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不起的密码:老物件带你了解中国古典密码

 123山不转水转 2023-07-11 发布于福建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密码始终以一种神秘、隐秘、不可示人的印象,驻留于人们的脑海中。世界著名密码史学家戴维·卡恩在《破译者》一书中说:“人类使用密码的历史与使用文字的时间一样长。”密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与军事斗争密不可分,无论是古代战场还是现代战争,密码无不起着战略性作用,这也在客观上推动了密码技术的发展。

图片

图1:有趣的中国古典密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密码通讯的国家之一。那么,中国的古典密码起源于什么时候,又是如何应用的?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个个有趣的老物件,带你了解中国古典密码的发展。

阴符·阴书

公元前一千多年,我国周代兵书《六韬·龙韬·阴符》记载了那个时期密码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实践,这是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密码应用。在这本古籍中,姜子牙提出了采用“阴符”和“阴书”来进行保密通信。以八种不同长短的阴符分别表示八种战局结果,如长一尺的阴符表示大获全胜,只有君王和主将才明白这八种阴符代表的意义,这样敌人就较难识破它。由于阴符可以传递的消息比较少,如果两军要配合出军作战,则可以使用阴书来进行联络军机要情。两军联络时,军情被拆分成三份,三个传令兵各持一份传递,只有合起来才能了解整个军情。

图片

图2:包含消息映射的阴符和一分为二的阴书

阴符的本质就是将普通的长短不同的木条或竹条分别对应不同的军事信号,这种将信息与实物建立对应关系的方法本身就是一种密写,现在该方法被称为载体选择密写,核心就是建立载体和消息的映射关系。阴书的本质就是一种密码方案,类似于古典密码中的移位密码。阴书比移位密码更高明的是,它竟然还包含了一种现代密码学中先进的秘密共享的思想,即将秘密以适当的方式拆分,拆分后的每一个份额由不同的参与者持有,单个参与者无法恢复秘密信息,只有若干个参与者一同协作才能恢复秘密消息。“阴符”和“阴书”的应用,实质上是一种加密编码的雏形,达到了让非法截获者不解其意,而合法接收着却可以正确理解的目的。

虎符·信牌

虎符是封建社会最具有代表性的调兵遣将信物。虎符背面大多刻有铭文,虎符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有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的规矩,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遣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实,才能生效。我国现存于世的虎符只有三个,阳陵虎符、杜虎符和新郪虎符。现存最早的虎符实物,是1973年在西安郊区北沉村出土的杜虎符,也是所有出土虎符中铭文最长的一件,此符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是“完整”的阳陵虎符。

图片

图3:虎符与信牌

虎符、信牌都具有验证身份的作用。其中“符”字本义是指古代朝廷下命令的凭证;部首的“竹”表明最早的“符”是用竹子做的。“符”通常做成两部分,使用时一分为二,验证时合二为一;只有同一符的两部分才能完美地合在一起;这就是常用词“符合”的来历。为了保密,虎符通常设计成小巧隐匿的造型,实现“账户”和“密码”的有效对接。近代间谍史上,常有人把纸币钞票一撕为二,作为接头联络的工具,其原理同“符”。现代密码学中,运用公钥-私钥体系进行身份认证的方法也与“符”相通。

青鹅玄机

权力自古以来对每个人都是巨大的诱惑,因此渴望能够拥有权力的人都对其趋之若鹜。这就导致权力的拥有者会成为众矢之的。为了顺利完成计划,类似文字游戏的暗号密码便应运而生。这些密码包含极为关键的隐含信息,作为当权者如果不能将其破译,便只能任人宰割。正确地破解这些隐语便成为了当时的统治者的必备技能。武则天一语道破青鹅玄机,成就了一代帝王的宏图霸业。

图片

图4:武则天与青鹅玄机

公元684年,武则天废唐中宗李哲,开启武周时代。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同时由骆宾王主笔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瞾檄》以号召天下勤王救国。此时,时任宰相裴炎和徐敬业的一封信被武则天获得,这封书信上并没有其它东西,只是上书“青鹅”两字。众人不解其意,而武则天沉吟片刻之后,便派人将裴炎抓来杀掉。究其原因,就是武则天破译了其中的密码规律,即把“青鹅”两字拆开,就变成“十二月,我自与”,这是相约时间做内应的意思。武则天作为一名女性成为皇帝,其风险比男性皇帝更大,而她的才智在告诉人们,自己完全有能力胜任这一角色。

反切码

到了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发明了真正意义上的密码,其方式和原理几乎跟如今的密码一样了,而且极难破译。戚继光的密码叫“反切码”,就是运用了汉字的反切注音方式进行编码。什么事“反切”?简单来说就是用上下两个字来为第三个字注音,取上字的声母和下字的韵母,合成第三个字的读音,在世界密码史上是破译比较难的方式。关于汉字反切方法起源的时间和来历,历史学术界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和深入研究,公认是来自于东汉末年,是古人对字的声母和韵母的架构分析研究而来。

图片

图3:戚继光与反切码

戚继光就是利用了反切的注音理论,创造了“反切码”的密码体系,既然是密码就要有密码本,戚继光专门编了两首诗词来做“密码本”。一首是:“柳边求气低,波他争日时。莺蒙语出喜,打掌与君知。”另一首是:“春花香,秋山开,嘉宾欢歌须金杯,孤灯光辉烧银缸。之东郊,过西桥,鸡声催初天,奇梅歪遮沟。”其原理为:第一首取其15个声母,第二首取其36个韵母,再结合8种声调,构成了“反切码”的密码完整体系。戚继光不仅是能征善战的将领,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谍战”专家,这给中国和世界军事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在中国古典密码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这些典型的应用之外,还有藏头诗、藏尾诗等。如《水浒传》中,梁山众人为了拉卢俊义入伙,编出“芦花丛中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难逃可无忧”的藏头诗,利用卢俊义为躲避血光之灾的恐惧心理,将暗藏的“卢俊义反”四字给了官府作为治罪的证据,将卢俊义成功逼上梁山。不过,这类小儿科的密码应用由于过于简单,一般不会用在军事、政治等领域。

总之,中国古典密码作为密码学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对现代密码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密码,对于了解密码学的历史发展、丰富现代密码学理论体系、提高人们对信息安全的人事以及挖掘中华民族在密码学领域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