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裳先生给我的28封信

 老鄧子 2023-07-08 发布于海南

图片

黄裳先生是著名的藏书家、散文家,也是资深的报人。最近,他的《前尘梦影新录》由中华书局出版了。

这部书采取手稿和排印对照的方式,布面精装,设计精美,编校为名社名手,是爱书的读者值得一读的佳作。

图片

图片

中华版和2008年线装版(豆瓣网友“诗神一笑”供图)。

图片

关于《吴骚合编》的题跋。黄裳先生当年买下这部“书林尤物”,不仅花了不少“小黄鱼”(金条),还搭上不少线装书,用现在话说,“任性”,一时传为书林豪举,也可以看出他作为藏书家的一面。

图片
2008年华宝斋影印的线装本也十分精心,按照原稿的尺寸,并且以白、黄两种颜色的纸来对应原稿的白棉纸和竹纸。豆瓣网友“诗神一笑”供图。

图片

中华版装帧设计也颇有特点。

这部书黄先生写于1973年左右,当时他的藏书全被抄家抄走,凭着记忆,写下了他收藏的五百余种线装书,其中不乏珍贵的版本。

这种经历,对于收藏的人来讲,是会很有感触、很有共鸣的。

图片

图片

余生也晚,和黄先生书信往来是晚近的事,因为陆灏先生的关系,我也约到过他的稿子。

二十多年前开始读他的文章,于是在编者和作者的往来中,我提了很多问题、感想,而他老先生更是一位勤于写信的人。他写给我的信都装在一个大信封里,仔细一数,有28封。

图片

今天打开看,还有一封信是我寄给他的。记得2012年9月5日那天傍晚,我刚刚交了这封信,就收到陆灏先生的短信,黄先生在医院去世。于是,又去把信拿回来。

图片

黄先生在一封信里说,近来都在写打架文章。我记得的有两起,一是关于梅郎的,和胡文辉兄,一是和止庵的,我手上还有一份回应止庵的文章复印件。这篇文章他没有给我发,因为“战火”是在南方周末燃起的。作为资深报人、打惯笔仗的文坛前辈,黄先生是比较讲究规则的。不过后来南方周末也没发。

图片

总体来说,黄先生乐于与晚辈通信,而且信也写得极好。得体,客气,娓娓道来,有时候也会臧否人物。他是爱写信、会写信的人,真像中国人说的“如面谈”。

读他的信,你会感觉我们现在的人似乎都不会写信了。

不过,对有些他不愿意回答的问题,也避而不谈。我当时对印章十分感兴趣,注意到他的藏书印有好几方是陈巨来刻的,约他写写,终无回音。

(后来在东方早报上读到励俊兄写的黄先生印章的文章,十分详细,也颇解我的疑惑。)

图片

图片

他去世之后,我到上海见到陆灏先生,为追思会所需要的新版《猎人笔记》盖黄先生的印章,用陆先生的话说,为他做了一点事。事实上根本没做什么事。

图片

图片

回广州后,我找了本荣宝斋的乌丝栏册子,把他的旧体诗集《露间诗》抄了一遍。他确实是一位很有个性、很有写作天份的前辈。他的书常读常新,当然包括这部《前尘梦影新录》。

图片

图片

黄先生年轻时在重庆成都都待过,还做过美军翻译,据说还开过坦克。他的旧体诗中有一首是写于成都春熙路客舍的,他把这首诗写出来送给我做留念,是2012年上半年的事。

图片

图片

黄裳先生的文章大都写在稿纸上,不过,这稿纸也挺讲究的,上面有“我的稿纸”字样,横直两用,每叶500字,香港上海书局监制,据说是从香港买的。前两年巴金故居复制过一些,我这本稿纸是周立民先生惠赠的。不过黄先生晚年的手稿很少寄出,一般都是复印件。

图片
我收藏的两通文稿,有一通是陆灏先生几年前转赠给我的,对我来说,是非常珍贵的念想了。

一直想写一篇文章,一直没有写成(平心而论,自觉交往不深),倒是经常想到他的信。趁着《前尘梦影新录》出版,推一篇公号,权作怀念这位爱写信的前辈。

每期一荐
1

以后争取每期做一个推荐,作为小白鼠的经验,有必要和大家分享。

黄永玉《风光不与四时同》2016周历,李辉先生策划,读库出品。

每周依春夏秋冬选取黄永玉的诗画,一诗一画与时节相呼应。

长230mm,宽170mm,厚23mm,比《读库》开本略大略厚。圆脊精装,封面采用荷兰天然麻布,手感兼具布的温暖和麻的粗粝。书名烫冷金。

附录提供若干实用表格,涵盖生活、工作、文化、健康、休闲各个方面。

图片

图片

“副作用”是诗人、媒体人戴新伟的公众号,以推介书画艺术及相关文化产品为主,还有他忘不了的文学。

片刻的优游与闲暇,于人生无补,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剂品。副作用也是作用,说不定是正能量呢,对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