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满月后,月嫂竟然不走,还说免费带娃,走时留下一封信。

 云舒品生活 2023-07-07 发布于黑龙江

刘老汉老伴去世的早,自己一个人把儿子扶养成人,还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

儿子刘云也很争气,毕业后就应聘到一家大公司,年薪三十万,只是工作很忙,996还要黑加白。

刘云是个很传统的年轻人,他认为结婚生子是对父亲那么些年扶养的最好报答。

所以他很快处了个对象,女友叫韩冰,知书达礼,韩冰还有个弟弟上高中。

两个年轻人的三观很和,相处一年后,就谈婚论嫁了。

结婚,得有婚房,刘云知道父亲没什么钱,就把自己一点积蓄交了首付,剩下的贷款30年。

成家后,刘云就商量把父亲接过来住,他觉得父亲为他操太多的心了。

可韩冰有点发怵,家里就那么点地方,多个外人有诸多不便,又是公公,找各种理由拒绝。

架不住刘云软磨硬泡,韩冰也不能直接了当的反驳刘云,那毕竟是刘云的亲爹,孤苦伶仃的,也不容易。

于是就说,老人想来就来吧,只是我们没有时间照顾他。

就这样,刘老汉来到了大城市的儿子家。

谁知刘老汉来了以后,不但不需要他们照顾,还每天给他们小两口做早餐吃,家务还有人做了。

这让韩冰很感激,不知不觉,把公公当作了自己的老人。

很快,韩冰怀孕了,生娃时,两个年轻人犯了难,韩冰妈妈得在家照顾弟弟,他高三了。

自己休产假,工资也掉了一大截,去除房贷,增加人口,这财力吃紧呀!又没婆婆帮忙,这可怎么办?

刘云安慰妻子:

“冰冰,不用愁,我可以多加几个班,来年再拿个大项目。”

“你累得像驴一样,我也心疼呀!再说你回家还得跟着做家务……”

刘冰想到未来孩子出生的诸多事情,也有点头大,翻来覆去睡不着,一时没有个好办法。

可没想到,临产前,刘老汉就请了个月嫂,笑眯眯对儿子媳妇说:

“我老汉要有孙子了!你妈妈走得早,我又不方便照顾,我就给你们请个月嫂,放心,工资我都预付啦。”

夫妻俩一听,眉开眼笑,这也太及时、太暖心了!

刘云就问:“爸,您哪来的钱?”

“你过年过节给我的钱,我都存着呢,这不正好用?”

刘云眼眶一热,喉咙就紧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可是,月嫂请来,人家住哪呀?两居室。

刘老汉又开口了:

“这段时间,我也帮不上什么忙,刚好你二舅那里要找个看门替班,我去干个把月。”

这夫妻俩再笨,也知道是父亲为了给月嫂腾地方才走的,心里不是滋味。

“爸,这个月委屈您睡沙发,一个月后,月嫂走了,您还住那屋。”

韩冰真诚地说。

“不,我住客厅你们都不方便,我还是走吧,再说,我答应你二舅了。”

就这样,刘老汉带着几件衣服就走了。

韩冰生了,是个大胖小子,月嫂如约而至,可奇怪的是,这么重要的时刻,刘老汉竟然没有来,刘云不觉有点失望。

要说这月嫂唐阿姨,无论是照顾孩子和产妇,都尽心尽力。

小两口也很省心。

可是满一个月后,月嫂并没有要走的意思。

继续忙里忙外的,帮他们照顾孩子。

“唐姨,这出满月了,我们也可以尝试自己带娃了,您看……”

“不碍事,我再帮你们带一阵子,这大胖小子,忒招人稀罕了。”

“可是,我们经济上……”

“哦,不碍事,我呀,免费带娃!”

“啊?免费!?”那您这不是亏大了?”

要知道,月嫂的工资可不低,打底都是8000呢。

“嗨,要说这赚钱呀,没个够,你们小两口平日对我也不错,我呀,自愿的。”

小两口一听是又高兴又感动,自此后,他们和保姆相处的更加融洽,就这样又过去了两个月,孩子三个月了。

期间,刘老汉回来看过孙子几次,看到隔辈人,刘老汉喜欢得不得了,嘴巴始终都合不拢,满眼的爱意,每次都恋恋不舍地离开。

刘云还发现,父亲脸上有了疲态,于是就跟父亲商量,让他回家,把月嫂辞退。

谁知,刘老汉连连摆手:

“看大门的活不累,就是熬点夜,没事没事!”

直到第五个月,儿媳妇要上班了,刘老汉突然回来了,说不走了,回家帮忙带娃。

这一决定,让小两口始料未及,他们还没和唐阿姨说好。

可是唐阿姨却象和刘老汉商量好了一样,把衣服收拾好,说是要辞职了。

刘云夫妻俩对视了一下,不知就里。

打算塞钱给唐阿姨,可是她说什么都不要。

而刘老汉回来以后,就进入了带娃模式,帮忙冲奶粉、换尿不湿、哄睡,竟然做得有模有样。

“爸,您真够专业的,好像学过一样!”韩冰惊讶。

刘老汉笑而不语。

6个月后,韩冰放心地把孩子交给了公公,轻装上阵了。

她和刘云简单地认为,父亲原本就心灵手巧,啥事一学就会。

直到有一天,韩冰收拾孩子的小衣橱时发现一封信。

她打开一看,当时就愣在那里了。

原来信是这样写的:

刘云,韩冰,你们好!

原本,你爸爸是不让我告诉你们实情的,可是半年多的接触,我觉得你们拥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爸爸,你们太幸福了。

其实?早在半年前,我就认识了你父亲,在康复医院。

那一次,他去看腰,听人说,我曾经做过月嫂,而此时,我在照顾我生病的父亲。

父亲瘫痪已经1年,我只好辞去月嫂的工作回来照顾他。

你父亲提出跟我换工,他照顾我父亲,而我来给你们当月嫂,工资由我定,差价他会给我补上。

他在我这里实习了一周,很细心,也很灵光。

我看他是个可靠的人,就同意了,正好,他是男同志,力气比我大,给老人翻身擦洗比我做的好。

而他闲暇时跑回来和我学婴儿护理,做得有模有样。

他说,儿子儿媳的经济压力大,他要有一份光发一份热。

如今,韩冰重返工作岗位,孩子也大了,你父亲掌握了所有孩子护理的技巧,他又回到家里照顾孩子,总之,他给予你们最大的方便和帮助。

人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你们的父亲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虽然他不让我告诉你们这一切,但是做为一个旁观者,我还是想把他所做的一切告诉你们。

他,值得你们更好的尊重!

看完了信,刘云再也忍不住,眼泪噗簌簌落下来。

父亲一个人把自己拉扯大自己不容易,如今又尽心尽力帮自己带娃,给自己减轻负担。

刘云看到父亲的腰上始终绑着一个护腰,恨自己太粗心,坚持带父亲去看病,医生说,老爷子的腰间盘突出已经很严重了。

可刘老汉从来不曾提及,实在疼得厉害,就吃片止疼片。

刘云当即决定再找个日工保姆来照顾孩子,韩冰也很支持,于是又把电话打给了唐姨。

唐姨父亲因病过世,办完了丧事,她正打算收拾一下,继续做月嫂去。

韩冰亲自提上礼物登门邀请,巧妙地劝阻:

“唐姨,你这段时间也挺累的,继续做月嫂没白没黑的,身体会受不了,不如先干日工吧,晚上还能休息,我们是老相识,孩子大人都喜欢你,来我家吧。”

唐阿姨一想也是,就又去韩冰家帮助带娃。

这回,刘老汉也不那么累了,晚上下班,刘云和韩冰还能吃上现成的饭,这可太幸福了!

半年后,韩冰偷偷对刘云说:

“你看咱爸和唐阿姨两个,合不合适?”

“啊?这?”

“你傻呀?爸为你操劳了大半辈子吧?不能有点自己的晚年生活?有个知冷知热的老伴?”

“理是这么个理,可怎么和爸爸开口?还以为我赶他走呢。”

“我来说呀,我觉得唐姨对咱们挺仰慕的!”

果然,唐阿姨那边半真半假的没拒绝,可是刘老汉却一口回绝了。

“这绝对不行,你们小两口,就别操那份闲心了。”

“爸,这都什么年代了?别人都乐不得的,您怎么人家送上门你还往外推呀?”

“孩子,我这都60的人了,身体还有毛病,不给你们添麻烦,我就烧高香了,还要给别人添麻烦,让我再欠别人的情义?况且,我再成个家,能空俩手吗?我现在啥都没有,我也不起那个心了。”

“爸!您看这是什么?这卡里存着10万块钱,不多,够您给唐阿姨买点衣服首饰了,这是您儿子的年终奖金。”

韩冰把一张卡塞给公公。

这时,唐阿姨抱着孩子进来了:

“刘大哥,我岁数大了,也豁出去了,别说咱俩这事成与不成的,有这几点我先说下。

第一,你的腰间盘不是不能治的病,我呢,学过护理,也可以帮你按摩。

第二,你不用有什么压力,一把年纪了,虽然都渴望有经济保障,但是更可靠的还是人品,这一年多,你这人品,我可是看得清清楚楚,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

第三,我已经领养老金了,虽然不多,可也不用别人养活。”

话说得明明白白,人家不就是图刘老汉人品好么?

这时,刘云不知从哪里变出一捧玫瑰花,塞给父亲。

“爸,打铁要趁热!”

“嗨!你们这俩孩崽子!还来鼓动你爹……这……

那……他唐姨,不,静文……请接受我一拜……不,不…”

刘老汉语无伦次,欢笑声溢出了窗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