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论坛上看到有位论坛大V问了这么一个脑洞很大的提问: 今天想到这么一个问题:兴业银行7.5%的股息,福建财政厅为什么不贷款增持呢,贷款500亿,贷款利率3%。这样就有4.5%的差价。每年白得20多亿。类似的例子不单是兴业。 我翻看了一下回答,一个靠谱的都没有,瞎扯淡的居多。这说明我们的股民水平真的是堪忧。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如果只用一句话就是:地方政府部门不能直接向银行贷款。如果你非要问为什么,那么解释可能就要复杂一些。 1,地方政府部门本身不具有盈利能力,也不以盈利为目的。地方政府的收入主要是税收,土地财政和发债。政府部门的收支都有政府预算管理,不能自主支配资金的使用。 2,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和借款人之间需要签订书面合同。而借贷合同是平等主体间的民事行为,政府和银行在民事地位上是不对等的主体,根本无法签订借贷合同。 3,贷款需要提供担保和资产抵押,如果政府贷款出现违约,法院很难对抵押资产进行执行。 所以,这些规定都决定了地方政府部门不可能从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国有上市股权增持。当然,作为兴业银行的大股东,福建省财政厅是可以对兴业银行股权进行增持的,但是前提是必须使用自有资金。实际上,福建省财政厅也确实实施了对兴业银行的股权增持: 1月30日,兴业银行发布关于福建省财政厅增持股份结果的公告称,2022年7月26日至2023年1月25日,福建省财政厅累计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该行股份3936.7万股,增持金额7.03亿元。 可能有人会说,不能贷款那可以发债啊,现在发债利率也不高。但是,很遗憾,这条路也不容易走通。目前我国的地方债的发行额度中,主要是专项债,即发债的资金用于专门的建设项目,专款专用。可以用于公共用途的一般性地方债的发行额度都不大。这两年地方土地财政收入缺口相当大,一般性地方债的那点发行量填窟窿都不够,哪有可能拿几百亿去增持银行股?更何况地方财政预算都是有相应安排的,国计民生的开支都不够怎么可能大手笔去增持银行股。 其实最后政府还有一个隐性的渠道可以获得银行贷款,就是通过城投平台向银行贷款。但是,这些贷款也很难用于银行股增持。因为,城投公司属于企业,其贷款的用途受到商业银行的监督。商业银行的贷款不得用于股票投资,一旦被银行发现会抽贷。所以,这一条路径也被堵死了。 几条分析下来,结论就是地方政府根本无法通过任何形式的杠杆操作增持银行股,即使银行股的股息远远高于贷款利率和发债利率。当然,政府不能这么干不代表公司不可以这么干。目前,银行的估值极其诱人,我相信有些头寸比较充裕的公司会乐于增持部分优质银行股。 说完这个问题,顺便说个类似的问题。老有银行粉问这种问题:xx财政厅是不是傻?宁可以10块的价格参与定增,也不愿意7块从市场上增持?其实,问这个问题说明提问的人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问题,根本没有站在财政厅和地方政府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地方政府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啥?土地财政持续低迷造成财政收入缺口较大。7块从市场买10亿股,能以10块卖出去么?就算能,一股挣3块,10亿股挣30亿,这还是要市场牛市的背景下才能完成。如果政府把这70亿拿去参与银行的定增,那么银行补充了70亿资本金就可以给地方城投平台多放800亿贷款。地方城投平台拿了800亿贷款,可以兜底一些土地拍卖,这样就给地方政府输送了几百亿合法收入。一边是有可能挣30亿,一边是有可能增加几百亿土地收入,换你是地方政府领导,你会怎么选? |
|
来自: redwineczy > 《银行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