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只有三位庙号为“孝宗”的皇帝,谁更胜一筹?

 茂林之家 2023-07-07 发布于湖南

纵观古代帝王,庙号所用的字大多高大上,而以“孝”字为庙号的皇帝实不多见。“孝”虽然是一种传统美德,如果放在普通百姓身上那无疑是一种高贵的品格,可要是以帝王而论,治国平天下则显得更为重要。所以,以“孝”为庙号体现不出皇帝的雄才大略。在此基础上,历史上仅有三位以“孝宗”为庙号的皇帝。

一、司马聃

晋穆帝司马聃(343年-361年7月10日),字彭子,生于建康县(今江苏省南京市),东晋第五位皇帝(344年11月18日-361年7月10日)。司马聃是晋康帝司马岳与康献皇后褚蒜子的长子。

建元二年(344年),司马聃被立为太子,同年,晋康帝驾崩,年仅两岁的司马聃即位,由其母皇太后褚蒜子摄政,朝事则先后由何充、蔡谟、会稽王司马昱等人把持,司马聃在位期间先后由殷浩、褚裒等人对西部和北部的势力进行了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结果互有胜负。

其中,永和十年(354年),太尉、征西将军桓温北伐关中,大败前秦。桓温还消灭了在四川立国的成汉,并且于永和十二年(356年)夺回洛阳,虽然不久就因为粮运不继而撤退,东晋的版图仍然有所扩大。

不过,到了升平五年(361年)五月,司马聃在显阳殿驾崩,时年仅19岁,这显然属于英年早逝的情况。司马聃去世后,葬于永平陵,庙号孝宗,谥号穆皇帝。总的来说,对于司马聃这位孝宗皇帝,在位期间还是有所成就的,不过这主要归功于桓温。

二、宋孝宗

赵昚(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秀王赵子偁之子。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赵昚被宋高宗立为皇太子,同年即帝位。即位后,宋孝宗追复岳飞官爵,起用主战派首领张浚为江淮东西路宣抚使,统兵抗金,并驱逐了秦桧的党羽。

在和金国的作战遭到失利后,赵昚仍不忘抗金,起用主战派首领虞允文为宰相,命各地修筑城防,准备收复失地,但因虞允文在四川病死未遂。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孝宗让位太子光宗,退居重华宫为太上皇。五年后病死,享年六十八岁,葬于永阜陵(今浙江绍兴东南宝山)。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宋孝宗堪称南宋最为杰出的君主,他在位时期也被描述为南宋王朝的黄金时期。因此,和司马聃比起来,宋孝宗的成绩自然是相对突出的。

三、明孝宗

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明朝第九位皇帝(1487年-1505年在位),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生母为孝穆纪太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朱祐樘即位,年号弘治。朱祐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女色,勤于朝政,大开言路,驱逐奸佞,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史称“弘治中兴”。

虽然朱祐樘在位末年宠信宦官李广,但是他立刻改过自新,历代史学家对他评价极高,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就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祐樘驾崩于乾清宫,在位十八年,享年三十六岁,葬泰陵,庙号孝宗。总的来说,由于明孝宗励精图治,使明朝再度中兴盛世,朝政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富裕、天下小康,是明代历史上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之一。所以,在三位孝宗皇帝中,笔者认为朱祐樘更胜一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