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裘沛然重用升麻经验

 紫天辰 2023-07-06 发布于陕西

升麻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微寒,味微甘、辛;归肺、脾、胃、大肠经。其基本功效有疏散退热、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多用于外感表证、麻疹不透、齿痛口疮、咽喉肿痛、温毒发斑等。临床常用量为3~9 g。

裘沛然重用升麻经验

升麻的功用,自金元医家张元素提出“升阳于至阴之下”的观点后,一直作升阳举陷之用,且剂量较小。弟子李东垣宗其说:“人参、黄芪非此(升麻)引之,不能上升。”李时珍乃以药名定药性,如说:“其叶如麻,其性上升,故名。”后世皆沿用其说。但考金元以前的历代名家均作清热解毒药使用,如《神农本草经》载升麻“主解百毒,辟温疫瘴邪”。《金匮要略》用升麻鳖甲汤治阳毒发斑,方中升麻用二两;《肘后方》以水浓煮升麻一升,治天行发斑疮;《千金要方》用升麻与黄连相配,治口热生疮;宋代名医朱肱有“无犀角以升麻代之”的记载,说明两药功用非常接近。以上所述,都与元素所谓“升举阳气”之说格格不入。那么,究竟孰是孰非?裘氏付诸临床加以检验,常以升麻与玄参、连翘为伍治咽喉炎、扁桃腺炎;与黄连、黄柏、鳖甲、龟甲等合用治白塞综合征;与石膏、知母同煎治牙龈炎;与人中白、黄连、人中黄相配治顽固口舌生疮;与连翘、生地黄、葛根、石膏、黄芩、黄连相配治高热发斑;与茵陈、黄芩合用治急慢性肝炎等,均收到良好效果,剂量一般用15~30 g。通过大量的临床验证,认定所谓“升阳”之说只是一种望文生义的臆测之辞,而解毒、清热、凉血的作用是确实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