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法|“放过自己”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生课题

 阿媚活力补充站 2023-07-06 发布于北京

看到coco因为抑郁症离世的消息,觉得还有些不太真实。

觉得她是一个外表看着很阳光的人,很加州很活力满满的感觉。我还特别喜欢她上《我是歌手》时改的那首《不潮不用花钱》,没想到会轻生。

不想去看那些小道消息怎么揣测人家的真正原因,不是近身的人员,所谓的瓜真的是真相吗?

写这篇文章,是我想起了我曾经也有一段很低落、很没精力、很压抑的时光。整天像被什么东西压着,吸口气都上不来的感觉。

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在网上找了一个抑郁心理课程,一点一点对着学习。

听了老师的专业指导,第一次知道抑郁情绪不等于抑郁症。

后者是生理性病症,需要去医院就诊,进行药物治疗,还容易复发。

第一次知道抑郁不等于不快乐。

表面快乐的人也有可能抑郁,抑郁的对立面是活力。这也是我公众号名字的由来,我想做一个充满活力的人。

第一次知道人可以向外界表露情绪,可以承认自己心情不好。

那些没有向外界发泄出来的情绪,都会转来攻击自己。

第一次知道“向外界表露情绪”和“发现自己的真实感受”是两回事。

人应该是努力去发现自己的真实感受,如何表达出来另外再说。

第一次知道消费型方式对缓解抑郁情绪没有什么作用。

第一次知道所谓的“负面情绪”,其实有它的意义所在。

后面又陆陆续续东学西学了一些东西,才算重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正向心理

我突然觉得,“放过自己”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生课题,但却很少有人教。

整个社会中都是呼唤你要积极、要向上的声音。

父母希望你成才,班主任希望你考个好成绩,领导希望你用力干活出业绩。

自媒体账号希望你情绪波动(什么自律的一天,什么xx岁赚了xx万),从而获得注意力停驻的流量。

但很多时候,真是要自己放过自己。弹簧一直紧绷地拉着,终有一天会断裂的。

真的有这么多一定要做到120%好的时刻吗?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100%完美吗?

所以我现在很多时候,在即将陷入完美主义的时候,都会对自己说“放过自己啦”。

第一次学做包子,确实包得很丑,“放过自己啦,第一次做,想要怎样”。

第一次去尝试自己不熟悉的文案内容,写得焦头烂额,“放过自己啦,我先写个草稿,不管怎么就先堆点东西,要改再说”。

只有自己,才能按下放松弹簧的按钮。别人无法帮你去按。

每个人的人生都掌握在自己手上,冷暖自知,对自己的评判标准都有自己的定义。

我们无法对别人的选择轻飘飘地说什么好或不好,应该或不应该。

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过自己的人生,这是我可以做的。

图源unsplash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