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1054】 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 家里添了一位新成员——大摩托机车。 一日,先生向我发出了郑重邀请:周未山里游。 问:“怎么去?” 答:“骑摩托车去。” 时至初春二月,乍暖还寒,我先是一惊,后之淡定。难得先生有如此兴致,怎好驳面儿,于是爽快答应,舍命也得陪君子。 先生邀我同行,更重要的是想让我体验他乐之乐。这好似十多年前他买彩票,中奖最多的一次自己没去兑奖,而是粗胳膊一挥,大方地把彩票递为给我:“这是最多的一次,你去兑奖吧。”我问:“多少啊?”先生答:“200块。”我先是哈哈哈…后并呵呵呵……但还是蹦着跳着去兑奖了。 把孩子安置好后,我和先生直奔机车俱乐部。 具体乐部负责人问到:“哥哥,你和嫂子都走了,那孩子咋办?” 一向不爱开玩笑的先生,貌似不可一世地尬笑到:“出去玩嘞,谁还管孩子啊!” 这让我瞬间想起先生爱听的一首歌:“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 所有在场的人被先生的冷幽默逗得尬乐。人到中年,懂得哈。 计划同行的还有俱乐部里的其他几位骑友。经商议,他们约好下午两点出发,我和先生无事于上午先行,大家在山里会合。 我和先生的首行之路选择了金堤,此时的金堤虽不似夏、秋之季的风景怡人,但人少车稀,显得极其素静,就是料峭的小风儿贼溜。 先生骑车,我坐后座。一路先生问的最多的就是:“冷不?” “不冷,就是手冷。” 为此,先生特意骑行到市区的超市,给我买了副厚手套。 行路中,先生时不时略带央求的语气说:“拍点视频呗,我发群里。” 哈哈,我不禁感慨,一个有超强定力的人居然也经受不住畅快之感的“颠簸”啊,明明就是想“炫耀”嘛!面子里子都得给,于是我拍我们的骑行、拍路人的骑行、拍大山的巍峨、拍山路的崎岖……尤其拍弯道的驾技(先生边指挥,我边拍)。 我的小手备受冷风摧残,后来索性不拍了。 问:“怎么不拍了?” 答:“手快被冻僵了。” 先生说:“可以带着手套拍啊。”我立时横眉冷对,朝着他的大头盔使劲比划了两下。 不多时,先生提议让我来骑车,他坐后座。咦咦咦…… 就这种大型摩机车,我小时候学骑好几次,愣是没学会,看见它心里就发怵! 不过在先生的真诚鼓励和悉心指导下,我还是做了尝试,咦,居然会了。骑了一段路程,毫无安全感可言,我自己主动放弃,驾驶权交还给先生。暂不论驾技如何,但先生骑,我心里踏实。 途中最能触动神经的要数辉县十八盘处了,山路曲里拐弯儿,先生一句:“抓紧了哈。”我秒懂。顺势而上并觉不出什么来,到了山顶才看清路况的真面貌:几近于路上路。骑车比开车多出了好几分刺激啊! 几年前的春天,我曾开车带着孩子和家人到过这里,在山顶拍下一张照片。山路在群山间穿梭,类似于在一张绿色的幕布上画出了几条灰色的线,线条清晰,色泽明艳。此时,我站在山顶向四周张望,又在同一位置拍下一张照片,灰色的群山有一种复古的单调美。四季之中,春有春的盎然,夏有夏的浓烈,秋有秋的怡人,冬有冬的清冷。同一地点,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风景,同样会惊艳了人心。两张图片拼在一起做了对比,开心地拿给先生看。 不入一“圈”,不知一“圈”之乐。山间骑行果真飒,飒就飒在时时有视觉的冲击,飒就飒在刻刻有身体的张驰,飒就飒在随意而走随心而停。一路上,迎面时遇素不相识的骑友,他们的骑行队伍长时多达二十几人,好不壮观!一闪而过的同时,先生和他们彼此都会给出一个大拇指。每遇一波儿骑友,“大拇指”成了标志性动作,大有一幅“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姿态。一骑友指着我们的大机车说到:“我朋友去年买了一辆,骑了八个月没停点,愣是一点毛病没出。”我和先生相视一笑,心里在嘀咕:“嗯,值了!” 我们的队伍于傍晚7时左右,集合于山间的农家聚餐。席间一对青年夫妇吸引了我的目光。 看上去那对年青夫妇三十五六岁的样子,而且他们还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机车骑行不是只能带一个人嘛?经聊得知,男子骑行,女子开车几百里地带着孩子紧随其后。女子一扶脸上的眼镜,笑道:“我就是想跟着出来看看他们骑行,看着感觉也挺有意思的。”女子表现出的幸福满足的模样儿瞬间感染到了我。幸福真的很简单。 第二天,我们的骑行队伍沿着一条只有一车身宽的山路盘旋而上,女子开车带着孩子一路跟上。当遇一狭窄处时,我曾经开车在此掉头原路返回,而人家毫无怯懦,勇敢前行。佩服!路上休息时,年青夫妇总是在若无其事的对“骂”中开始交流,尤其是男子只要一张嘴,几乎就是什么什么什么,俩人一会儿吵红了脸,一会儿又喜笑颜开。这是属于他们俩人的特有的相处方式。 当我们遇一地势坎坷路段时,轿车实在过不去,男子骂咧着,但还是主动帮媳妇儿调头。其余骑友皆劝:“让你媳妇儿原路返回吧。告诉她在哪里集合。”男子说:“别了,她自己回去我不放心,我和她一起原路返回。”典型的相爱相杀型!更验证了我的理念:相敬如宾是神话,柴米油盐才是人生。 正是因为山高路险,人烟稀少,所以山是山,树是树。在山的背面,我们看到的是大山本色,该灰的灰,该黄的黄,该青的青,没有任何多余。站上山顶,缓视四周,大大小小的山高低起伏,连绵相接。偶尔还有鸟儿飞过留下几声的“叽喳”。“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文豪之笔一言道尽吾家胸中之“丘壑”。 除了满眼的自然舒适,当然也有行路中的提心掉胆。山路上冰雪覆盖,骑行需两脚着地,机车还是会晃晃悠悠。几近于耸立的S弯儿,绝对比练车场的S弯儿更“S”,手心儿里冒汗实数正常。在之后的通途上,我们的骑行队伍“顺溜”起来,一会儿成直线,一会儿成“S”线,变换自如,身体仿佛也随着车子变得柔软起来。 路人们打开车窗或停下脚步,拿起手机开拍我们的队伍。 我家先生露出了平常真真难有的“得意”之态,语出惊人:“咱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这言语既诗意,又哲理。真不愧人家学生时代写的作文总会成为全班范文。咿呀…仰视! 正在“得意”之时,领队的机车戛然而止,原因是打不着火了。领队就是领队,他骑在车上,让两个队友在后推车,推行速度逐渐加快,机车居然神奇启动恢复正常。唉,可惜好景不长,没多大会长的功夫又停了下来,还是打不着火,大家轮番进入推车之列。 也不知经过了多长时间,我们在“推”“行”之中终于和那对年轻夫妇汇合了。哈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可以称得上祸不单行了。因遇上修路,我们临时改走基本可以通行的小山沟,男子的机车底盘低,被石头碰烂了油箱,油漏了一路,直到完全漏完而被迫停下来,只能等贷拉拉的到来。为了驱逐我们在等待过程中的无聊,领队在长达几百米的、没有任何车辙的、铺满了大小不一的石头的山沟里,表演起了车技,时而神龙摆尾,时而金鸡独立……。原来摩托机车还能这样“玩”?! 可是我们没有等来“货拉拉”。无耐之下,我们用绳子把摩托车跟轿车连在一起,用轿车拖着走。因为女子没有掌握好车速,男子骑在摩托车上一下子就被带“倒”了,人和车一起倒地。俩人又嚷嚷起来,吵到都没脾气时,一合计,干脆把摩托车往路边一放,先让人吃饱,再想办法。心可真宽啊!大家一起联系“货拉拉”,终于有个肯来的。年轻夫妇临走时,言说:“我们先行一步,回家炖好肉,等着你们一起回去吃肉喝酒儿。”我内心不禁在啧啧称赞:真是飒!心态决定状态。 他们走后,我们又成了“风景”。一路上边行边推车,边推车边行,直到后来,“推”也不行了。夜幕降临,大家聚一起打开手机的手电筒用做照明,将领队的摩托车与另外一辆车并排,把两车的供电线路接在一起进行打火,摩托车终可重新启动上路,所有人跟着欢呼雀跃起来。每每这个场景下,路人们总会转过身来“目送”我们很久很久。曾几番这样的场景,我们自己都记不清了。此后,领队打前阵,我们所有人断后,唯恐他的车再出“乱子”。倒是领队感觉不好意思了,他让大家有事的先走。但是这之中即便是有人需要上晚班,也没有一人先行离去,而是等待集体归巢。 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什么大不了!要坚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遇事往大处想,朝远处想,一切自豁然开朗。正是一次次不同的人生阅历,丰富了我们的内心世界,历练了我们的人生格局。一次阅历“助”我们前进一程。 想风景,看风景,成为风景……,我们在路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