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欢乐的除夕》||六年级 张雅琳​

 新用户2674nP2c 2023-07-05 发布于广西

欢乐的除夕

湖北省松滋市洈水镇西斋小学六(4)班 

张雅琳

指导老师 张新

临近春节,村子里,家家户户洋溢着忙碌、紧张的气息,大人们哪里能有什么空闲,要检查有没有备好各种时兴的年货,有没有准备好烟火,有没有准备好新年红包……要说空闲,也只有上幼儿园的小孩才能体会到吧。
除夕那天,早上一开门,饭菜的香味从四面八方飘来,让人不禁陶醉,空气里也充满了甜香的滋味。听到远处的鞭炮声响起来,我们知道别人家的“团年饭”开始了,便跑到厨房催促“大厨师”:“奶奶,我饿了!妈妈,快点呀!”其实我们并不饿,只是觉得不能落在别人后面,毕竟这团年饭还是早点好啊。
往年这个时候,爷爷和爸爸总是在忙着贴看联,今年却没有,应该是受到疫情的影响吧。不过我还是觉得,贴上春联才更有过年的味道。这样想着,妈妈已经在吆喝吃团圆饭了。这才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无论是谁,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必定要赶回家吃团圆饭。幸运的是,我家的人全都到齐了。
全家人站在桌边,却不急于入座,因为先要请逝去的亲人们“吃饭”,这是从来也没改变过的一道程序,在每个人心里它都是很神圣的。爷爷将盛上饭的碗,满酒的酒杯放在桌上,还不停地说着一些祈求保佑的话。一会儿后,爷爷将那些酒杯端起来,把里面的酒轻轻倒在地上。这一切完成后,我们才可以开吃了。
别看只是一桌饭菜,可其中的寓意却是丰富而又美好的。鱼糕是必须要有的,这也是我们家乡的名菜。它还有个名字:年糕。它象征着富足幸运,步步高升,也表达了人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鱼也是必须要有的,而且是最后才上的一道菜,它虽然上桌了,可不一定要吃掉它,因为它代表了人们岁岁平安,年年有余的美好期盼。还有很多菜,也很有讲究,只是我也说不上来。看着那满桌丰盛的菜肴,我早已经垂涎三尺,哪还有心思顾及更多呢。奶奶一直在往我们碗里夹菜,却很少给自己夹菜,妈妈在一旁看不下去了:“妈,您也多吃点,孩子们想吃什么他们会说的。”说完,夹了块鸡肉放入奶奶碗里。坐在奶奶身边的爷爷也开口附和道:“是啊!又不是没有了!”引来一片笑声。这是一年中家人团聚的时刻,也是一年中全家最温馨的时刻。
吃完团圆饭,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是最开心的时候了,也只有这时,我们才能自由地玩,没人干涉。今年,我们依然一起玩游戏,名叫“鬼抓人”。很不幸,我当了“鬼”,想到去年败给那狡猾的“地鼠”,兴趣顿时失了一半,再加上对对手的“畏惧”,实在没有信心了。不过,本以为会像去年一样输得一败涂地的我,居然一上场就被幸运之神眷顾,成功抓住了他们“一群人”。这让我重拾信心,与他们展开了无休无止的激战……我们尽情地跑啊,跳啊,喊啊,将近三个多小时的游戏,别提多有趣了。
玩够了,嗓子喊哑了,腿脚也筋疲力尽了,还有一个欢乐的压轴戏等着我们呢,当然了,那就是看春晚。我们洗了澡,换上睡衣边看电视边等待着。春晚的节目越来越精彩,内容也更丰富了,虽然我感到眼睛都有点酸涩,但还是将春晚看完了。这时,我们已走进新春。
零点过后,所有人都上床入睡了,一时间,万籁俱寂。除夕之夜,宁静而又安详……


点评:
这篇文章以“快乐的除夕”为题,意在通过对除夕这一天中的经过情形的描写,表现家人团聚、欢度除夕的温馨甜美,表达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作者抓住“年前准备”“吃团年饭”“玩游戏”“看春晚”等场景生动地描绘了一幅一家人共度除夕、其乐融融的民俗风情画。有别于一般的文章,作者的取材非常真实、灵巧,它完全来自于自己的节日生活,完全是基于自己对节日的内心感悟,加上详略得当、语言生动、描写准确,使人读来真实感人,富有生活气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