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富宇,一个修建维护了二二一厂的铁路,为此奉献一生的老铁道兵

 女兵讲历史 2023-07-11 发布于海南

2020年8月,在原二二一厂交运处铁路工务工区最后一任工长牛书林同志的帮助下,我联系上了当年铁十师四十六团修建二二一厂内铁路留下的班长吕富宇,此时,吕富宇老兵已经退休回到原籍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多年。

吕富宇,1938年12月出生,1958年3月入伍参加抗美援朝,在志愿军后勤部8020部队守仓库,驻地朝鲜五开里。

1958年12月该部回国后编入铁十师,他在四十六团(8091部队)三营九连任班长,参加了酒泉基地铁路支线清绿铁路的修建,期间修过铁路也架过桥梁。在施工中,他每次扛四袋水泥共400斤;在黑水河大桥施工中,在冰冷刺骨的水下作业患上了关节痛。

1959年12月28日,吕富宇同志在清绿铁路施工中被评为三级先进工作者,铁道兵政治部颁发了奖励证书。

1962年12月,铁十师四十六团进入二二一厂修建厂内铁路,驻地就在总厂铁路的坡坡上,后面就是004。

1963年9月份他随三营调到海晏,修克土至青海湖那一段铁路,那段铁路当时的任务是为二二一厂的基建提供青海湖的沙子,后来那里成了中国的鱼雷试验基地。

不久他就转业到了二二一厂交运处工务段当养路工,从此,他的一生就交给了这条铁路,这条为中国原子弹氢弹导弹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功勋铁路。

这是1973年青海省海晏县人民武装部换发的退伍证。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年”和“原子弹爆炸50周年”两枚纪念章是对吕富宇老兵一生的褒奖。

吕富宇老兵的妻子还是一位在党五十年的老党员。

吕富宇退伍到二二一厂的时候,妻子也来到了海晏。在二二一厂,他们相继有了一个女儿、三个儿子。由于当时只有他一个人工作,生活比较困难,粮食不够吃,别人不要的粗粮指标,他去要过来买粗粮来吃。1984年退休回到故乡四川省乐至县。

现在能找到的原铁十师四十六团留在二二一厂的老兵只有吕富宇老兵一人了,他是那段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2022年4月,我请正在成都的女兵战友张淑芬设法去乐至县看望吕富宇老兵。张淑芬战友联系上了四十六团的两位1968年入伍的老兵去看望1957年入伍的老老兵!

按计划,我事先通知了吕富宇老兵,他早早就把纪念章、证件都准备好。由于当年的二二一厂是绝密单位不允许拍照,所以,无论是在修铁路时期还是维护铁路时期,吕富宇老兵都没有拍照,都没有照片。

4月28日周四,张淑芬和成都老兵魏通城、刘辉让三人驱车从成都出发到乐至县看望了吕富宇老兵。这是张淑芬为吕富宇这位老老兵拍的照片,弥补了没有照片的缺憾。

前排从左至右:张淑芬、吕富宇、吕富宇的老伴、刘辉让;后排魏通城。

穿红衣服的刘辉让是四十六团二营老兵,穿短袖衬衣的是四十六团四营老兵魏通城。

二二一厂交运处的工长牛万林看了照片,说吕富宇比以前胖了。

现吕富宇老兵的大儿子在安徽合肥安家、三儿子和女儿在成都打工、二儿子留在乐至县打工,现在子女们都买房买车了,逢年过节给老爸老妈打红包。

由于长期在高寒缺氧的青海高原从事重体力工作,吕富宇患有严重的气管炎哮喘,肺心病,呼吸困难。妻子高血压、脑中风,行动不便,需要杵拐杖。

吕富宇老兵刚退休回原籍时是住在农村老家的,遇上了几次地震,房子垮了不能住人了,就在镇上租房子住。一楼租金太贵,每个月要五六千元,只好租住三楼,房租便宜一些,每月一千多元。刚开始还行,老两口还能上下楼,现在老两口行动不便,不能下楼了。在外打工的儿子只能每周回家一次,多买些生活用品。两老最困难的事就是去医院。

在视频中,吕富宇老兵说的“有一个人”,那个人就是我,虽然一年多来我多次给他电话问候,由于年事已高,他似乎记不清了,只能记住最近的一次。

战友们去看他,他感谢党和国家。是的,我们都是党和国家培养出来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