,成立诗社,唱和往来,结集成刊,开班讲习,培育新人。现在,南岳诗社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诗人的精神,诗的文采与美,代代相传而与时俱进。南岳诗书画社成立四十周年,值得庆贺!

在南岳诗书画社成立四十周年的日子即将到来之际,读到诗社同仁、现任秘书长李静老师的新著《湄湾阁诗词》,认真诵读全篇,细细品味,不觉起而喟叹:有此专集,无愧先贤,可堪告慰!

李老师的诗词,概而要之,从创作论讲,她是力主袁枚“性灵说”的,因此独抒性灵,自然洒脱,无拘无束。相应地,从总体风格而言,则属清新一路,或清新脱俗,或清雅秀丽,或清奇俊朗,或又清丽婉约,总之风格在一个“清”字,读她的诗,颇令人神清气爽,欣喜不已。而且,李老师的诗词,最大的特点,也可以说是贡献,就是她的诗词有很强的创造性,在继承中国古代诗歌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而各种艺术手法,那真是信手拈来,自然贴切,有时竟美不胜收,妙不可言。另外,也是殊为难得的是,李老师的诗词体现出来的情感倾向,是乐观而通达,细腻而温婉的,既没有陈词滥调,又殊少哀凄缠绵。

因为李老师的诗词语言清新,有很强的时代感,所以,这里借用唐代元稹的两句诗来做这篇述评的标题:怜渠直道当时语,不着心源傍古人。

天目湖湿地(一)

暖日晴云草木繁,水开明镜映亭轩。

行来万物成双影,春到江南翻一番。

这是一首绝句。李老师学习和创作旧体诗词,是以绝句起家的,下了很大的功夫,成就也是最高的。之所以说她的诗有很强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绝句上,而且是体现在绝句的转合上。我们以这首《天目湖湿地(一)》为例来探讨。首句起,意象有“日”“云”“草木”三个,分别冠以“暖”“晴”“繁”的形容词,密集而富有暖色,春日晴和,草木繁茂,景中亦可见情。第二句承,上句已从天上写到地面,这句承,接着写地面,写水,意象由密到疏,由面到点,也由浅到深。水平如镜,用了一个比喻,因为水如明镜,所以湖畔的亭轩映在水中,清晰可见。句中用一个“开”字,境界顿生,见得是“水”的主动,这一主动,实切写春赞春的主题,其中妙处,颇奈玩味。然而,总体上,首二句,虽清新可爱,但仍属不足为奇。但是,首二句在全诗中却起了很好的铺垫和蓄势的作用,一切准备好了,惊奇创造,就在转合之中。“行来万物成双影,春到江南翻一番”,流水行云,意境和美令人惊艳,“春到江南翻一番”,春天可以翻一番,新!奇!高!妙!美!春本美好,再翻一番,这春天有多美好,有多令人向往、流连和热爱?而诗人的这个妙句,逻辑上,又刚好是关合了上一句,“行来万物成双影”,因为湖水清澈又平如镜面,所以不管是什么,天上飞的,地上走的,只要照得到,都由一变二,一形一影,万物成双。这转,往上又是接的,往下,是启的,而总体上转与合紧密相连。所以可以看出,这首诗,起承为一截,转合为一截。诗的形象之中又可见严密的逻辑,句句粘连,丝丝入扣,共同组成一首绝妙好诗。

李老师绝句的这种创造性,这种新奇高妙之境,再概括一下。一般地是首二句铺垫蓄势,摆好阵势,创造、出奇出新只在转合上。她似乎形成了习惯,奇思妙想,总在最后,往往如是。再来看看下面二首:

春阶

伞放新花随雨开,风掀衣袂脚沾苔。

春阶千叠如琴键,又把流光弹一回。

仲夏村景

一色青秧四望栽,鸡鸣犬吠自悠哉。

柳垂长线黄昏里,串串蛙声钓上来。

《春阶》,首二句起承,为一截,春雨下起来,一冬未动的伞撑开,谓之“新”开,或伞形如花,或溅雨成花,总之,虽有雨,而伞如花开,可见是喜悦之情。而且,再重一点,“风掀衣袂脚沾苔”,亦未有凄然不悦之意,二句作好铺垫,蓄好势。有雨有风有泥,春的脚步近了。转合一体,惊艳出场,“春阶千叠如琴键,又把流光弹一回”,“春阶”本已是喻,春而有阶,化抽象为形象,但仍不足为奇,奇的是,比喻之上再来比喻,或许,撑着伞,踏在什么台阶之上,或许吧,春日一天一天过来,有如一个一个的阶,总是“阶”是很贴切的。一层层的台阶,春的台阶;一天天的台阶,春的台阶,又像琴键,真仿佛看见巨大的有黑有白的琴键立在春的旷野,“又把流光弹一回”,既有琴键,当为演奏,前有雨滴,后有风声,自然春的琴声起来。前面铺垫,后面关合;前面蓄势,后面爆发。清新自然而又带俊逸超脱之味。《仲夏村景》亦然。但不是总体格局如此,就千篇一律,千诗一面,那可不是。总体特征相似,但具体的诗境却又千姿百态,就像诗词格律,格律古今不变,而具体的诗,却一千年都写不完。像这首转合,“柳垂长线黄昏里,串串蛙声钓上来。”柳丝如线,竟把蛙声一串串地钓起来,蛙声可钓,多么富有想象力和诗意!又多么生动贴切,把仲夏的乡村之夜写得有静有动,有色有声,情趣盎然,生机勃勃。

在《湄湾阁诗词》里,上面所述的这种最美绝句,这种富有创造力的转合,不是一首两首,而是有很多,诸如“粒粒蛙鸣风拾起,声声敲碎碧琉璃。”“心情做个二维码,一扫东风尽是诗。”“最怜嫩笋探头出,憨态萌翻三月春”“闲闲走过谁家媪,一担春光入翠微”等等,几乎随处可见,俯拾即是,足见作品之丰富,整体水平之高。这是李老师努力学习,认真观察、思考和创作实践的结果。当然,绝句的这种写法,也可以说是古已有之,如唐诗绝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等就是,李老师的这种创造,正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再来看看《湄湾阁诗词》里的词。李老师的词,成就也是很高的。我们通过三首《卜算子》来稍稍领略词人娴熟多样的艺术手法。《湄湾阁诗词》收词90首,其中有《卜算子》20首,可能作者于《卜算子》用功更勤,但不是其它的词格调要低,完全不是,读者自去赏读,便有发言权。这里仅是以《卜算子》为例来赏析而已。

卜算子·衡山听琴

抹动是春风,勾落空山雨。飞瀑鸣泉弦上流,挥袖云来去。

但识指声清,应解心中趣。渺渺希声一曲终,月在松崖处。

卜算子·观幼儿早操

踮脚笋尖尖,扭扭清波漾。摇摆小鱼自在游,转动花儿放。

招手唤风儿,眸子星星亮。挥舞童年七色光,飞到云之上。

卜算子·观门头沟太平鼓

声自大唐来,韵合京腔妙。阵阵奔雷跌宕中,唤醒云山早。

槌起日腾挪,肩抖花争俏。击响春江万里潮,人在潮头笑。

第一首是写听琴而赞演奏技艺的。上阕首二句,“抹动”直入,是正面写,极快极恰当,因为一首小令来写声乐演奏,不能像白居易《琵琶行》以古风形式写,可长可短,篇幅优裕。但二字紧接“是春风”,一抹动,就有曲调音乐,有就气流,有感触,“是春风”,既是比喻,又是通感,写出琴声之美,写出感受之愉悦。“勾落”紧承“抹动”,“空山雨”,手法同“是春风”,既形象,又有细腻触觉。两句合在一起,则更动感十足,形象感受更为丰富饱满。接下来二句,“飞瀑流泉”又是比喻,都是乐曲和琴声,节奏有急有徐,有大有小,如瀑泻轰鸣,如流泉潺湲,总之,都是写听者的感受,而赞技艺之高。“挥袖云来去”,又一动词“挥袖”是弹奏,“云来去”又是比喻,言其从容自如。下阕深入一步。有听者(即作者)的妙解。“但识指声清,应解心中趣”声流指下,曲声动听,是一层;但真正要理解,还得从内心深处去品赏。耳听,仅识其声,心悟,乃得其真。这中间,大可玩味。一个声,一个心,乐曲是个媒介,把演奏者和欣赏者联系起来,乐曲传声,心灵相通,这才是妙曲。末二句,写一曲奏罢时的情景,手法有如古之名篇,如“曲终人不见,江上数枫青”“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不觉暮山碧,秋云暗几重”等。“月在松崖处”,以景作结,一派宁静,心灵深度沉醉之时,一轮明月挂在松崖之上,多么好的意境!全词清新雅致,别具高格:非艺高者,无此曲;非知音者,无此词。

再来看第二首,《卜算子·观幼儿早操》,这是一首甚为别致的小令。整首词读下来,清新活泼,洋溢着少儿特有的朝气。大胆的艺术处理使这首词富有独特的魅力。上阕四句都是对幼儿早操的细致的描写,四句皆是动作,是正面写,四句都是比喻,都是形象化艺术化也是美化。而且,每一个比喻都很形象生动而且传神。连续四个动作,四个比喻,艺术上非赏大胆,效果上,形象活灵活现,跃然纸上。结构上,也是独特的。一般地,词的结构,内容和形式统一,就是分上下两片,这是形式,但内容也跟形式走,也就是上片一个内容,下片一个内容。虽然上下片内容是紧密联系共同组成一首词,中间也可以有过渡衔接,但总体上,区别是明显的。这首词对这个传统是一个打破,从内容上说,下阕的前二句,依然是属于上阕的,也就是继续写幼儿早操,继续描写,继续刻画,使形象充分饱满。末二句作结。这就存在一个问题,一个内容是写早操本身,一个内容是对早操进行总结和升华,前一个内容已经占去了六句,只剩二句来完成第二个内容。那么,如何用二句12个字的篇幅去完成第二个内容并取得应有的效果呢?这真需要很高的艺术技巧。我们来看这二句,“挥舞童年七色光,飞到云之上”,前一句总结幼儿早操,这是童年的七色之光,多么美好!也似平常之句,但再来最后一句,就完全不一样了,“飞到云之上”,由实到虚,童年的光彩飞上云端,富于想象,既有盛赞幼儿眼前早操的活力之意,更有展望和预示幼儿美好未来之意。一句虚写,空间极大,故足以托起前面大量具体的内容。这就是艺术!也是能力。这个艺术手法,要算本词的第三个独特之处。这三个独特,使这首词散发出令人惊艳的艺术魅力。

第三首,《卜算子·观门头沟太平鼓》。这首词风格上偏于清奇俊朗,大有雄壮豪迈之势。全词写属于自然文化遗产的门头沟太平鼓演奏的场景,声形俱备,气势恢宏,既写出广阔时空之感,又深具昂扬向上的时代性。上阕,写声。首二句精简的叙述。“声自大唐来,韵合京腔妙”,原自往古盛世,其声韵乃属京腔。实写,却令人顿生自豪感。后二句状其声,以“奔雷跌宕”喻之,以“唤醒云山早”写其效。此又将云山拟人化。下阕,状形。“槌起日腾挪,肩抖花争俏”,都是比喻,“槌起”一句更为精彩,鼓面如日,确似,鼓槌敲下去,成腾挪之势,真惟妙惟肖。“肩抖花争俏”,奏太平鼓时身体是要扭动的,且又是群体活动,所以有声势,有阵容。此句之妙倒不在于肩抖如花,而在于“争俏”,阵势和精神面貌如在眼前。末二句,“击响春江万里潮,人在潮头笑”,写鼓声的整体感受,春江万里,潮声镗鞳,最后一句很出彩,人立潮头,落脚点不是鼓声,而是人在潮头的形象,这样,全词表面写太平鼓,而实际是写人,表面上是写太平鼓演奏的声势,实际上可以想见这种声势这种人物形象所代表的社会,这就很见艺术功力。

总之,李静老师诗词创作,从艺术手法上看,是极为丰富而高妙、娴熟而自然的,让人感觉到她的诗词,在其艺术构建之下,景与情,实与虚,物与我,形象与抽象,一颗诗心,将这些贯通,诗词语言行云流水,诗词艺术斧凿无痕。作者曾言,在创作中并没有刻意去运用什么手法,而是觉得应当这样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是真的,我自己也觉得,艺术手法这东西,熏而得之为上,习而得之为下,故不多言。

上面两部分分别以绝句为例分析《湄湾阁诗词》最富创造性的亮点,以词中三阕《卜算子》来评析运用自如、浑化无迹的艺术手法。这不是说集中其他诗歌体例不值得欣赏,完全不是这样。李静老师潜心诗词多年,诸体兼学,兼学兼备,兼备兼美,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甚至古风,水平都是很高的。现在再来谈谈李老师诗词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这一点,我觉是她诗词创作成功,准确表达乃至塑造自己,达到相当境界,得到广大读者喜爱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里用例不拘于何种诗歌体裁。

这里说的思想感情,是广义的,包含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且读《光明村道中遇雨》:

欲探奇峰骤雨倾,车如舟楫动江声。

桃源岂许人轻入,洗尽尘心才放行。

作者一行欲去探访南岳衡山的一个景点,在光明村,出发不久即遇暴雨。这是首二句,叙述交待而已,不过是“欲探奇峰”与“骤雨倾”艺术地拉大愿望与现实的落差,“车如舟楫动江声”,再细加渲染而已,谋篇的思路是一样的,就是蓄势,反向的蓄势,以推出后二句。“桃源岂许人轻入,洗尽尘心才放行”,最精彩的二句,不但富于艺术的创造力,更艺术地表现了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境界。一般地,乘兴而去,途中遇阻,大煞风景,扫兴而归,不免沮丧懊恼,怨天尤人。总之是对外横加指责而情绪低下。此诗不同,是一种内观式的反省和体谅从而豁然开朗。这是思想,是认识,是态度,也是性格和境界。

言为心声,诗如其人。是什么人,就写什么诗,写什么诗,就成什么人。所以写诗是表现自己,越写越表现,越写越把自己塑造成诗那样的人,所以,写诗是修行。“桃源岂许人轻入,洗尽尘心才放行”,能这样反躬自问、通达乐观地看待问题,不是修行的表现和结果吗?

所谓思想感情,都是人对事物及经历的感受和反应,事物和经历很多时候是相同的,是客观无可避免的,但人不同,感受和反应就不同,所写出来的诗当然就不同。比如,人生的烦恼与挫折,失败与痛苦,不可避免,谁都有经历和体会吧,看看李老师的态度和感情吧:

诉衷情令

流光倏忽丙申冬。回首雨朦胧。茫茫孤棹何去,迷雾一重重。

多少事,觅无踪,自从容。坐看云起,拈朵梅花,拥抱春风。

上阕除首句点明时间外,后三句均诉内心苦楚,往事不堪回首,尘海孤棹,前路茫茫。这是人生的苦吧。但是下阕,从上阕的痛苦中翻身跃起,显然,上下阕之间,是对自己思想感情和心绪的整理,下阕呈现出来的是这番沉淀之后的状态。“多少事,觅无踪,自从容”,往事随风吹散,从容面对,走向新的生活。后三句,在前三句有点直白概括的基础上,用形象化语言,艺术地表明自己的乐观态度,“拈朵梅花,拥抱春风”,八个字,语言艺术上、思想感情上,都堪称当代旧体诗词的名句。

《湄湾阁诗词》中体现出诗人乐观通达、细腻温婉的总体思想情感特征的诗可谓无处不在。首先,集中诗词的总体风格为清新,而清新则一般有细致呈现意象,在山水画一般的意境中逗漏内心温婉喜悦心情的特点,此为不着一字而尽显风流,不表明态度而态度在其中,不言及情感而情感自现。这是大部分。另有一部分则是有所表达,上述二首是典型例子,其他诸如,《访人未遇》“主人未见亦无憾,时有闲云慰寂寥”;《喝火令》写月季,“就是飘零,就是叶纷纷,就是露深霜重,一样笑红尘”;《壬寅初春》写梅花,“年年识得梅花面,何惧风霜已满身”;《秋来脱发晨起咏之兼答友问》“却谢青丝辞我去,三千烦恼亦无多”等等。

即便是作为女诗词家,写起最为常见也最为个人化的爱与相思离别,也格外的另有一种风致。“知也会飘零,知也终无果。某日回眸浅浅痕,记得多情我”,一种有缘无份的感性触动之后的理性回答,没有抱怨,没有指责,彼此珍重,留作多情的回忆。“花间蝶舞多成梦,陌上风吹俱化尘。勘破情牢心渐淡,留存往事忆常频”,“勘破情牢”是多少爱恋苦痛之后才会出现的情形?然而,关于那过程,那痛苦,没有只言片语,却仍频频回忆,可能吧,回忆总是美好的。“闲来又忆那年春,种下相思为一人。疏雨淡云初识面,曲栏孤月独伤神。泥郎膝上青丝乱,拭我腮边红泪频。鬓角添霜何所惧,世间难得白头亲。”写相思相恋最大胆的一首,虽然有相思的孤独,但更多的却是两情相悦的美好乃至狂乱,“红泪频”,应是喜极而泣吧。“有月赠清光,无也心欢喜。或怕痴人不肯眠,把月看成你。 细细菊香来,花影灯前倚。半染秋衫半染诗,清瘦和人比”最单纯的相思,但也真是相思啊,为对方考虑,有这份自信,这才是幸福的相思!所以“清瘦和人比”,这个“瘦”,并不哀愁,甚至,也无闺怨,相反,有菊香花影,还有诗。“与君携手过莲径,风送清凉,笛送悠扬,踏碎琼瑶明月光。 人生难得惜缘好,行也成双,坐也成双,共看池中并蒂香”,直写“行也成双,坐也成双”的幸福。这些,是清新而婉约的,这样用着最当代的最通俗的语言写最古典的最唯美的爱情,但情感倾向上,却少有哀怨凄恻。而这种情感倾向,也是整个这部诗词集所现体出来的思想感情的一个组成部分。

李老师的诗词创作能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取得这么高的艺术成就,有时代原因,更有自身的原因。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传统文化走向复兴的时代,而诗词复兴似乎还是文化复兴的先声。所以,我们的时代已经有了较好的旧体诗词创作的土壤和氛围,这使李老师得以在十多年前接触到这种精美的艺术,发现旧体诗词原来是最适合自己的艺术形式。从此,写诗成为李老师矢志不渝的追求,参加网上论坛,参加线下培训,阅读相关理论书籍,大量阅读古今名家作品,大胆而不间断坚持创作,这才有今天《湄湾阁诗词》的结集出版。李老师是中年后学习诗词并创作有成的典型。

中国诗词是古典的,她从历史中走来,从艺术经典和美中走来。这是我们的脚下的土地,离开了泥土,不可能有诗词作品这种艺术作物生长出来。但,诗词也是时代的,旧的体例形式,完全可以有新的内容和语言。我把历史的叫做泥土,把时代的叫做阳光、空气和水。我们今天来学习和创作诗词,既离不开历史的泥土,更需要时代的阳光、空气和水。而李老师的诗词作品,在这种关系上,处理得恰到好处——既不失古典的艺术和美,又更有时代的鲜活与灵动。十分可能吧,“怜渠直道当时语,不着心源傍古人”,古人对这一点,也是称道赞许的。

南岳诗书画社成立四十周年,有《湄湾阁诗词》这样的诗词著作来作献礼,可以告慰已故的创社老前辈们:中国诗词,永远不会消亡;中国诗词,必定复兴,也正在复兴;《湄湾阁诗词》是南岳诗书画社现有诗词水平的代表,也是中国当代诗词复兴无数诗词之花中特别靓丽的一朵!我不是诗评家,不能引经据典来证明《湄湾阁诗词》有多好,我只能作为一个读者,一个爱好者,说说我在反复阅读和品味中得到的一点点体会。但我希望,我的话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希望有更多真正的诗评家,有更多爱诗的读者,来品评鉴赏!

文章图片5

肖红辉

肖红辉,湖南衡山岳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衡阳市诗词学会理事。

文章图片6

相逢不问姓和名,坐看白云生

作者:汤建红


文章图片7

李静,诗有别才,喜吟诵,虽是小女子,却有大气度。吟诵起诗词来,英姿飒爽,风度翩翩,人称“静公子”。

南岳衡山文学圈子很小,记得是般若介绍的静姐,很奇怪,完全就不记得初见场面了,因为我们没有陌生到熟悉的过渡,一见面就有了天然的相知感。静姐吟起诗来,有一种内在自性散发的光芒。每次与静姐一起,坐着讲话不解气似的,非得站着,凑到半米方径内,把一个话题说到尽兴才动脚。可是往往说完了一个又来一个,这山望着那山高,机锋相应,彼此攀爬,至尽兴时,还没挪动两步。

静姐口头表达好,文字更是喜欢。文字的高手往往也是通感手法运用的高手,静姐的诗在这方面尤为突出,抽象与具象以感觉的互通可以自由转换,善于通过比喻、拟人和夸张等修辞手法及口语巧用,使诗生动易懂,通而不俗,又充满着浪漫主义的奇特想象。写景诗中还善用白描,点缀一二个动词、数量词或表颜色的词,很有美学画面感和临境的空间感。 意象独创,惊中生艳,画面空旷而灵动,让读诗的人不觉已是满身诗意,就像花来衫里,影落池中,真是“秋风卷得清香远,半染诗囊半染衣”。

你看,她写雾的动感与气势:雾如神兽伏山根,万物逢来一口吞。写途中见落日:安排暮野作球场,老树躬身势欲张,风哨一声云脚起,山门直破入苍茫。将静态的落日下山,比作激烈的动态进球,一声风“哨”,一个“破”字,想象形象却奇特大胆,真是句句称奇。写一缕瘦云有了情怀:一缕不随风,闲闲峰底卧,偶过松石间,来共幽人坐。写花的多情:临风沾露枝微颤,缕缕幽香似索诗。好一个“索”字,我见犹怜!写青苔的低调却冷傲:不羡群芳斗艳开,自知根浅俯低台,也添春色三分绿,何必东风细剪裁。写春色可以量化:行来万物成双影,春到江南翻一番。可以具象:清风一径幽篁里,摇落鸟声三两枝。写友情,云可作笺:此去家山云万叠,待君抽取作诗笺。写春雨撒在万物上:春阶千叠如琴键,又把流光弹一回。这首《春阶》因意象独特在第四届“诗词中国”大赛中获绝句类一等奖,并被收入《诗刊》精选。写山谷回音:空林鸟鸣翠,一串笑声追,我喊君名字,山答无数回。笔下的自然万物都拟成了人或物,有了傲骨,有了情意,有了大气象,也有了小性子,很多意象都是第一次见。

静姐像一朵蓝色火焰,纯净而空灵,热烈却清冷,爱着俗世里的温暖,俗尘于她却如荷叶上的水两不相沾,此时的她,早已放下包袱,两腋生风,轻舟已过万重山。

如对别人说她微信头像又换了的回应:头像频频换,心情竟日新,南山是知己,赠我白云身。以白云的多变写自己的精神状态之变,真是越变越自在。写晨晖中入镜的菜农:闲闲走过谁家媪,一担春光入翠微。写故乡风物,不问时世:一群麻鸭无心事,摇摆光阴过矮墙。写故土乡恋:行来不见倚门影,一种伤心似落花。连听个鸡叫喝个茶都是:风缓缓,篱外叫鸡鸣。一盏清茶闲半日,相逢不问姓和名,坐看白云生。人在船头,衣袂正举,迎风而立的她都不忘唱吟一句:风快也,送我水云乡,人立船头浪卷雪,峰飞眼底碧生凉,白鸟破青苍。真是诗中有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画里的诗画一体的美学追求。写去光明村观光时道中遇雨:欲探奇峰骤雨倾,车如舟楫动江声,桃源岂许人轻入,洗尽尘心才放行。这后两句有理想之中、意料之外式的点睛之妙,禅意无尽。

有这样的诗眼与诗心,真是“也向俗尘歌,也合幽人意,撷取光阴细细裁,人在春风里。”听闻静姐将近十年诗作遴选结集成《湄湾阁诗词》,准备出版,为静姐祝贺,出诗集其实只是她诗意生活的附加值,并非目的地,先是有诗生活,才有了生活的诗,这才是对生活的不将就,对生命的不辜负。正如静姐解释湄字,湄是水与草交接的地方,既近水近岸,又似水似岸,又非水非岸。水是梦幻,岸是现实,水是迷离的远方,岸是可触摸的眼前,湄,是那一抹几千年来中国文人眼中最动人的意境。

每见静姐诗,都会认真读,且不由自主地转发,我知道那里一定有我想读的,一读就会有摘抄与分享的欲望。我们是精神上的密友,并不要经常厮守,也不需形式上的维系,甚至也不需过多问彼此的私事。因为“相逢不问姓和名,坐看白云生”,也因为在文字中,在即使不表白中,我们时刻都有相知的心意与重逢的满足。

文章图片8

汤建红

汤建红,女,笔名弋碧我心,南岳衡山人,爱好广泛,现为衡山县作协主席。

文章图片9

李静绝句选粹


文章图片10

光明村道中遇雨

欲探奇峰骤雨倾,车如舟楫动江声。

桃源岂许人轻入,洗尽尘心才放行。

天目湖湿地(两首)

暖日晴云草木繁,水开明镜映亭轩。

行来万物成双影,春到江南翻一番。

青龙贴水弄身姿,楼阁参差柳吐丝。

几粒蛙鸣风拾起,声声敲碎碧琉璃。

老妇卖菜

叶翠椒红春色分,逢人问价意殷殷。

得钱转入儿微信,依旧囊中无一文。

贵阳返湘道中

闻道蒸湘已不遥,一帘烟雨正潇潇。

风声也带方言味,窗外高低唱旧谣。

花朝节之拜花神

环佩姗姗鸣半空,轻衫云鬓斗玲珑。

春风拟学凌波步,袅袅吹来花径中。

仰鲁迅先生像

乱发飘萧野草秋,目光如炬照神州。

缘何今坐春风里,依旧眉头紧锁忧。

谒鲁迅先生墓

力拯神州呐喊频,横眉俯首尽为民。

墓前久立心多愧,我亦先生笔下人。

秋思

露湿苔阶入夜凉,蛙声断续过荷塘。

一枚孤月犹如戳,又印离愁第几行。

感事

烟迷荒草暮云斜,几杵疏钟道路赊。

漠漠秋阴人独坐,有淤泥处有莲花。

五指峰

一掌撑开天地分,晚拈星子晓揉云。

巨灵神力昂然在,不向人间取半文。

立春

酒冽梅香暖意驰,酡颜烂漫立春时。

心情做个二维码,一扫东风尽是诗。

咏梨花

梨涡浅浅笑迎春,笼月和云看未真。

偏在暖风熏醉处,添来一段雪精神。

忠烈祠道中见梅花

遥看芳树坼晨烟,十万彤云映碧天。

簌簌风中对人语:清香先你到祠前。

玄园见红梅开

燕未啁啾柳未裁,东君何处费人猜。

一湾寒水照梅影,早把春光抱入怀。

咏青苔

不羡群芳斗艳开,自知根浅俯低台。

也添春色三分绿,何必东风细剪裁。

见墙内竹枝出墙

高墙幽闭影茕茕,萧瑟中宵谁解情。

趁着斜风突围去,添来人世不平声。

望江亭

望鄱而后望江来,一片银光射日开。

我把剪刀张广角,剪他峡口水雲回。

夏景

疏云淡雨旧天气,一架豆棚撑翠帷。

红伞白裙人独立,双双蛱蝶绕肩飞。

衡山烟云

天然水墨眼中生,多少奇峰云画成。

时隐时藏霞万缕,叫人何处辨山名。

奇石写意

邀来猿鸟乐生涯,枕壑临溪对野花。

偶学老僧松下坐,裁云一片做袈裟。

家中菊花小雪过后依然清香满襟

蛩鸣雁迹此时休,清气依然绕小楼。

纵使风霜寒入骨,撑到梅香共白头。

题平桥石坝

俯看镜湖千顷明,訇然奔泻万山惊。

世间几个如君似,低处飞扬高处平。

杨林古渡头

一水匀分两岸秋,蓼红苇白满汀州。

不闻欸乃逐轻浪,唯见闲云过渡头。

端午有感

汩罗江畔客如潮,万叠诗文拍浪高。

屈子有灵应太息,几人心底诵离骚。

题黑沙潭瀑布

涧底潺湲玉带寒,迴流深处欲行难。

纵身一跃成奇绝,教得世人争仰看。

忆别

风逐双轮吹口哨,浮云远去亦知还。

青山解得离人意,又放行程多一弯。

国庆回家

临行父母湿双眸,特产园蔬尽管收。

欲发几回车不动,原来超载是乡愁。

南岳采茶

雪融滋得翠芽新,笑语时闻不见人。

纤手撷来云几篓,南山共煮一壶春。

初夏山行

缓步山中微湿衣,楝花飞雪正当时。

清风一径幽篁里,摇落鸟声三两枝。

春夜阳台小坐

满地银辉开素笺,重重花影对无眠。

写成心字无人寄,但见清寒到指尖。

春阶

伞放新花随雨开,风掀衣袂脚沾苔。

春阶千叠如琴键,又把流光弹一回。

辛丑春访敬衡居 (两首)

千回百折出山隈,飘红几点碧潆洄。

春光应在君之处,故遣清溪送信来。

闻道山中春事繁,悠然策杖访花源。

云深竹密无须问,一路芬芳引到门。

野樱花下闻尺八

清溪烟树远尘埃,花径鸟声随客来。

谁持尺八风中立,吹得相思满树开。

题玉簪泉

谁拨琴弦竹里声,此中应是隐精灵。

玉簪一自云中落,绾住吴山万缕青。

春天见落叶

微凉曙色透窗棂,起看纷纷叶满庭。

应是夜来风雨过,老枝先让嫩枝青。

偶见

昔种农田今种楼,肩挑霜雪不言愁。

愁来最是讨薪路,奔走连连何日休?

夜听母亲与姨妈电话

说过近况说孩提,絮絮三更月转西。

暗喜慈亲年八十,声音未比去年低。

望湖岭晨望

水漾春光生淡烟,遥看幽鸟二三旋。

青山刚被云抬起,又入波心学种莲。

南山竹海见新笋

翠影娟娟鸟语频,一呼一吸倍清新。

最怜嫩笋探头出,憨态萌翻三月春。

云亭归记

细雨霏霏涤客襟,鸟鸣竹径翠愔愔。

白云应是君家物,放去收来凭汝心。

闲趣

夏月偏宜格子窗,呼花邀竹捉迷藏。

潜来清影卧书案,偷试杯中茗味香。

夜雨

竖风横雨扣衡门,灯下又将心字温。

转念山中花十万,今宵与我共销魂。

眉心痣

三月春风柔似酥,并肩柳岸看双凫。

前生红豆今生痣,镌在眉心君识无。

白露见生姜发芽

含露墙隅发一枝,清姿似立水之湄。

怜她不识炎凉味,纵使青青能几时。

秋葵

花开炎暑斗鲜妍,枝上娉婷凝碧烟。

谁识霜风寒雨处,尖尖一指敢朝天。

辛丑冬至前一日访梅未开,又丢手机

三载偎依忽失君,遍寻踪迹只烟云。

莫非仙子相邀去,联系梅花早值勤。

初夏所见

枝上榴花正惹火,绿荫满地果先藏。

一群麻鸭无心事,摇摆光阴过矮墙。

回乡所见

雨润新泥添嫩凉,离离野草绕池塘。

榴花初吐桑枝老,四月农家田尚荒。

文章图片11

编辑:胡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