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57年,于谦被斩,锦衣卫前去抄家,竟一无所获,正在垂头丧气之

 铁血老枪 2023-07-09 发布于上海
1457年,于谦被斩,锦衣卫前去抄家,竟一无所获,正在垂头丧气之际,突然发现一间小屋,门锁森严,众人叫嚷着踹开门蜂拥而入,不料,下一秒,空气瞬间安静,所有人齐刷刷地退了出去。 
 
于谦可谓是对大明朝有功劳的,可以说明朝的半壁江山都是归功于于谦保下的。而他辅佐的朱祁镇,一生做了两件错事,打错一仗,杀错一人。背负了千古的骂名。
 
1449年,朱祁镇亲率二十万大军出发,准备和前来进犯的瓦剌人大战一场。没想到,一下钻进了瓦剌人设下的圈套之中,导致了二十万大军的溃败,其中包括了户部尚书、兵部尚书、驸马等五十位忠臣良将战死,朱祁镇也被困于土木堡被俘。
 
朱祁镇被瓦剌人抓了以后,瓦剌人猛攻北京城,拿着朱祁镇作为交换筹码,不断勒索大明朝。
 
此时的大明朝官员们大多数都是建议迁都南下,放弃北方的江山。可是任职兵部尚书的于谦义正言辞的拒绝了这一荒唐的提议,他和太后合计了一下,决定不仅仅要死守北京城,而且还把当时的皇帝都给换了,将朱祁镇的异母弟弟朱祁钰扶上了皇位。
 
如此一来的瓦剌人什么好处都没有捞到不说,筹码都是人家的弃子,再加上长期在大明朝的地界也不是办法,所以瓦剌人就撤军了。至于朱祁镇,时隔一年也就被瓦剌人毕恭毕敬的送了回来。
 
回来之后其弟弟朱祁钰,名义上奉其为太上皇,其实长期的将其关押在后宫之中。而此时的朱祁钰,其实并不是很想这样,本来对皇位不感兴趣的他,无奈被逼上皇位之后,可谓骑虎难下,担心哥哥的报复,只能这么做。况且面对皇权没有几个人是会拒绝的,做了一阵感觉不错,更是不想再将其拱手相让。
 
可惜朱祁钰又早早患病,并且唯一的儿子还早早夭折,膝下无子,也是迟迟没有立下太子。这时以石亨为首的大臣们便发现,朱祁钰是没有接班人了,将来肯定还是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来接班做皇帝,毕竟人家有太后罩着。
 
于是这群人以将军石亨,太监曹吉祥和不得志的徐有贞三人为首,统统倒戈了朱祁镇。1457年正月十六日夜,趁着月色石亨和徐有贞秘密带领部将,把被囚禁的太上皇朱祁镇偷偷接出来,自东华门一路直奔皇宫,让其重登皇位。
 
第二日早上,朱祁钰没有上早朝,文武百官都在宫前等待朝见,突然锣鼓声天,宫门大开,大臣们一头雾水,纷纷上前觐见。到了跟前却见皇位上坐的并不是朱祁钰,而是八年前坐在此处的朱祁镇。正当大臣们不思其解之时,只听太监曹吉祥扯着嗓子大声说道:“太上皇复辟了”,群臣一听立马纷纷下跪。
 
此时的朱祁镇站起身子来对下面的文武百官大声说道:“其弟身体抱恙,群臣迎朕复位,你们今后还是各司其职。”而此时卧床养病的朱祁钰,听到这边的动静,便赶忙问其他人:“这是于谦吗?”周围的人回答到:“不是,这是太上皇”朱祁钰听完叹了一口气,缓缓的说道:“好,好,好,哥哥做皇上。”
 
复辟几天后,朱祁镇便对群臣说到:“弟弟,身体好转,不出多久,便能重新掌握朝政。”但是在此几天之后,朱祁钰便去世,死因不明。
 
随后朱祁镇重新掌权,坐稳皇位,第一件事便是找于谦报仇,这些年的痛苦都是拜于谦所赐。便下令处死了于谦,并命令锦衣卫去抄于谦的家,谁料锦衣卫搜索半天,在家中一无所获,但在正屋之中有一个小屋,上着重重的锁。锦衣卫见状,便上前一脚踹开,谁料小屋里正对屋门的墙上,挂着一把御赐的宝剑,一件御赐的蟒袍。
 
这两件东西都是当时的朱祁钰为了表彰于谦的功绩,特意赏赐给他的,得此御赐之物,可谓是莫大的荣耀,一般的官员都会摆在家中最显眼的地方,世代供奉,以此炫耀,而于谦却将他们锁了起来,从不示人。
 
面对屋内悬挂的如此两物,饶是锦衣卫也是收起了嚣张的气焰,毕恭毕敬的将门重新锁好,各个脸上面色沉重,心里却荣升一阵敬佩之情。
 
孙太后知道此事之后,十分后悔当时没有阻止朱祁镇的行为,每每想到此事都坐立难安,心怀愧疚。而朱祁镇也是,认识到杀错了一个忠臣,自此以后,朱祁镇便背上了杀害忠臣良将的骂名,于谦案也成为了大明史上的第一冤案。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便是来诠释于谦这一生最好的诗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