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与《易经》内在关系探索(纲要) 陈红涛 (

 卓尼中医院华华 2023-07-06 发布于甘肃
《黄帝内经》与《易经》内在关系探索
(纲要)

陈红涛
(国家突出贡献专家·教授)

一,两者是中华文化原典

《易经》是中华民族对宇宙社会的认知模型,乃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中华文化之源头。
《黄帝内经》是中华民族基于《易经》思想,而构建的人类生命体系之百科全书。

二,医易同源

两者都来源于原始人类的宗教活动巫术,最早巫医一体。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出现了对祖先、神灵崇拜的原始宗教。于是便有了与鬼神沟通的社会角色——“巫”,继而巫术就承担起祭祀、占卜、祈禳、祈鬼、驱魔袪病等活动。
我国最早的医者,就是“巫”,即“巫医”,“立巫医,具百药,以备疾病”。
彭祖乃“巫彭”,“系人类医养之祖。
《山海经》《逸周史》《世本》称“巫彭初作医”。
《吕氏春秋·勿躬》载:“巫彭作医,巫咸作筮”。
汉·许慎《说文·酉部》解:“医者,治病工也。……古者,巫彭初作医。”

三,阴阳,是两者共同的核心理论基础

庄子一语中的:“《易》以道阴阳”。
《易经》称:“一阴一阳之谓道”。故64封开局两卦,乾与坤,便是最大的阴阳。
64卦,由8个基本卦象构成,即乾、坤、震、巽、离、坎、兑、艮,分别代表自然界天、地、雷、风、火、水、湖、山8种最常见的自然事物;这8个基本卦象,又是由—、--两爻即阴、阳组成,所以,《易经》把阴阳两爻作为2个最基本的元素看待的,64卦所有卦象的变化,均可归结为阴阳两爻内在的变化。
《黄帝内经》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易,但,它发展了《易经》的阴阳思想,认为阴阳是天地万物的总规律,是天地万物产生、发展、壮大、衰亡的内在动力——“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从天地、万物、变化、生杀、神明等五个维度,论述了阴阳。
故中医学的整体理论基础,正是阴阳,中医学从始至终,不离阴阳。

四,两者均采用五行范畴建立一种符号系统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先哲用以描述宇宙生命属性规律的另一种符号系统。
天体有金木水火土五星;
人体有心肝脾肺肾五脏。
五行之间发生的生、克、乘、悔、藏,反映了五种属性物质、结构、能量、信息之间的互相联系、运动和变化。
《黄帝内经》更将阴阳五行紧密结合运用,解读人体生命变化的规律。
诸如《逸周史》等有载:“巫彭初作医。周官曰:五谷五药养其病,五气五声五色视其生,观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五脏之动,遂有五毒,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气,养之以五味,节之以祛百病”。
《内经》标立“五养之道”:“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里的气味,正是指“五气”“五味”,确立“六个五”的“五养之道”。
   阴阳是源,八卦和五行是流。

五,两者均运用象数思维模式,构建理论体系

《易经》以阴阳八卦六十四卦来取象运数比类,为天地宇宙及社会人生建模,“以通神明之象,以类万物之情”。
《内经》运用象数思维,建立了脏象学说;运用《易经》三才、六爻理论,提出了三阴,即少阴、太阴、厥阴,三阳,即少阳、阳明、太阳相协相调的“六经”与十二经脉理论。
手三阴三阳,与足三阴三阳,便构成十二正经脉,与地支十二呼应;参照八卦,确立了十分重要的“奇经八脉”小系统,而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交会之“八脉交会穴”,我称之为“人体核反应堆”。

六,《易经》为天地社会大宇宙建模;
《黄帝内经》为人体小宇宙建模

《黄帝内经》的阴阳、五行、八卦和藏象、天人相应等理念,都是与易学相通的,充分体现医易同源,医易同构;天人合一,天人同构。
《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章“上古天真论”就开宗明义:“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
综之,《易经》是飞天,《黄帝内经》是落地,落在人的生命上。
我将此归纳为——

《易经》为天地社会大宇宙建模;
《黄帝内经》为人体小宇宙建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