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京掌故之李宗仁在北平(上)

 古稀老人赵 2023-07-10 发布于北京

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政府任命李宗仁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北平行营主任(从1946年9月1日起北平行营改称为北平行辕。本文为叙述方便,前后一律称之为北平行营)。北平行营是国民党统治阶层内部矛盾的产物。它从诞生到消亡,不过短短的三个年头。在这三个年头里,国民党内部的矛盾与斗争也贯穿着北平行营的全部过程。矛盾的互相交错和互为影响,造成了一些纷繁复杂的情况。我(本文作者尹冰彦老,曾担任李宗仁的秘书)有一个时期在李宗仁的幕中工作,兹将北平行营成立的前前后后,就记忆所及,叙述于后。

1945年夏,我随李宗仁驻节汉中行辕。同年8月10日下午,首先从汉中美国空军基地司令部传出:日本照会瑞典和瑞士,请转致中、英、美、苏四国,表示除要求保留天皇制度以外,完全接受波茨坦公告,对盟国无条件投降。接着李宗仁就接到重庆副总参谋长白崇禧的电话,告知日本已经投降,俟盟国表态以后,即由日皇颁布诏书。

不久就接到重庆军事委员会的电报,正式通报这一重大消息。傍晚时候,消息传到市面,鞭炮欢呼之声不绝于耳。我们经常在李宗仁左右的一些人,集合一起,向李表示祝贺。

第二天下午,李叫厨房备两桌酒席,邀我们一部分家属,共进晚餐,以示庆祝。饭后,有些人用留声机放轻音乐,在客厅里跳起舞来。八年的战争生活,人们确已感到疲倦了,突然传来胜利消息,一时情绪激动,思想上很少考虑到其他什么问题。

当时李宗仁坐在沙发上,面容沉郁,若有所思的样子。时已夜阑,大家以为他已疲倦了,于是就告辞而散。李宗仁临时把参谋长王鸿韶、顾问石超庸、参议刘仲华、秘书主任黄雪邨和我点名留下来,围坐在一张大桌子的周围。

李宗仁沉了很久才开口说:“抗战八年,军民流血牺牲,总算有了结果,我们在前方艰苦奋战八年,问心无愧。汉中行营已没有存在的必要,肯定是要撤销的。我们下一步的棋怎么走,大家考虑没有?”大家面面相觑,谁也没有吭气。

他又接着说:“蒋委员长身为最高统帅,抗战胜利这笔总账,在功劳簿上一定又记在他的户头上了。我和他相处多年,深深知道在患难时期还可以勉强相处,说到共安乐就难乎其难了。八年来我深感已心力交瘁,正好乘此机会请他给个名义,出国考察,好好休息一下,至于将来如何,那就要看形势如何变化了。到国家用着我的时候,我一定会出来为国效力的。”

最后他又问大家的意见如何,一个个依然是低头不语。不难看出这是李宗仁对蒋斗法的一种策略,他是一个热衷搞政治的人,怎会萌退志于一旦呢!过了一会,李说:“大家回去好好想想,明天再说吧。”

13日上午,汉中行营和美国空军汉中基地司令部,在美军空军营地联合举行庆祝盟国战争胜利大会。李是中国陆军一级上将,大会当然由他主持。会场上升起了中美两国国旗,美国出动几架战斗机在空中盘旋表演,李作了简短的致词,美空军基地司令照例地讲说一通。此时,大街上又是一阵爆竹声响。有些学校组织学生在大街上游行祝捷。

14日上午,李宗仁把我和黄雪邨叫到他的办公室里。他手拿着一张自己写就的便条交给我们,要我们根据他便条提示的内容,起草一份以他个人的名义拍给蒋介石的电报。便条的大意是:向蒋介石致敬,致以领导抗战赢得胜利的祝贺;表示追随蒋介石完成国民革命的北伐大业后,现又在他的领导下取得抗战胜利,自己在前方担任方面军事统帅八年之久,心力交瘁,请求予以名义出国考察,藉资休养;至于战后对共产党向题以及如何实现国家军事与政治之统一问题,中央自能妥善处理,庶不至战乱再作,重陷斯民于水火之中。

在这个问题上,李确实是用了一番心机的。很明显,这一电报内容是企图以追随蒋北伐和抗战动之以情;以国共之间的问题,刺蒋一下,陈以利害;以出国休养要挟,试摸蒋介石的底牌。这和以前坚持李品仙出长第十战区,以后竞选副总统和蒋介石摊牌,虽然斗争的方式不同,但是利用矛盾来对付矛盾,却是他一贯的做法。

这一电报发出后约有两三天的一个晚上,蒋介石亲自给李打来电话。蒋对李表示:战后建国的任务重大,国家遭遇严重破坏之后的重建工作,还需要出任艰巨。将来到可以放手的时候,“我们弟兄一道下来休息”。并表示汉中行营是要撤销的,至于将来李的出处问题,中央方面正在研究云云。

在这个电话中,蒋介石对李称兄道弟,极尽怀柔拉拢之能事。显然蒋要独吞胜利果实,不能不先稳定内部。至于蒋对李以“兄弟”相称,此中有段历史:在大革命期间,宁汉分裂,蒋、李均在上海,李住在大饭店中。一日正在午睡,蒋悄悄地溜进李的房间,李假作熟睡,眯缝着两眼看见蒋偷偷地把一件什么东西塞在衣架上李的衣袋里。俟蒋走后,李起来察看大衣口袋,原来是蒋塞进一件写着祖宗三代的金兰谱。李见蒋之后佯作不知。

过了两天蒋忍耐不住,索性问李:“我送给你的一件东西你看见没有?”

李说:“看见了,因为你是我的长官,我是你的部下,怎么好结金兰之盟呢?”

蒋说:“没关系,我们除了同袍、同志关系之外,又加上结义兄弟关系,不是更加密切了吗?”

李不得已写了一份同样的兰谱帖子回复了蒋,蒋和冯玉祥、阎锡山都同样地玩弄过这个把戏,事后还不是翻脸打仗,视同寇仇?

8月底,白崇禧在重庆以电话告诉李宗仁说,中央决定要李到北平担任总领华北的行营主任。接着蒋介石又以电话征询李对任北平行营主任的意见,李当然表示欣然受命。这时李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显得特别兴奋。不久,军委会正式命令发表:撤销汉中行营,任命李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北平行营主任。

蒋介石发表李宗仁为北平行营主任之后,接着就发表孙连仲为北平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并兼任河北省主席。这是蒋介石和陈诚精心策划的架空北平行营、削弱其职能的一种措施。孙连仲奉命之后,立即派其副参谋长吕文贞率员飞抵北平,组织战区长官部的前进指挥所。

李宗仁得到消息后,马上就在同年9月9日派遣副主任李宇清率领副官军需人员飞往北平,担任前站的设营工作。9月21日派遣参谋长王鸿韶、军务处长方克猷、参谋处长梁述哉、中将高级参谋卢济清和我,连同参谋、军需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共二十八人,搭乘一架美军运输机,由汉中飞往北平。下午3点多钟降落于南苑机场。

蒋介石特命的北平代表何其巩、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治安军总司令门致中、日本北支那驻屯军司令官根本博、参谋长渡边渡等到机场迎接。伪宪兵司令黄南鹏率武装宪兵到机场警戒。我们在飞机上已商定对伪组织官员和日本军官的迎接,一律不予答礼和握手。

浩浩荡荡的车队经过天桥和前门大街,市民拥上街头、鼓掌欢呼,路为之塞。有些商店向我们的车里竞相投掷食品,以示欢迎慰问之意。斯情斯景,动人心腑,我们不少人不禁落下泪来。

汽车一直开到李宇清已经设好的营址——中南海勤政殿。这是伪华北政务委员会的所在地,也是袁世凯僭号称帝的地方。王鸿韶以前进指挥所主任的身份在这里组成指挥所的临时机构:方克猷主管军务和对外人事联系;梁述哉掌握情报和参谋业务;李宇清管理总务行政;卢济清负责接收伪政委会业务;我担任秘书处和外事工作。以后各处工作人员陆续北来,班子越来越大了。

当时北平的情况真是乌烟瘴气,乱作一团。蒋介石为了“先下手为强”,未及派员北来就急急忙忙任命留在沦陷区北平的中国大学校长何其巩为代表。有个自封为什么先遣官司令的吴次云,在东岳庙安营扎寨,招兵买马。还有不见经传的各路“英雄”,纷纷扯起什么“司令”、“指挥”的大旗。

市上充斥了真真假假军统、中统的大小特务,特务又在其哥们弟兄和亲友中滋生特务,真是特务复特务,特务何其多!他们到处招摇撞骗,敲诈勒索。国民党各部门大员们为“劫搜”财物,纷纷派来什么特派员、专员等等,坐着汽车到处奔跑,到处可以看到他们贴的封条,大大小小的汉奸们四处活动,无孔不入,金钱、女人是拉拢贿赂的工具。

汉奸部队如栾乐山、刘化南等,依然拥兵自重,一变而成了“国军”。他们在城郊,特别是在西郊一带,袭击人民武装力量,杀害抗战人民和革命干部,向国民党“邀功”。

北平行营特务团一部运抵北平之后,率同一部分伪警宪,才把东郊一带那些野生司令缴械解散。直到1945年10月初旬,侯镜如的九十二军由武汉空运抵平,并组成了警备司令部之后,社会秩序才稍见安定。

处理汉奸问题,是战后各地区的一件大事。北平是伪华北政务委员会的所在地,汉奸很多,特别是华北的大汉奸,全部集中此地。对他们的处理问题,蒋介石不但没有将权力交给地方政府,就是地区的最高军政机关,也无权过问。他把这项权力全部交给军统局头子戴笠一手独揽。

因此,北平的军统头目马汉三和他的秘书刘玉珠以及特派员周济等,从这些汉奸手中不知搜刮了多少财物(马、刘以后被军统头子毛人凤枪决于南京,那是他们内部的矛盾问题)。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