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玩法养育》晴天妈妈  情绪管理

 地势坤A 2023-07-05 发布于广东

Part3:玩出孩子的核心能力

1、情绪

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元能力”

20世纪90年代美国美国中小学就开展“社会情绪学习课”为第二课堂。

社会情绪学习,是指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发展对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做出负责任的决定,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效地处理各种问题的学习。

幼年的情绪经验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去积累正向的情绪经验。帮助他成长为身心和谐的社交达人,与自己与他人合作。

比如小婴儿半夜哭闹,妈妈:“宝宝,你是不是饿了啊?哪里不舒服了吗?来,妈妈拍拍你,喂喂你,乖宝宝,我们一起睡觉😪吧”。

孩子会感受到“我是被呵护的”。

那些被父母及时回应,用积极的情绪和态度给予情感支持的婴儿更容易形成安全的依念关系,长大后更容易成为积极乐观、善于交际、幸福😊快乐的人。😁

无论是嗷嗷待哺的婴儿,还是青春期的少年,都需要被父母关注、支持、陪伴。尤其重要的是在孩子生气、伤心、哭闹、大发脾气等看似是问题大爆发的情绪化时刻,父母要积极回应,积极关注,极大地影响孩子社会情绪经验的形成。

在我们的文化中父母压抑自己的情绪,把孩子也驯服、服从、乖巧、听话,老老实实的,这都是不对的。为什么?因为我们不仅自己没有办法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还要求孩子也做一个无情绪的人。

这种方法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大的障碍。

通过玩,父母帮助孩子积累更多积极的情绪经验,学习更有效的情绪管理技能,重塑内在自我与外在世界的和谐关系,最终成为一个有能力“让别人舒服、更让自己愉快”的幸福😁宝宝。

毕竟幸福😊是比成功更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2、“我生气了!”

玩出孩子的情绪力

破译情绪密㊙️:

人类80%的脑细胞是在3岁以前形成的,(语言、音感和记忆等代表智力功能的细胞)。但情绪的发展还不健全,要到青春期结束,甚至20岁以后。

情绪有消极和积极之分,消极情绪是不好的

消极情绪应该被制止

孩子最好永远快快乐乐,不要出现消极情绪

3、控制情绪三部法:

第一、充分共情

站在孩子角度和孩子一起体验细微和复杂的感受。询问时尽量描绘出细微复杂的情绪和感受。同时用拥抱、抚摸等肢体接触帮助建立亲子连接,会让孩子的情绪很快平复下来。

第二步,识别情绪

如果孩子在经历一个事件以后知道自己的情绪是怎样的,并且描述出来,那么孩子的问题解决了一半。如家里有一堵涂鸦墙。我会把小猫的各种情绪表情都画在墙上,让孩子描述是什么情绪,还让孩子猜猜小猫可能发生什么事情。孩子有时说:“小猫的鱼被抢走了,她很伤心😭。或者“天黑了,小猫很害怕😨”

我们还会一起在纸上画“情绪卡片”,把各种各样的情绪都画出来。到爸爸妈妈的情绪。有时故意画错,让他们纠正出来。

强烈推荐动画片《头脑特工队》研究出情绪管理的策略模型。五个情绪小人。

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就会问他:

“你脑袋里是哪个小人儿在跳?乐乐还是怕怕?”

“还有哪个小人儿在跳呢?”

我们对孩子的情绪进行确认,才能让孩子学会了解自己的情绪。在这个给孩子“贴标签”的过程中,孩子自然识别了自己的情绪,并且把情绪和理智慢慢结合起来。而情绪的发展,也会反过来有助于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成熟。

第三步、提出解决建议,引导控制情绪。对于孩子,尤其是语言能力有限的小宝宝,很容易在遇到情绪问题时发生攻击行为。比如:

“宝宝,刚刚发生了什么事?”(询问事情经过)

“她抢了我的石头!”(描述事实)

“所以你很生气,因为你的石头被拿走了。”(帮助表述情绪)

“对的,我真的很生气!那时我的石头。”(表达情绪)

“你可以用嘴巴告诉小朋友你很生气,而不是用手。我们是不是有更好的办法?”(提供建议,寻找替代方案)

“对不起,我不该推你,但是我很生气,这是我的石头,你一会儿必须还给我。”(表示歉意,表达情绪,描述事实,解决问题)

在之后遇到有社交问题,甚至孩子有冲突的时候,我都会提醒他:“你可以用嘴巴告诉对方你的感受。”

引导孩子表达情绪的重点就在于让孩子感受到:

一、一切情绪,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是被接纳和认同的。

二、情绪可以被接纳.行为需要被规范。

攻击性游戏,如拳击,可以帮助孩子释放负面情绪。

3、“我不怕!”

玩出孩子的抗挫力

人生赢家:

输的起的孩子,才能赢的起。核心在于韧性

输的起的强韧性的孩子具有以下特点:

一、足够的社会支持😁。应与一个以上的成人有长期稳定的爱与支持关系、安全的依恋关系,这不仅可以来自父母,也可以来自多个扶养人。

二、足够的掌控感。生活环境的稳定、和谐、规律,都有助于孩子预测自己的稳定性。知道自己是安全的、可控的 ,孩子也不容易陷于无助中。

三、足够的自律和执行力。能够自己解决问题,这样的成功经验会帮助孩子很快重拾自信。

四、足够的精神支持

比如信仰或者文化的支持。比如二战受创地区,孩子的精神恢复更理想。有精神支持的人不容易把一些意外事件认为是必然,也更容易相信生活很快会好起来。

过程导向:

夸奖出孩子的成长性思维

夸奖努力不夸奖聪明

夸奖事实不夸奖人格

夸奖过程不夸奖结果

夸奖具体不夸奖全部

心理营养:

爱是抗挫力的基石

“情感支持”,越有爱,越强韧。我们讲孩子的情绪管理、社交养成、习惯培养、性格塑造等,核心都在于让孩子觉得“有办法”、“有能力”、“我可以”。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孩子觉得我是值得被爱的,我的错误是可以被包容的,我的情绪是可以被接纳的。家人的爱,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孩子自爱。

想想看,在挫折面前,孩子自己已经觉得无助、无望,再想想等待自己的可能是父母家人的苛责和批评,那么更无法坦然面对后果了。可怕的不是挫折,而是挫折带来的更多的不被爱。

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如此描述自己:“出生于一个乐观的家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