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通人的出路在哪里?

 微习惯3650天 2023-07-04 发布于广东

普通人的出路在于:目标清晰+持续努力+科学坚持+长期主义

我觉得学习真的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在高中五年的努力,我在大学四年的锻炼为我后来职场上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时代:多经历,多成长

我觉得我一直都有危机感,所以,我大学的时候就已经在思考我的出路在哪里。

经过三年的高考,我才勉强考上一所普通重本大学,来到大学以后,学习也不是我的强项,我的学习成绩也是属于班里倒数的。因为我很清楚的知道,我大学毕业以后不会考研究生,不会去做教师,也不会去考公务员,所以我开始把重心放在了社团。

大一的时候,我把所有的青春热血都洒在了学院和学校的社团上,连我的老师都在提醒我要好好努力,放一点时间经历到学业上。

我加入了学校的学生会,听说特别牛逼哄哄,还是省学联的副主席单位。

我加入学生会的那一年,刚好有前学生会主席去省学联任职执行主席,也回来给我们开展培训,那时候的我感觉像是在混官场一场,这些人都好牛逼。

于是我也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到学生会里,我应聘了好三个部门,有两个部门没有看上我,最后有个新成立三年的部门通知我进行二轮面试,经过三轮面试以后,我们16个伙伴进入了试用期,经过了一个月以后,我们有10位伙伴正式进入了学生会。

至少从“干部选拔”的角度来看,这学生会还搞得挺正式的,“层层筛选”。

我这个人就是渴望“建功立业”,出身平凡,但是不服输,内心憋着一口气,一定要混出人样。

我进去以后就期待着自己能够混到主席的位置,我们的主席都是要大四的师兄师姐才可以担任,而且我这种学文科的人还是有希望的。

于是我成为了积极分子,主动揽活,哪里需要人马,我就在哪里。

混着混着,学生会的几个“大佬”都认识我了,我继续努力刷脸,多干活,在诗酒趁年华,努力就现在。

我觉得我大二肯定是可以留任部长的,因为干活给力,工作卖命。但是为了能够靠近权力核心,我申请面试主席助理,最后弄完了所有面试,新任主席告知我们本届学生会取消主席助理,学生会部分部门要进行合并,而且鼓励跨部门发展。

我们部门足足有5个人留下来,正常情况下,一个部门最多3-4个人可以留下拉力,但是我们师兄师姐当初很用心的带我们,我们都表现还挺不错,于是成为了新一届学生会最大的赢家。

然后我去了一个边缘部门,这个部门跟学生会的关系不是很大,它甚至同时接受学校两个不同行政中心的领导。

于是我的“官路”就这样被断了,在这样的部门里,我们的存在感是非常低的,人也很难招,招进来以后,也很难给他们很好的上升空间。

所以我挺讨厌那个主席的,我和三个主席打过交道,他是我认为三个里面能力最差的人,而且在职期间,搞了很多噱头,断了很多人的机会。

这种人出去社会混怎么样我不住地,但是他是很难得人心的,做不了老大。他当初之所以能够留任,我觉得很大概率是因为其他的副主席都无心留任,他是捡漏的。

未完待续...

后续会有职场菜鸟阶段、职场老鸟阶段、职场成熟阶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