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随笔:伊莎贝拉 武士女王(5-2)

 书虫小记 2023-07-08 发布于北京

146565日,大家在恩里克四世缺席情况下,把他12岁的弟弟阿方索抬了出来。恩里克四世急了,再次向帕切科求和,愿意恢复他原来的权力,并且同意把伊莎贝拉嫁给帕切科的朋友,另一位叫希龙的荒淫无耻的贵族。

幸亏这个希龙命够薄,居然在迎娶伊莎贝拉的当天暴病身亡!当然也不知是真病假病。

伊莎贝拉随后就被恩里克四世软禁在了塞戈维亚城堡里。此时,政变已经撕裂了整个卡斯蒂利亚王国,主教大人和新兴贵族大多支持十二岁的阿方索国王,老人们则支持恩里克四世。

内战很快爆发。恩里克四世一战即溃,被阿方索顺利赶下了台。

阿方索也体现出了一个内心虚弱而喜怒无常个性的小孩范——他下令把哥哥恩里克四世所养的动物全部虐杀——恩里克喜欢养动物,有一座动物园。

接着阿方索把姐姐伊莎贝拉从塞戈维亚城堡里解救了出来,两人继续合力攻打哥哥恩里克四世的残兵败将。

上述政变过程,也充分说明了当时欧洲政教分立体制的特点——几乎是从公元31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开始,欧洲就形成了以分权制衡为特征的政教分立体制

发展到中世纪后期,国王和主教没有谁能拥有绝对的权力,都必须玩平衡。这当然也可以认为是民主制的发端

这个关键时刻,发生了一件瞬间影响双方力量的事——本来拥护阿方索的托莱多地方势力,要求剥夺本地犹太人的财产,这一要求被阿方索拒绝。

恩里克四世赶紧送话给托莱多地方势力,答应他们的一切要求。突然间托莱多就反叛了。

14688月,就在阿方索决定率军打击托莱多的当口,他居然因为食物中毒暴毙!

伊莎贝拉瞬间又变成了孤身一人——这种情况几乎一直伴随着她的前半生。

这一下,把伊莎贝拉推向了真正的权力台前,她必须做出抉择

弟弟阿方索去世,她就是合法王位继承人,可是,她孤身一人,跟随阿方索的部队和贵族,并没有展现出对她的绝对顺从和拥戴。这个时候如果继续走阿方索的反叛和攻击之路,成功的可能性极小。

经过谨慎思考权衡之后,伊莎贝拉做出了她登上权力之巅最重要的一步决策——向哥哥恩里克四世投降,承认他为卡斯提利亚唯一的国王。这一年,她才十五岁!

这当然让恩里克四世喜出望外,很快就跟伊莎贝拉团队达成协议——恩里克四世承认伊莎贝拉对自己王位的继承权

恩里克四世甚至还承认了自己的女儿,并不是自己的亲骨肉——这种自作孽的事他也能干得出来——不得不说,伊莎贝拉已经看穿了这个虚无空洞的哥哥。

此后,伊莎贝拉又差点嫁给了英王爱德华四世的弟弟理查,理查后来继位成为理查三世,却又身死于政变——亨利七世推翻了理查三世,结束了金雀花王朝,开启了都铎王朝。

作者特别提到,莎士比亚当时为了取悦亨利七世,把理查三世描绘成了一个恶棍——亨利七世夺权成功之后,文人们几乎一夜之间改变了自己的立场,正能量必须持续改换门庭

恩里克四世为了妹妹的政治婚姻也真是伤透脑筋,最后只好选择旁边的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

不过伊莎贝拉其实芳心已有所许——是她当时与弟弟阿方索国王一起起兵造反时,与他们一同战斗的阿拉贡王子斐迪南。

斐迪南比伊莎贝拉小一岁,性情非常投合,两个人都喜欢读历史和哲学,在造反过程中可谓配合默契。

因为恩里克四世不准,他俩只好秘密结婚。那时候王族的秘密婚姻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首先要确保合法,要有教皇和主教的许可,其次是必须要邀请到双方家族的代表人物,这些哪一条都很难做到对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国王保密。

他们选择了一处偏僻的地方,距离马德里加尔有200英里的巴利亚多利德,两个人详尽一切办法各自摆脱各类监视和跟踪,走到了一起。14691019日,两人正式举行婚礼。

他们之所以能够顺利成婚,背后其实还有斐迪南的父亲,阿拉贡国王胡安二世的野心——他想通过这个婚姻来控制卡斯蒂利亚王国

斐迪南虽然只有14岁,也喜笑颜开,他的野心也不亚于自己的父亲。

年轻的王族夫妇俩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要获得两边族长的认可——尤其是卡斯蒂利亚的恩里克四世,他当然对妹妹伊莎贝拉的行为暴跳如雷。

为了安定人心,获取哥哥的原谅以及民众的谅解,伊莎贝拉必须要组织国务会议来对结婚事件进行解释。

组织这场国务会议,她小试牛刀自己的政治联络能力,需要得到大多数参加国务会议人的认可

不过这些小策略都被恩里克四世一一驳回。而且还拿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质疑婚姻的合法性,教皇的结婚许可证可能是假的,这就需要教皇保罗二世再次首肯才行。而保罗二世坚决不同意。

加上斐迪南年轻气盛居然还跟自己唯一的支持者安托莱的主教大人搞僵了关系,这样夫妇俩就被彻底孤立。

恩里克四世随着就剥夺了伊莎贝拉的王位继承权,并且削夺她的封地,让夫妇俩几乎到了绝境

147010月,伊莎贝拉生了个小公主,第一次当了妈妈。但是处境却始终十分危险。

为了回到阿拉贡国王身边寻求帮助,斐迪南只身回国,正好又要参加阿拉贡与法兰西的战争,所以一连几个月都不能回去,止不住开始各种寻花问柳,让伊莎贝拉极其痛苦。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夫妻俩的感情出现了深刻裂痕

147311月,恩里克四世病重,伊莎贝拉感到这个强势的哥哥可能来日无多,要做一些准备。

斐迪南得知之后,要求伊莎贝拉给恩里克四世写信,要求立斐迪南自己为卡斯蒂利亚的王位继承人。丈夫斐迪南的野心展露无疑

就在这艰难时刻,情况起了变化。

教皇保罗二世去世了,新任的西克斯图斯四世,力主要组织各国出兵征讨穆斯林。为了做串联工作,他委派了手下的红衣主教们到各国游说。

派到卡斯蒂利亚王国的是红衣主教罗德里戈·博吉亚。这是一个极其强悍的人物

此前,他完全是靠自己的舅舅——教皇卡利克斯特三世,重点关系户,以25岁年纪提拔到了红衣主教的位置——此前他居然连神父都不是。在舅舅关照下,他还得到了诸多荣誉。

我们想都能想到,这样让年纪轻轻就居于高位的他得罪多少人,多少人想把他拉下来。

不久,他的舅舅教皇去世了,这个罗德里戈居然还能在保罗二世教皇面前保住自己的这些荣誉和位置

你可以想见此人有多么狡黠!年纪轻轻,夺取了那么多的荣誉和那么高的地位,还能混得如鱼得水的,这种情商可不是一般的高

要知道,罗德里戈是西班牙人,在重视意大利人身份的罗马教廷中,一个外国人能混到这么好,那手段要何等的狠辣和巧妙,真是相当不易。去世的保罗二世是他支持担任的教皇,现任的卡利克斯特三世教皇,也是他哥们。

罗德里戈大主教同时还是一位文艺复兴的巨人,他赞助了不少艺术家、文学家,欧洲第一台印刷机也是他赞助的。同时,他后来还就成为了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教皇——亚历山大六世

博吉亚的到来,让困境中的伊莎贝拉看到了希望——她非常需要一位在教廷中的有力朋友的支援。

经过阿拉贡国王胡安二世的安排,博吉亚与斐迪南和伊莎贝拉都见了面,聊得比较顺畅。

博吉亚敏锐地意识到,这对年轻的夫妇也许就是西班牙的未来。他立刻介绍了一个得力助手给他们——西贡萨主教门多萨,让门多萨效忠这对夫妇,同时让门多萨升任红衣主教。

政治交易就这么进行了,大家各自同意给对方以最需要的助力,同时也从对方那里谋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14733月,有了红衣主教们的支持,形势开始扭转。

1472年到1474年,是伊莎贝拉独立开展纵横捭阖外交手段的时期,她要为了恢复自己的王位继承权而奋斗。对外先后主动与法兰西、勃艮第建立联系,对内则逐个城市逐个城市地拉拢。

1473年开始,卡斯蒂利亚又开始爆发各种骚乱,为伊莎贝拉提供了机会。这些骚乱仍然是以宗教为主,大多数卡斯蒂利亚境内的犹太人都该宗信仰了基督教,以他们的能干巧劲把持了各个行当,造成本地人普遍不满。本来是科尔多瓦的骚乱,很快就蔓延到各城,造成了全盘骚乱。

此时,穆斯林继续进犯欧洲,可谓内忧外患。

这个时候往往需要国王的铁腕和专断,而恩里克四世缺乏这跟筋。

伊莎贝拉决定行动——迫使哥哥承认自己的王位继承权。她为此需要京畿重地守护者的支持——她此前的联络行动奠定了基础,塞戈维亚城市的管理者是伊莎贝拉的闺蜜——比阿特丽丝,比阿特丽丝劝说自己的丈夫也倒向伊莎贝尔阵营,为此,伊莎贝尔许诺事成之后,将封比阿特丽丝的丈夫为莫亚侯爵

比阿特丽丝强势出击,劝说恩里克四世回心转意,恩里克正为国内外局势焦头烂额,想到有妹妹的加入,可能可应对这些局面,就同意了。

14741月,兄妹俩握手言和,吃喝一顿之后,恩里克四世突然再次发病,就此一病不起——中毒了吗?谁也说不清楚

伊莎贝拉这次坚定地留在了哥哥身边。1474104日,恩里克的宠臣,也是伊莎贝拉的仇人——胡安·帕切科突然暴毙,也挺搞笑的——估计是伊莎贝拉减除枝叶之举吧

恩里克四世越来越衰弱,伊莎贝拉则逐渐掌控了局势,井井有条地安排国内各项事务,逐渐获得民众认可。

14741211日,恩里克四世去世。

第二天,23岁的伊莎贝拉宣布登基。她是历史上唯一一位自己宣布自己为女王的女王

大部分城市都宣布效忠,门多萨主教、托莱多主教也均宣布效忠。唯一暴跳如雷的,当然是她的丈夫斐迪南——此时他还在法兰西。

斐迪南回到塞戈维亚,居然必须对自己的妻子行礼了,这让他感到莫大耻辱

不论是此前的传统或者当时的世界,还没有哪个女王这样做过。伊莎贝拉非常清楚,就自己身为女性而言,必须要有一个丈夫,而同时,她不是与丈夫分享权力,斐迪南只是女王的配偶,而不是国王,王只有她伊莎贝拉自己一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