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愈9首五言诗,艺术水平极高,值得收藏学习

 自然田野 2023-07-04 发布于云南
原创2023-06-30 11:08·慢慢失忆

花岛

【唐】韩愈

蜂蝶去纷纷,香风隔岸闻。

欲知花岛处,水上觅红云。

这是一首描写水中小岛的诗篇,诗人通过细微的观察、敏锐的嗅觉以及丰富的想象,表现出开满鲜花的小岛美丽的景致。构思极为奇妙。

蜂蝶采花是自然现象,本不足为奇,但这里直接用“去纷纷”形容蜂蝶之多,而且还是成群结队飞往同一方向,可见某一地方对它们的吸引力之大,如此暗示了“花岛”的存在和魅力。接下来诗人顺着蜂蝶飞去的方向,调动嗅觉,顿时感到扑鼻的香气隔着宽阔的江面飘了过来。香气隔岸就能闻到,可见花香之浓郁、繁花之茂盛。前两句采用了视觉与嗅觉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将一派花香四溢的美好景象展现在读者眼前,调动读者想一探究竟的兴趣,这美丽的去处到底在哪里呢?于是接下来的“欲知花岛处,水上觅红云”便是答案。因为隔着宽阔的江水,诗人也无法看清花岛的具体位置,只能寻觅到一片红云,以此来判定花岛的所在了。

全诗以一群蜂蝶闻香而舞为线索,逐一从感官上给读者以启发,从而进一步激发人们的想象,使诗的意境更为开阔,余味更加隽永,足见诗人艺术构思的匠心独特。

柳溪

【唐】韩愈

柳树谁人种,行行夹岸高。

莫将条系缆,著处有蝉号。

这首诗是韩愈所作的《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组诗中的一首,是当年韩愈为好友虢州刺史刘伯刍的庭园风景所题的诗,该庭园也因为有多位著名诗人为其题咏而显名。据韩愈《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序中记载:“虢州刺史宅连水池竹林,往往为亭台岛渚,目其处为'三堂’”。可见其景致之佳。

本诗描绘了庭园附近溪水两旁的柳树,一行行宛如绿色屏障,婆娑照影,葱茏茂密。“夹岸高”,说明树的高大和树龄已久,侧面地呼应前面一句。后面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流露出对纤细柔软柳枝的怜惜,以及蝉鸣枝头这一恬静氛围的护持之心。全诗即景而咏,由景寄情,于朴实无华之中,能引发出更多绵绵的遐思。

流水

【唐】韩愈

汩汩几时休,从春复到秋。

只言池未满,池满强交流。

这首诗是韩愈所作的《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组诗中的又一首。诗的前两句以汩汩流淌的山泉水起兴,描绘出水流潺潺不止之美,赞誉流水整日里不知疲倦,从大地回春开始,一直到秋天结束,以此暗寓自己为坚持心中信念孜孜以求的精神。后两句对首句的“几时休”加以阐释,原来是水池太过于贪心,永远不知道满足,可却不知,过于暴涨的后果就是泛滥横流。表达了一种求知若渴的优良品质,同时也在警示世人“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该诗格调新颖,理寓情中,令人耳目一新。

宿龙宫滩

【唐】韩愈

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

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

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

如何连晓语,一半是思乡。

贞元十九年(803年)韩愈任监察御史时,因长安附近饥旱,于是上书请朝廷宽免灾民租税而被贬为阳山县令。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新皇帝即位后大赦天下。韩愈所幸遇赦,随即北上,离开阳山途经龙宫滩时,见这里的景观奇绝,留宿之夜,夜半梦醒难再入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临近天亮之时,写下了这首诗。

诗的首联描写了龙宫滩波涛之汹涌,拍岸之声由压抑到高昂,表现其由远及近的恢宏壮观之势。颔联从视觉上描绘了波涛奔涌的速度之快,如同电闪雷鸣,那翻涌的浪花又像是泛起的白霜。颈联则是诗人触景生情,景心互动的表述,特别是“宵残雨送凉”之句寄寓着诗人太多的感慨,这个“凉”字在此既是写实又是写感。诗人含冤遭贬阳山一年之多,这期间苦楚不言而喻,腹中的委屈和压抑,犹如一把无名之火在心中燃烧,使他终日焦躁不安。如今幸遇大赦,当然神清气爽,“凉”在心头了,这一个“凉”字写活了诗人独享的快意。最后以“如何连晓语,一半是思乡”两句作结,道明了梦醒之后的万千思绪,一半是念念不忘的故乡,还有一半含而不语,引而不发,想必是他回朝后要大展宏图,实现他不懈追求的宏愿吧。

该诗情景相融,浑然一体,主题明朗,语序流畅,是一首难得的瑰丽篇章。

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唐】韩愈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韩愈的朋友严谟以秘书监为桂管观察使,在离京上任前,时任兵部侍郎的韩愈为他饯行,于是作此诗赠别。

诗中首联紧扣桂林以桂树闻名的由来,一句“苍苍森八桂”表明了这里的桂树之多,此中隐喻了一个神话传说,从而赞誉了这里“八桂而成林”的神奇,真是既贴切又新颖,而如此桂花飘香之地,是多么令人神往啊!赞叹的同时不禁引人遐思,引出下文。

桂林之奇,首先奇在地貌。所以接下来介绍了这里的漓江之水清澈澄明、蜿蜒曲折的秀美。“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极为形象鲜明地描绘出桂林之山水相映的特点。这组比喻句,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成了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佳句了。其次,又写了这里的人民生活状况。“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两句生动地描绘出桂林独具地域特色的风物食品。唐代以来,翠鸟羽毛是极珍贵的饰品,其产地也就更有吸引力了;加之家家户户都能有丰美的“黄甘”可食,这对于当地人来说是极普通的物产,但对于来自京都之人一定会感到新鲜无比。最后,归结到送行之意。朋友此去桂林虽不乘飞鸾,却“远胜登仙”,言外之意就是这美丽的地方如同仙境一般,怎能不令人神往。

全诗写足了桂林山水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远行的安慰之情,从而淡化了别离的感伤。

落叶一首送陈羽

【唐】韩愈

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

飘飘终自异,邂逅暂相依。

悄悄深夜语,悠悠寒月辉。

谁云少年别,流泪各沾衣。

贞元七年(791年),年轻的韩愈与陈羽因为赶考进士而相识,并成为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这一天因为要各自回乡,二人只好相互依依道别,为此韩愈作此诗赠别。

这首诗首先以落叶起兴,以落叶飘零、蓬草飞转而去来衬托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景。“悄悄深夜语”展现出两位少年好友难舍难分的心境。两个人原本来自不同的地方,难得有幸异地相识并志趣相投,转眼又要别离,不禁内心沮丧。一句“流泪各沾衣”,刻画出相互间深厚的情谊。

本诗虽不加斧凿雕饰,但自有一番风致在其中。可谓音节清奇,格调新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自袁州还京行次安陆,先寄随州周员外

【唐】韩愈

行行指汉东,暂喜笑言同。

雨雪离江上,蒹葭出梦中。

面犹含瘴色,眼已见华风。

岁暮难相值,酣歌未可终。

这首诗是韩愈谪居荒远的南方之地,在接到皇帝召回长安的诏令后,由袁州回返京城途中所写,是寄赠随州好友周员外的。

诗中主要勾画出两种心境:一种是结束贬谪生活、重新回到长安的喜悦;另一种是自己与周员外亲密无间的友情。“行行指汉东”,描写自己回归长安之时日夜兼程、匆忙赶路的状态,流露出作者急切回归的心情。“雨雪离江上,蒹葭出梦中”,以诗情画意之笔,勾勒出一幅风雨兼程的回归图,其诗境与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后面几句表达了渴盼与好友尽快重逢的心声,以“酣歌未可终”突出了自己与周君巢的深厚友情。全诗风格质朴,层次分明,心中情怀,尽显笔端。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

【唐】韩愈

奉使羌池静,临戎汴水安。

冲天鹏翅阔,报国剑铓寒。

晓日驱征骑,春风咏采兰。

谁言臣子道,忠孝两全难?

这是一首韩愈送给同朝汴州监军俱文珍的诗作。据韩愈序文,序与诗均于贞元十三年(797年)春,俱文珍将归长安,董晋与群僚饯送于汴州青门外时所作。

诗中通过对俱文珍奉命出使的描绘,赞扬了他平定一方的才能。接下来“冲天鹏翅阔,报国剑铓寒”一句,写出了他冲天凌云的志向以及报效国家义无反顾的崇高形象,显现出他那厚重的家国情怀。全诗从开头慷慨登程的豪情万丈,到结尾不辱使命归来后依然不忘尽孝养亲的孝道描写,无不充满着一种热血和力量。结尾一句反问,既是对俱文珍的褒扬,也暗寓了宦海生涯“忠孝两难全”的苦涩。全诗情景交融,读来十分感人,也因此深受后人喜爱。

祖席(得秋字)

【唐】韩愈

淮南悲木落,而我独伤秋。

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

荣华今异路,风雨苦同忧。

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

806年,韩愈的门生皇甫湜触犯了宰相,牵连到其舅父王涯。808年,王涯被贬为州司马,这年秋复徙袁州。韩愈与王涯是同年进士,因而写《祖席》两首诗相送。一首“得前字”,一首“得秋字”,即分别以“前”字、“秋”字为韵。本诗为“得秋字”。抒发了作者对宦海沉浮的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怀。

首联化用淮南王《淮南子·说山》诗句,主要写叶落悲秋,可谓古今同慨。这里的一个“独”字用得妙,使情味更浓,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冤情的理解与感伤。颔联“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承接首联之意,将悲秋的情感更深一层推进,点明主旨:悲秋是假,为好友此番被贬谪到偏远之地所忧愁是真。颈联回顾往事,反衬今日之悲。当年二人同科进士,原本希望同有荣华的快乐,而今好友却无辜遭贬谪而即将踏上羁宦之旅,前途无法预知。既然不能同甘,那就与好友共受风雨之苦吧。这种“不能同乐,便来同忧”的真挚情感,发自肺俯之言,更能体现出友人之间的关怀。尾联劝慰好友在现实面前一定要想得开,要有乐观豁达的情怀,不要以暂时的荣辱升降耿耿于怀,要好好地保重身体,相信“江山多胜”,自会柳暗花明。

全诗一气呵成,情深意切,不仅有劝慰之情,还为朋友提出了如何解决精神苦恼的建议,使情感更为丰富、温暖、动人。

#夏日生活打卡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